篇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
篇1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
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
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
篇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为前提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潜能,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和减少,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并逐步滞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围绕落实农业农村改革部署,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体制的方式,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难题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民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
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浪费了耕地资源。
围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构想
在村调研发现,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行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构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行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行成片经营。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动员并与村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民将所有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和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入股相关手续,实现土地标准化整理和规模化经营。
三、土地股份制的实践和成效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街道以村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互利共赢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血橙基地,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落实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后,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坚持推进“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好集体所有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这是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稳定农户承包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行由农民一次性出租让渡土地经营权向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共享土地经营权方式转变,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规范资源管理。
街道村20xx年注册成立市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现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级公益性房屋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通过回收分散的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开展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共有人进行确认,为下一步村集体收益分配提供依据。按照“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合社和农村
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把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组建村集体公司,并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吸收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大规模绿化行动项目(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规范化种植塔罗科血橙1000亩。注入社会化资本,完成“伙儿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前期市场拓展、销售。
二是林下种植蔬菜、芽菜等,并与公司签订蔬菜订单收购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发展特色水产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隆竹木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废料为牛饲料,牛的粪便作为种植血橙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村发展和七洞湖休闲体验,打造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家星级农家乐、农业公园,形成轻纺园区和南观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优化利益机制。
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区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90万元投入血橙种植项目,专合社吸收民间资金和技术,通过采取“村集体资产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参与“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和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农户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股权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拟实施经营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股东权益。同时,聘请本村种植大户、贫困户进行长期或临时性工作,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种植大户和农户。
(五)开展新村建设。
加快“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实施农村房屋改造、风貌改造、环境整治、洁净亮化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示范区内农房、道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提升,适度统一,彰显特色;推进乡风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反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评比,开展法律明白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
篇3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年后,四都乡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民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20xx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精品民宿建设。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效与启示
(一)品质引领,政府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团队参与规划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在政策处理之初,村两委干部主动参与难题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党员联系户包干制度落实;村庄建设进度延缓,村两委干部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多次参与“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xx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后入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干部全程参与,营商环境和谐。
二是强整合,建设基础设施。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20xx年以来,共投入政府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优保障,提供高效服务。如何利用民宿发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统一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提供优质资源。做好政策处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民宿项目建设各阶段存在的难题破解,形成乡、村、民宿三方联动模式,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二)内涵发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当地,深挖特色。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
二是发挥优势,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萝卜节、乡村音乐节、乡村论坛、艺术沙龙等风格各异的活动以及与村民共过传统节庆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农村、农民。另一方面村两委邀请设计师、专家等参与村庄建设,为村庄发展把脉,聘请了王维仁、张雷、叶胜海等7人为乡村振兴顾问。
三是注重长效,打造品牌。重视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积极研发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礼等,开展员工服务、礼仪等培训,组织参加管家、厨师比赛等。
(三)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民宿带动“双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二是民宿促进产业。通过民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
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级合作社4家,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乡风。随着优秀人才的乡村回归和深入参与,“乡村振兴”讲习所孕育而生,社会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文化修复、人心修复于无声处改变着乡风民风。
调研组也发现四都民宿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挖掘不够,功能比较单一,缺乏与生活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质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体现民宿主人独特气质、内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建议
根据四都乡民宿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否则就丧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树立与村集体、村民共融共生的发展意识,最终于村集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要鼓励民宿业主树立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行业特色、空间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识;要加强对当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做好“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文章。
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发展,四都乡在民宿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以党建引领村庄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四都模式”,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出了新步伐。
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
篇4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4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64亿元,建设一条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余热发电系统、配套建设自备矿山开采工程。
项目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技术,实行计算机网络集散控制,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环保投入达总投资的26%左右,能源消耗指标最先进,粉尘排放量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以内的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建设不破坏原有水系和植被,按照花园式工厂布置,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154万元,税收1605万元。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和谐发展。
一、政策优势明显
水泥行业为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国家为治理水泥行业的小、散、乱及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了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四川省相应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以大换小,产能等量置换的行业政策,基本不新批、新增水泥产能。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及严格的行业准入政策,为资中县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日产2500吨水泥项目竣工投产后的正常生产经营奠定了政策基础。
四川省资中县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的战略方针和提高旋窑水泥比重的产业政策,实现水泥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资源,在位于距资中县约13km处的兴隆街镇三皇庙村11社,紧邻东方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老厂区建设一条2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为了充分利用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废气余热,还建设一座额定功率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这项目得到了资中县委政府、内江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项目列为市重点项目,推荐为四川省重点项目,将项目的建设写入了两会的工作报告。
二、市场优势突出
(一)内江水泥行业现状与趋势
现状:水泥的供求基本平衡。从市场需求与设计产能看:截止20xx年,内江市全部水泥企业总设计生产能力1154万吨,其中旋窑生产能力760万吨,立窑生产能力394万吨,水泥的供求基本平衡。从市场价格与库存情况看:价格走势平稳,水泥企业基本没有库存。目前,资中几家水泥公司所有水泥现款现货,无滞销,无欠款。
趋势:将出现供小于求的现状。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供给不足。到20xx年,内江地区将要淘汰的立窑设计产能达394万吨/年,而实际产能在600万吨以上。四川省要淘汰的落后产能为4500万吨/年。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gdp的增长与水泥需求具有正相关性。如20XX年,四川省1万元投资需要消费水泥1.2吨。十二五期间,我们周边的几个地方的gdp仍将是两位数的增长,其增长仍将是靠投资拉动。内江、资中等加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投资,尤以是城乡住房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的大量动工,带来巨大的水泥需求。
(二)优质水泥供小于求
从川南地区水泥供给的现状来看,一是优质水泥产量低。大型水泥厂和新型干法生产线生产的水泥不能满足本地区对优质水泥的需求量。二是销售价格上优质水泥、品牌水泥价格每吨要高出几十元。三是东方红公司生产的干法水泥质量很好,只是生产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三)东方红水泥公司的主要用户及用量
东方红公司有二十多年的水泥经营历史,具有成熟的销售市场,生产的水泥主要销往成都、资阳、内江、泸州、宜宾、永川、遂宁等地。所有销售现款现货,主要用户为各地房地产开发商和道路桥梁建筑公司,东方红公司一直以来库存无积压。
(四)全省的干法水泥亟待大力发展
四川省新型干法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四川省水泥工业总量基本平衡,但旋窑水泥所占比例不大,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更小,水泥工业结构很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优质旋窑水泥,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亟待大力发展。东方红公司投建的生产线,在内江以至周边城市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三、矿山资源充足
(一)资中石灰石资源优势突出
资中具有丰富的水泥资源优势。县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把资中水泥行业的建设融入四川全省的产业大格局中,发挥优势,振兴资中
的水泥产业。
县委政府提出了建“年产1000万吨的水泥生产大县”的奋斗目标。据地质勘查成果和估算,资中的石灰石资源总储量在30亿吨以上,可利用资源储量约10亿吨,正常情况下,能满足年产1000万吨水泥的原料供应30年以上。
资中的石灰石资源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烧石灰),到目前已形成年400—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支撑县内形成了近3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直接创税约XX万元。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众劳务收入超过XX万元。加之,以资中为中心的有效运输半径内,仅资中拥有相对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周边有的市、县甚至根本没有这种资源,这是资中提出在四川盆地中心区域打造年产1000万吨水泥生产基地的重要依据。
(二)自备矿山资源充足
白石为水泥的主要原料,资中县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储量398亿吨。资中县人民政府将兴隆街镇红庙子、金星、三皇庙、高峰、华光五个村6个矿山的石灰岩矿产资源挂牌拍卖给予项目业主做自备矿山,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正式采矿权按照法定程序已办理三个,另外三个正在办理之中。为新项目的建设提供给了充足的资源,可供该项目建成后使用1XX年以上。四川省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备矿山,周边城市大多缺乏石灰石矿山资源,东方红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三)自备矿山勘察结果
项目拥有自备矿区,经四川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二0二地质队地质勘察,普查面积5.4平方公里。在现探矿权内获得内石灰岩矿资源量(333+334)类为24932万吨,其中推断的(333)为15781万吨,(334)为9151万吨。平均剥采比为0.9:1。其中0.5:1以上的为底下开采,0.5:1以下的为露天开采。露天开采中可利用的砂岩、页岩有8-10米,年用石灰石200万吨,可满足年产100万吨水泥的企业开采石灰岩矿资源1XX年。
矿区矿石质量很高。含钙达50%以上,比其他矿石高出3-5个白
分点。含硅在20%以上。充分保证了水泥生产的高质量、高品质。为产品赢得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自备矿区距离生产车间平均为2.8公里,运输成本极低。生产车间距离兴隆街镇约1公里,距离资中县城约12公里,距离内江市区约40公里,矿区内有三级公路和乡村简易公路穿叉,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乡村振兴现状调查报告
篇5一、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
学校一班人要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提高思想认识。xxx中学作为完全中学,初中部与高中是一个有机地、紧密相连的整体,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要平衡投入,平衡管理,一样的重视,一样的支持,综合协调,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尽管该校是教育局直管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但是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初中的管理事宜当地政府管理为主,直接接受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与指导,这是一种特殊的管理体制,大家要理解,要清楚。初中的考核结账算在xxx镇中心学校,但成绩首先是xxx中学的,如果考核算账成绩不理想,对xxx中学、对xxx镇中心学校都不利,教育局、镇党委政府、xxx的老百姓也有想法,这一点大家心中要明确要有数的。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要按照县教育局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划分来,xxx中学和镇中心学校要相互理解、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为了振兴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共同的努力。
一是形成有初中管理特色的管理模式。初中与高中的教育规律不尽相同,教育教学管理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殊性和规律,所以,初中不能完全照搬、套用高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要根据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和中考的要求形成适合初中的管理模式。
二是加强初中部的管理力量,要让有事业心、有能力、公道正派的人担任管理岗位的工作,要明确岗位目标任务与工作职责,平衡分配管理岗位任务,加强履职考核,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
三是完善初中部内部的管理机制,对初中要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要适当授权和放权,要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四是制定明确的管理考核方案。镇中心学校对x初的要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方案,明确目标任务。x中要在学校层面对初中部明确目标任务,初中部对个班级、教师也要制定明确的.考核评比方案,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班级和教师身上。
三、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考核奖惩政策,建立一套适合初中实际情况的以教育教学奖惩为主的激励机制,健全各种管理与奖惩激励制度,完善各种考核考评方案和操作落实的办法。
二是学校指定的各种政策、方案、制度、办法、机制要公正公开公平,要以调动学校干部、教师、职工、学生等不同层面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要目的。
三是要树立他们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四是通过制度管人、管事,通过狠抓过程的管理来抓落实。
五是学校干部要期带头示范作用。
要做到吃苦、吃亏在前,享受在后,在经济待遇的分配、各种荣誉的评选、教学任务的落实上要先顾一线的业绩突出的教师,不能是先顾领导自己,不能在一些小事的不当处理上对教师产生挫伤感,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总目标总任务、阶段性的目标任务要具体,要落实。考核激励要公正要严格,要体现出干的多与干的少、干的好与干的差、干的效率高与低,干的成本的高与低的差别来,只要起点一致、程序公正、考核评价科学、多沟通多交流多联系。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是完全中学,管理体制、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不同,这是事实,也就产生了教师待遇上的客观的不平衡,初中教师在思想上有时不平衡,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势必受到了影响,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初中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初中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初中教师的认识,转变初中教师的思想,调动初中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性、敬业奉献精神,提高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保证队伍
内部的和谐,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要通过教育引导教师端正思想认识,从实际出发,从国家的政策,从全县同类初中相比较来看待待遇问题,不能形成一种偏离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待遇问题很重要,但是待遇首先受国家的分配政策指导,还要受当地的财力与消费水平的制约,三是与工作量的多少、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的复杂程度、投入的工作成本的多少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收入与付出总是程正比的。
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加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力度,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树立明确的理想和学习目的,养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和吃苦精神,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依靠长期的坚持养成的,所以要迫切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树立学生的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的的管理,不在于防和堵,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于班主任的工作,及其他科任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形成教育合力。
六、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明确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过称管理,教学管理要务实,要有针对性,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引导作用,要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教学过程管理要从针对上面的要求出发,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改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该单科备考为全科备考。在教学管理上,要摸索出一套性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特别强调要注重教学管理过程的落实,不能水面一棍,光搞形式不注重实效。
七、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阶段目标。具体来说:
一是要完成中考的目标任务,以县录取重点高中的平均比率为标准,即2%的人数为重点高中录取目标。重点高中的指标分配一般参考当年的中考成绩、办学规模人数、历年办学效益、日常教学管理水平、三年前升重点高中学生今年的升造率等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每年分配重点高中人数的既要参考当年中考的直接结果,还要参考平时的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完成普高上线率,普高上线越多,就相应的减轻了当年的中职招生任务,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三是提高各学科中考的人均分、降低低分率。
四是巩固直升率,对于各种转出的学生要及时办理学籍异动证明,避免流失,保证直升率,不能摊空头人数。
五是要完成好中职春招任务,完成春招任务的人数在最后算中考成绩时,将这部分人数从应考人数中剔除的,这样,既完成了中职招生任务,又提高了直升率,相应的提高了人均分、降低了低分率,这样做对于提高中考的综合成绩有较多的好处。
所以初中要掌握这计算成绩积分的要领。六是要提高各种学生竞赛的获奖人数与级别,各种竞赛获奖的人数与级别将作为提前预录分配指标数的重要参考依据。七是要对平时的各种检查视导要高度重视,平时的检查视导情况的好坏将作为办学效率。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将作为重点高中录取分配指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八、进一步改善学校社会形象
xxx中学这几年发展变化进步较大,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较好,需要继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联系,积极改善初中外部发展环境,改善社会对初中的舆论影响,让当地群众满意。
九、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一是加强教育与引导,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重点是要抓好责任心、责任意识、增强教师的集团荣誉感、危机意识、敬业奉献精神。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素质。要以校本研训作为教师学习的主要活动载体与形式,鼓励教师自觉的学习提高,要学习最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理论、学科新知识、学生管理理论等,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提高认识,扩展视野。
三是加强能力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要加强新理念下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辅导、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基本的教师业务能力建设。
十、进一步端正领导工作作风。
学校领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带头示范,处事要公正公平、要提倡多吃苦,要淡泊名利,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篇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1按照市局安排,我局组织人力对我区的关山镇代家村、新兴街道办的屈家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此次调研活动的方式采用了听取镇(街办)村、组领导的座谈汇报、组织农民座谈、进入农户单个问访,向农民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集中走访了解。现将在区关山镇代家村的调研情况统计分析汇报如下:
一、关山镇代家村的基本情况
区关山镇代家村位于城区东部8km处,北毗邻富平张桥,由阎入关山至蒲城的县际公路从其村旁穿过,基本属于典型的远离城区的农业村。该村现有农户519户,耕地面积3500多亩,农业人口数2180人,人均耕地1.60亩,全村几乎以种植甜瓜蔬菜为主,达到2600多亩。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806元的全区平均水平。
二、关于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该村发放问卷30份,收30份。从对调查问卷中涉及的五个方面的情况统计汇总结果:
(1)农村农民家庭的基本构成:每户人口在3~6人之间,以4~5口人居多,占发放总卷的52%之多。其中专门务农的3人居多占到23%;其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占到36.4%,高中(职高)占9.5%,其余是初中以下。
(2)关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情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两方面途径,几乎占到31份问卷的84%,其余表现在畜禽饲养。该村纯收入~4000元的在30户中有15户,4000~6000元的4户,6000~8000元的5户,收入8000元~1元的在30户中占有6户,没有超过1.2万元的,其主要的农业收入集中在
粮食和瓜菜两项上;收入的支出依序主要表现为买衣着、现金购买食品、子女教育和交通通讯上,总和占到68%;用于非经常性支出的依序集中表现在购买耐用销费品、盖房子、农业机械三方面,占到57%;余钱储蓄的支付依序集中在盖房子、供孩子上高中大学、购买价值较大的耐用销费品两方面,占到近63%。当需要钱时解决办法依序集中在向亲戚、朋友借和银行、农村信社贷借两方面,且贷款借钱用途依序集中在农业生产、医疗开支、子女上学三方面。30份问卷中,农户的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的三大支出中均超元的水平,其中因病、子女上高校加大支出的有13户,在15000元以上。在农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上集中表现在电视广播和技术人员指导两方面,在对待政府的项目问题与实施上集中反映在相信政府,但缺乏资金和需要技术扶持三个选项方面,将近占到78%左右。
(3)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在该村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方面,通过我们实际查看,村民反映和问卷统计上,总体情况为交通便利,村有规划整齐,出村路面有土路与水泥路,但无垃圾台(一般有人不定期打扫),无路灯,无沼气能源,无公厕,村内网络很少(仅协会示范点一处);对农村学校教育持基本满意或满意的态度居多,占到54%;在医疗保健方面,总体情况为看病方便,但医疗保健水平一般,占到64%多,且看病费用支出以劳动收入为主;购买各类商业险的以养老保险居多,占到近45%左右。
(4)培训农民与培育农村经济组织:在这方面通过问卷反馈看,农民对问卷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名词在字面上不理解,缺乏科学认识,认为没有“合作经济组织”与“没参加”、“不知道”的问卷回答占到40%,不做任何表态的有16%左右,但对认为村里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必要的问卷回答几乎占到90%。
(5)农村治理问题:从调查问卷情况看,该村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一般,占到67%;对村两委班子的管理问题反映很好,认为团结、民主、决策公开,能征求意见的达到76%;村民代表大会每年3次,村务公开真实性大,财务每年公开3次。在该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依序集中反映在农业科技推广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和农产品销售困难三
个方面,几乎占到87%。
三、对该村调研情况的综合整理分析
从调研座谈和问卷中分析看出,该村和村民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农民三大支出费用相对年纯收入,明显偏大。由于该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远离城区的村组,该村除了农民种植无公害甜瓜、蔬菜外,就是从事小额投资饲养业,几乎每户有奶山羊,养奶牛的全村共有15户,进城务工、外跑运输、开街门店等情况比较少。农民收入较前者新兴屈家村则比较低。在此次发放的30份问卷有15份就在元~4000元之间占一半,而全年三大费用支持也超过元,如有子女上学或疾病出现则更大,这一矛盾突出增收不易。
(2)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比较多。其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自身上文化程序低,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相对狭窄,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少,比方对“合作经济组织”与“甜瓜协会”同作用不同语的含义不理解,甜瓜协会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客观因素上,年收入中的各种费用开支多应用于购买基本食品、子女教育、购买耐用消费品上,其次才是当年农业生产资料投资,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农业经营成本偏高,又占用了相当一部分收入,使农民增收的困难显现。三是个人观念与影响。在选择产品从种、摘、收获、销售都是自己处理,一人搞到底。瓜菜收摘后,自己上市销售而不通中间商、协会组织,虽多赚了钱,但时间成本、劳动成本加大。另外,外出打短工补贴收入的意识淡薄,守家守地。四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
(3)农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渴望得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有余钱储蓄用途看,供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成为首选,即使无钱设法借贷款用于子女的教育开支意识深扎在农民思想中。另外,农民自身也希望通过技术培训、网络科技和政府引导、协会合作组织帮助等途径来提高自身农业作物水平能力,通过引进新品种做好耕作换代。
(4)农民希望从政府处得到更进一步的扶持,对政府有三大盼。从走访中了解到一是盼望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科技培训、项目资金扶持和市场信息的提供。二是盼望政府解决农村农业用水电、农资市
场价大、农业经营成本过高、个人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盼望政府解决农村医疗条件、农民养老保障、子女上学费用大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2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
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篇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论文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讨论论文报告1为全面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细心谋划、精巧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__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__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燃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顿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__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削减了资源铺张,(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__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标准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特地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根据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根据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立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实行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治理模式(农村环卫根底设施建立、队伍建立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__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__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当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供应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动垃圾分类。
依据工作实际状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动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加垃圾分类;推动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加率、精确投放率。大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领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掩盖,村民参加率达80%。
强化宣传(训练),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根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加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学问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立,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动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立,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力量。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讨论论文报告2为切实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临时救助工作等工作,为顺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根底民生保障工作。现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__年(工作打算)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20__年工作开展状况
(一)农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年初,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全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准时印发《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准时召开专项治理发动会和政策培训会,大力排查整治农村低保领域的各类不正之风和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低保标准化治理水平,切实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作风建立。二是严格落实动态治理。按月准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对象纳入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范围,把因病、因残及其他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实现了“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治
理”。每月保障金按时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发放到位。三是准时上调保障标准。依据上级文件要求准时制定《市民政局市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关于调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将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调整后的标准从20__年7月1日起执行,更好保障困难群众根本生活。截至20__年12月,我市在册农村低保保障对象3241户,5444人,其中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3660人,占全部农村低保人数的67.23%。全年农村低保保障金累计发放66848人次、1635.68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发放保障金1000余万元,切实发挥了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临时救助。
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于20__年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拨93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到各镇街道,启动紧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额不超过500元的由各镇街道动用备用金准时救助。人均救助金额超过500元的由按月准时审批,通过一卡通发放平台准时发放救助资金。截至目前,20__年共审批临时救助291户次,支出临时救助金99.92万元,户均救助达3434元;其中救助农村户籍165户次,支出农村户籍临时救助金4.69万元。为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20__年分两批共拨付给各镇街备用金31万元,确保各镇街有充分的.备用金准时救助根本生活陷入困难的困难家庭,20__年累
计支出临时救助金130.92万元。
(三)农村特困人员。
20__年1-12月,我市发放农村特困供给金1.175万人次,共计金额621.1632万元。为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切实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我市农村特困人员供给金标准于20__年10月起农村分散特困人员供给金标准由原来的400元/人/月调整为500元/人/月,20__年7月1日起农村特困人员供给金标准由原来的500元/人/月调整为559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实行动态化治理,已全部根据应保尽保的要求,纳入保障范围,特困供给金也精确准时的发放到位。
二、20__年工作打算
(一)连续严格执行农村低保、临时救助“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原则,切实加强主动发觉机制,织密救助网络,兜实民生底线,效劳疫情常态化防控大局。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灾难等缘由致贫返贫的群体按规定程序准时纳入农村低保或临时救助保障范围,科学合理确定救助资金额度,切实做到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额度科学确定、救助资金准时安全精确发放。连续执行好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指导各镇街通过运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的方式乐观开展先行救助,切实提高临时救助准时性和救助效率。
(二)扎实推动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已脱贫且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按实际状况赐予不
超过12个月的渐退期。亲密关注已脱贫人群中收入不稳定、增收力量弱、返贫风险较高的群体及低保边缘群体,符合条件的准时给于救助,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乐观做好相关协作协调工作。此外我市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乐观主动亲密同青白江区沟通协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区进展战略下的社会救助融合进展工作。
(四)连续严格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对农村特困供给人员实行月动态化治理,同时也会依据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准时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调整,保障好困难群众的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讨论论文报告3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状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气对全市乡村振兴状况进展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实行实地调查和沟通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根据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根据(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根据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肯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夫增收难、乡村根底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局部”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有”,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夫持续增收,难度依旧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夫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淌。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答复说“固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32人、20人,分别占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20人,占35.7%。盼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一)产业进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夫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进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底。20--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夫专业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长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进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20--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个,示范点45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88个,总数达204个,同比增加40个,增长24.39%。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漂亮乡村建立。调查中发觉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洁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意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20--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到达96.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根据“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到达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展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到达90%以上。
(三)乡风建立根底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训练普及率到达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
所、村民活动中心等根底公共效劳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立奠定了根底。同时,全市对乡风建立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敬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根底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展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爱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动
鄂州市乐观探究农村社会治理途径,整合面对农村的各种治理效劳资源,建立全域掩盖的农村网格化效劳治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视环境卫生、调解冲突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效劳治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本钱,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动,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三、调研中发觉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比拟效益低。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夫(种植)0.8亩地的小麦,产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本钱335元(整地90元、种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农药20元),人工未计,赔本5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洁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本钱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拟效益低,影响农夫种植乐观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
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靠于浙江的同行,其缘由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假如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展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缺乏。
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进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在调研过程中,局部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盼望政府供给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局部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靠政府,缺乏艰难奋斗、乐观进取的精神。
四、几点建议
1.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立。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简单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加乡村治理力量,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
爱护、根底设施建立、公共效劳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心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立。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训练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展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待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有。
2.培育乡村进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重点进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拢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梁子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展农村经济。
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效劳、根底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根底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意进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立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进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安康农业、欢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4.加强人才队伍建立,振兴技术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立,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育、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夫培育,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加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拟效益,增加农夫收入。三是鼓舞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夫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进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供应良好的创业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讨论论文报告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坚持农村土地集体全部、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的一项根本经济制度,曾经极大地释放了农夫的潜能,深刻地转变了我国农村面貌。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和削减,农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等问题也渐渐凸显,并逐步滞后于现代农业的要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坎。近年来围绕落实农业农村改革部署,正确处理农夫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通过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经营体制的方式,我们在街道村进展了一些实践和探究。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现状及难题
街道村地处街道北面,距离城区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9户,农业人口1781人,现有耕地面积1947亩,人均耕地约1.09亩。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表达公正原则,将耕地分
级搭配,整田整土划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组其中一户农夫3.5亩旱地被划分成10余块,最小的一块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展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根底设施建立的难度;
三是产业构造调整相互掣肘;
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
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全都;
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边界,铺张了耕地资源。围绕-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在街道村进展了一些实践和探究,通过承包权入股、土地预流转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耕地的“团聚”和适度规模经营,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益也相应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究及设想
在村调研发觉,虽然群众意识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集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详细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可以进展土地调换,但各怀心思,效果有限;外部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鉴于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民意的根底上,提出了土地三权分置、承包权入股、适度规模经营试点的设想:以生产社为单位,以农夫自愿为前提,农户的耕地承包经营权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对农田进展集中整理,引进专合社、龙头企业进展成片经营。在详细探究过程中,我们分别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经营试点治理方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流转协议》等,组织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组,通过宣传发动并与村民们达成全都意见,在不转变土地农业用途的状况下,以书面协议形式,每户农夫将全部土地经营权托付给所在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和村集体资产公司完善入股相关手续,实现土地标准化整理和规模化经营。
三、土地股份制的实践和成效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村集体经济进展,街道以村为试点村,通过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吸引民间投资,以村集体资产公司为主要载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农夫”的互利共赢产业进展模式,大力进展血橙基地,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进展水平,有效增加农夫收入。
(一)落实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后,推动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坚持推动“三权”分置并行,落实好集体全部权,坚持农村土地集体全部制不动摇,这是开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实践中,稳定农户承包权,给予农夫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权权能;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推行由农夫一次性出租让渡土地经营权向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共享土地经营权方式转变,形成农村土地集体全部、家庭承包、多元经
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
(二)标准资源治理。
街道村----年注册成立市区社区集体资产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现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级公益性房屋等集体资源资产进展清产核资,通过回收分散的集体资产,对村级“三资”开展集约化、标准化治理。对村集体经济共有人进展确认,为下一步村集体收益安排供应依据。根据“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公司,集体公司聘请专合社和农村经纪人负责生产经营,通过把村集体资源资产折股量化组建村集体公司,并整合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汲取民间资金,实现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赢。
(三)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以区大规模绿化行动工程(混交林)为支撑,通过新栽苗、嫁接等方式,标准化种植(塔罗)科血橙1000亩。注入社会化资本,完成“伙儿山牌”血橙商标注册,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前期市场拓展、销售。
二是林下种植蔬菜、芽菜等,并与公司签订蔬菜订单收购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进展特色水产和肉牛生态养殖,利用嘉隆竹木专业合作社竹笋加工废料为牛饲料,牛的粪便作为种植血橙有机肥,实现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四是培育进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结合血橙、蔬菜种植、有机草莓等产业,融合新村进展和七洞湖休闲体验,打造村田园综合体品牌,建立1-2家星级农家乐、农业公园,形成轻纺园区和南观路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优化利益机制。
进一步强化产业进展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村集体公司争取区集体经济进展试点工程资金90万元投入血橙种植工程,专合社汲取民间资金和技术,通过实行“村集体资产公司+专合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参加“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和合作机制,确定村集体与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农户占6成的初次收益安排方案,探究建立敏捷多样的股权收益安排和土地增值收益安排机制,拟实施经营收益二次返利,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股东权益。同时,聘请本村种植大户、贫困户进展长期或临时性工作,以工资收入的形式回馈种植大户和农户。
(五)开展新村建立。
加快“四好村”创立和幸福漂亮新村建立,着力实施农村房屋改造、风貌改造、环境整治、干净亮化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示范区内农房、道路及沿线人居环境改善逐步提升,适度统一,彰显特色;推动乡风文明示范工程建立,建立完善“一约三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反黑会),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院落等评比,开展法律明白人、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开展感恩奋进训练,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
困的传统美德,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讨论论文报告5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峻。十年后,四都乡大力进展精品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民宿经济进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绽开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20--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动精品民宿建立。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加。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进展的成效与启发
(一)品质引领,政府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团队参加规划建立,先后与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团队开展严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在政策处理之初,村两委干部主动参加难题-,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党员联系户包干制度落实;村庄建立进度延缓,村两委干部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
稳定在90%以上。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屡次参加“主题党日”志愿者效劳,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22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后入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干部全程参加,营商环境和谐。
二是强整合,建立根底设施。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爱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立、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进展村的配套建立,加大政府投资力度。20--年以来,共投入政府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根底配套设施建立。
三是优保障,供应高效效劳。如何利用民宿进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统一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供应优质资源。做好政策处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民宿工程建立各阶段存在的难题-,形成乡、村、民宿三方联动模式,为业主供应优质效劳。
(二)内涵进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当地,深挖特色。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现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存中创新,在创新中显品质。
二是发挥优势,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举办萝卜节、乡村音乐节、乡村
论坛、艺术沙龙等风格各异的活动以及与村民共过传统节庆等形式,进一步融入农村、农夫。另一方面村两委邀请设计师、专家等参加村庄建立,为村庄进展把脉,聘请了王维仁、张雷、叶胜海等7人为乡村振兴参谋。
三是注意长效,打造品牌。重视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立,乐观研发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礼等,开展员工效劳、礼仪等培训,组织参与管家、厨师竞赛等。
(三)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民宿带动“双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苏、温州、上海、杭州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带动了当地农夫就业500余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村集体年增收40余万元。
二是民宿促进产业。通过民宿的安康进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构造的调整优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级合作社4家,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进展势头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乡风。随着优秀人才的乡村回归和深入参加,“乡村振兴”讲习所孕育而生,社会治理格局发生新变化,文化修复、人心修复于无声处转变着乡风民风。
调研组也发觉四都民宿进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深度挖掘不够,功能比拟单一,缺乏与生活习俗、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质化现象,肯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观类似,文化特色一样,不能充分表达民宿仆人独特气质、内涵,“(故事)共享”不多。
二、四都乡民宿经济进展的建议
依据四都乡民宿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进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应始终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大背景下谋划,否则就丢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树立与村集体、村民共融共生的进展意识,最最终村集体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产融合。要鼓舞民宿业主树立对农业、农村、农夫的行业特色、空间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识;要加强对当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爱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做好“民宿+文化”、“民宿+农业”等(文章)。
通过五年的探究和进展,四都乡在民宿经济进展上取得了肯定成效,坚持以党建引领村庄进展,在城乡融合进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文化复兴、生态环境爱护、农夫持续增收、农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四都模式”,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迈出了新步伐。
篇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述评及今后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朝着更加全球化的路径发展,全球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滞后不及的。乡村振兴是各国政府强有力的行动,旨在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有效的战略、以及有效的资源配置。因此,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异常重要。
国内外学者们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研究。首先,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道德回归、劳动力转移、社会帮助、产业转型和社会创新等方面。其次,国外学者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政策、环境友好、社会治理、连接城市及农村发展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乡村振兴战略存在诸多共性,包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乡村经济和引导乡村人民发展等关键问题。此外,目前不少乡村振兴方法都是基于项目的,而不是从整个乡村的角度着眼,从而可能出现项目重叠和资金无效利用的问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角度一般化,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同时,乡村振兴也要融合新兴理论和技术,比如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物联网、智能家居等,以提高乡村振兴的效率。另外,乡村振兴也要紧密结合当前各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项目设计、资金配置以及政府职能转移。同时,乡村振兴项目也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最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还可以从跨学科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1-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乡村振兴本身的实施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未来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应聚焦于实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以期实现乡村发展的均衡。
总结
国内外学者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国内研究的道德回归、劳动力转移、社会帮助、产业转型和社会创新等,国外学者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政策、环境友好、社会治理、连接城市及农村发展等方面。今后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应聚焦于实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以期实现乡村发展的均衡,这些方面包括一般化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体系、融合新兴理论和技术、贯彻实际情况、完善监管机制及研究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关系等。
-2-
篇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农与综合论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311300,浙江杭州)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我国十九大以来关于乡村振
韩雨青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
兴的研究论文,从发文数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载文期刊、学
科分布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乡村振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
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
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兴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乡村振兴
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总体概览,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文献来源与选择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
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
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
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
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
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
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
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2统计与分析2.1论文年代分布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
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
施的效率叫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
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叫自党
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
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
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
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
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
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
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
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
兴发展的新号令+
2.2学科分布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
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
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
795篇论文按CNKI的分类体系进行大致归类,
部分论文有学科交叉,但归类时一篇论文只归到其中
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
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
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
一类+
795篇论文以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主,
与自然科学略有交叉+
经济管理类的论文数排第一
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作者简介:韩雨青(1995-),女,浙江临安人,硕士,主要研究方
(1612篇),占了
57.67%,其中又以农业经济为主(占
90.55%),其他涉及的有经济理论与体制机制、财政金
向为农业农村发展+融、创业、电商、旅游餐饮服务等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类
资源开发中实现对农产品品牌化的建设和应用,有助
于发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将生态环境引
入到旅游中;有利于实现对乡村特色资源的全面开发
参考文献:[1]
洪涛.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对资源破坏性的经济成本探讨
[J].农业经济,2017(2):60-61.[2]
罗艳屏.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江口村乡村旅游开发的应用,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乡村旅游开发
中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应从顶层设计上实
现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扶持,从技术层面上做好乡村
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18(11):40-43.⑶房元凤.浅析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
2018(44):18,20.[4]谢万忠.全域旅游背景下防城港市边境旅游试验区乡村
旅游开发中农产品品牌的营销推广,更应从经营策略
上创建起具有地域民族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品牌#
旅游开发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2):194-195.16XIANDAI
NONGJI
的论文数排第二(552篇),占19.75%
,涉及的有农村
人才与教育、法律法制、农村社会学、乡村治理、乡村文
化、乡风民俗、乡村历史发展、地理等。党政类的论文排
第三(408篇),占了
14.60%,主要涉及政党、基层党组
织和群众组织等%哲学与宗教类论文数排第四(101篇",占了
3.61%%论文数排第五的为农村科技(95篇",占了
3.40%
%其余少量论文分布在基础科学
(0.43%
"、信息科技(0.29%"、医疗卫生(0.28%"等%
2.3研究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某一研究领
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出现频次较高的关
键词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学术动向与学术热点%本文对一
些相近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如城乡融合、城乡关系、城
镇化合并到城乡融合%除了与本研究主题高度重合的关
键词“乡村振兴”外,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城乡融合
与城镇化、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三农”问题、乡村文化、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建设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建设与改革、农村现代化、村民自治等%2.4发文期刊分析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期刊进行分析可为研究人员阅
读和选择投稿提供参考%
795篇论文发表在469种
期刊上,发文量超过30篇的期刊有《人民论坛)(17篇)、《农业经济)(136篇)、《农村经济)(58篇)、《农业
经济问题)(42篇)、《中国金融)(32篇)、《地理研究)
(30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篇"%
篇均被引较高的期刊是《中国农村经济)(24.50次"、《改革)(20.41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46次)、《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次)、《农业经济问题》(11.17次"%2.5发文作者分析发文6篇(含6篇"的作者信息如表1所示。这1位作者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高产作者群%其中发文
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所的刘彦随,发文16篇,篇均被引高达25.69;其
次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贺雪峰,发文10篇,篇均被
引为21.70%其他较有影响力的高产作者是中国农业大
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
19.83;南宁师范大学的屠爽爽,发文10篇,篇均被引
是13.5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陈
秧分,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4.33%2.6发文机构分析21所机构中除3家研究所外其余均为高校,可见
高校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华
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
2021年第1期三农与综合论述源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产出的主要
机构%
论文产出量及影响力较高的机构是中国社会科
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4篇,15.14次/篇)、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56篇,11.8次/篇"、北京师范
大学(34篇,12.44次/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
发展研究所(22篇,17.41次/篇"%表2列出了发文量超
过30篇的前15所机构信息%表1乡村振兴研究高产作者分析(按发文数量降序排)序号姓名作者单位论文篇均被
数量引次数1龙花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88.782刘彦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625.693李裕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13.364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系1021.705张英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9.506屠爽爽南宁师范大学1013.507戈大专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92.228美长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810.639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89.8810左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71.7111刘祖云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8.0012于法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74.4313陈秧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
经济与发展研究所614.3314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619.8315马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65.3316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66.8317梁成艾铜仁学院61.5018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65.6719张劲松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65.17表2乡村振兴研究发文量前15所机构序号单位名称论文
篇均被
数量引次数1中国人民大学697.752华中师范大学643.003中国农业大学647.98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5611.805武汉大学536.62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415.147南京农业大学405.608四川大学384.119北京师范大学3412.4410吉林大学341.9711南京师范大学343.7412中共中央党校333.9113中国科学院大学317.6514西南大学313.7715北京大学294.971三农与综合论述2.7高影响力论文分析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是中国科
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表于《地理学
报>2018年第4期上题名为《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
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320。该文探讨了新时代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
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
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冈被引次数排第二
的论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叶兴
庆发表于《改革>2018年第1期上题名为《新时代中国
乡村振兴战略论纲》一文,被引次数为230。该文指出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在内容上相
比,前者内容更加深化。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从“生
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要求农业农村经济更加全面繁
荣发展;②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要求持续促进
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
平;③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要求促进农业农村
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
村;④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健全自治、法
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该文提出在城乡二
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4(被引次数排第三的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张军发表于《中国
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上的题名为《乡村价值定位
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186。该文全面阐述了
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实践现状,探讨了乡村
价值提升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福祉建设和政治建设等内容。不
仅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乡村振兴法”,编制乡村
振兴规划,设置乡村振兴机构,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还
提出在制度层面上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彻底破除城乡
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冋从内容上
看这三篇论文均涉及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内涵的理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城乡融合,以及乡
村规划、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等问题。这些都
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较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基础性论文,对后续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3结语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研究呈现不断繁荣发展
态势,研究成果逐年大幅增长,体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1)在学科分布上看,乡村振兴研究内容相对较为
集中,主要涵盖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党政、哲学、农村
科技等领域,其中经济管理类占了总论文数的1857.67%。这表明我国乡村振兴研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
展和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研究方向。对主题词词频研
究,除乡村振兴这个高频词外,其他主题词主要涉及城
乡融合与城镇化、乡村治理、扶贫脱贫、乡村文化、新型
农民、职业教育、乡村建设等。这体现了乡村振兴研究
的多元素化,同时也表明学者们仍需进一步拓宽研究
领域,促进相关学科领域的进一步融合。(2)
从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贺雪
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南宁师范
大学的屠爽爽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
所的陈秋分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较具影响力的活跃作
者。高校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
学等都有较高的产出量。
研究机构中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在我国乡村振兴
研究领域产出量较大,且产出的论文影响力较高。(3)
从载文期刊看,《人民论坛》《农业经济》《农村
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金融》是刊载我国乡村振
兴研究论文数量较大的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农业经济问题》是刊载我国乡村振
兴研究论文影响力较高的期刊。(4)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新时代中国
乡村振兴战略论纲》《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
是我国
乡村振兴领域研究被引次数最高的三篇论文,这三篇对
乡村振兴研究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和内涵理解都作了较好的诠释,对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城乡融合、乡村规划和建
设、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最具奠基性的基础性
论文,对后人的研究将产生持续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参考文献:[1]
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4):
2-12.[2]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5-33.⑶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4):
637-650.[4]
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
65-73.[5]
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201(1):
2-10.XIANDAI测知|
NONGJI11
篇六: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关乡村振兴调研的报告
有关乡村振兴调研的报告
在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1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XXX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8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XXX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一)发展农业产业
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XXX、XXXX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加合作社加银行加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现有耕地6105亩,农业人口8362人,年出栏育肥羊达到20000只,生猪出栏量9360余头,能繁殖母猪148余头,年产肉鸡65000余只。在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与农业大学、省果树所对接,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产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XXX村在农综开发的基础上与农业大学合作,并签订合同共建140亩试验田,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实际应用和需求转化,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虽然目前XXX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基本还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生活;
2、种植技术不发达,缺少专业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3、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帮扶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二)改善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三)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村级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社会诚信体系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达到改进村风民风的实效,切实营造和谐的乡村发展环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各村文化机制体制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1、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养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2、各个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场所和图书馆等进一步完善,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免费对群众开放。
3、目前,各村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且完善夕阳红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致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农民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在攻坚脱贫方面,XXX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系统内的低保贫困户7户9人,五保贫困户23户24人,全面强化包村干部责任到人,统
筹推进,结对帮扶,政策兜底。为认真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脱贫。但在在脱贫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相对的形式对贫困对象进行帮扶,并且要加强扶志的力度,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的帮扶,真脱贫、不返贫。
二、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依据战略思路,找准战略重点,结合推进情况,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地”是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农民缺乏新动力、新途径。特别是农村耕地“碎片化”,无法大面积进行创新型生产发展。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地将手中闲置土地流转出去,盘活土地利用价值。
(二)当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蓬勃兴起,要继续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并重点扶持解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等难题。
(三)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实行长效保护机制,改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问题。有效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四)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乡村特点的有效方式,传
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基本阵地建设,建立更加长久的运行机制,挖掘本土人才,从思想上振兴农村。
(五)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更加精准脱贫,强化脱贫质量是我们的目的。采取更加有效、创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将扶贫与扶智、扶志将结合,鼓励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力争做到全部脱贫不返贫。
(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额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地位,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1、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战略领导责任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2、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高干部队伍对新思想、新任务的认识,紧抓落实,提高办事效率;
3、根据党的领导,开展工作,制定适合本村的工作条例、机制。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改革创新、攻坚破难,要着力构建“多规合
一、全域覆盖”的城乡规划机制,要着力构建“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改革创新机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贯彻落实各项制度,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坚决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2x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对石堆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
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
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
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
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
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
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
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
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建议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扶持、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建设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和休闲农庄,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四)建议上级职能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各类支持。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3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胡陈乡农业比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至关重要。为此,特围绕胡陈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专题调研。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问题成乡村振兴“拦路虎”
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庞大资金,而胡陈乡财政薄弱,难以长期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虑,好项目、大企业一般优先落户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地带,胡陈乡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势,在招商引资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
(二)创新不足制约乡村振兴推进
目前,胡陈乡由于创新不足,发展模式僵化,导致原有优势不显、发展后劲不足,最终拖慢乡村振兴进度。以旅游工作为例,胡陈旅游具有“点多、面广、环境好”的特点,并且拥有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三大资源要素,优势突出。但是,由于创新不足,胡陈绿水青山等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随着周边乡镇对乡村旅游的日渐重视,胡陈旅游的优势日益减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胡陈桃花节外来游客人数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乡镇街道参加模式更新的樱花节、油菜花节。
(三)群众观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传统“小农思维”影响,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抱地养老”、“抱房养老”的程度,农村一些闲置土地、房产难以通过集中流转、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导致花卉经济、民宿经济、观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遇土地瓶颈。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业主因现代经营理念欠缺,产品服务比较单一,难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综合价值相对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招商引资
一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核,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乡道路交通建设网络,完善全域绿道功能,实现盛宁线力洋至胡陈段建成通车,争取沿海高速互通连接线立项动工,推进乡客运场站规划建设,扭转地理劣势,强化招商引资竞争力。
(二)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发展后劲
一方面,积极组织乡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妇女代表等人员前往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乡镇进行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陈乡现有优势,通过改革试点等方式,“老瓶装新酒”,积极探索胡陈乡村振兴新模式。
(三)改善群众观念,推进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过村民说事、聊天长廊等平台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观念,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鼓励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光点小聚等活动,加强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并安排相应的经营技能培训,提高经营者经营水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4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xx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x亿元,完成任务的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同比增长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路20xx年续建工程x个,共x公里,20xx年实施项目x个,共x公里,截止20xx年底xx县x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xx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x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x余万元建起了x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xx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x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x个,聘用乡村医生x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
一是20xx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x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x余人;
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x人,见习岗位x人;
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x人,辅警x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x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x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x万元,建成x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x户,带动就业人数x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x人,带动x人脱贫。
3、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从20xx年开始,我县鼓励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创造性利用空壳村旧村旧址“四荒”资源发展了生态庄园,生态庄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历了从自发开发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比较低级到相对高级的嬗变过程。基本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20xx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x处,其中x个魅力庄园、x个精品庄园、x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x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x个,去年共完成x个村x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x户、面积x亩,签订合同x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xx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xx年正式更名为“xx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xx年,投资x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xx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x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x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20xx
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20xx年x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x月底确定将x乡连壁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x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连壁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
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x支,吸纳贫困劳动力x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x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x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xx年新栽植x万亩,提质增效x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达x万公斤,产值x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x亩,总面积达到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x个、百亩杂粮示范片x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总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x万亩,总面积达x万亩,产量x万公斤,产值x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x头(只),畜牧饲养量达x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x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县农村经纪人、庄园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等在三产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调结构促转型升级,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全县依托农业企业、生态庄园、煤炭等企业转型发展新上了一大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x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其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生态庄园
发展到x家,其中规模最大的x大魅力庄园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麻田顺康、鲜淼酒庄等发展“生产加加工加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休闲农庄服务链,开发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加”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等等。
3、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为实现农业规模效益,xx县积极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践证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20xx年x月底,全县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x个,正常经营x个。其中按产业划分:种植业x个,蔬菜产业29个,林业x个,畜牧业x个,其他x个,年产值超过x亿元。自20xx年开始发展以来,截止目前全县共认定家庭农场x个,共流转土地x亩,有效实现了家庭农业规模化发展。2014年至20xx年,xx县职业中学、x学校、县农技推广中心和x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等培训机构先后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人,其中:生产经营型x人,专业技能型x人。
4、农村电商迅速发展。20xx年x月xx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我县大力实施电商本土化战略,截止目前已建成x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办了xx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村级服务店x个,占全县行政村的比例x%,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站体系。培育一麻袋、尚农、大侠等电商扶贫示范网店x家,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x人,发展电商和微商x户,带动了劳动就业x余人,核桃、茶叶、杂粮、手工艺品等x余种特色产品实现网上销售,20xx年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完成x万元,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万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20xx年荒山造林绿化x万亩,河道堤防治理xkm,x个村庄实施了整村绿化工程,境内公路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x%,两侧宜林荒山绿化率达x%以上。全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改善生活条件。创建省级宜居示范村x个、市级宜居示范村x个,并在全面完成省市“四大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第x轮园林村建设、污水处理、集体经济破零、创建“一村一品一主体”新路径等“八普及一创建”工程,累计投资x亿元。全县建成垃圾填埋场x座,其中无害化垃圾填埋场x座,简易垃圾填埋场x座,覆盖了全部的村庄,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填埋、县监督的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同时,对全县所有乡村开展环境整治和“五洁净、六要六有”专项行动,围绕拆违、治乱、提质、达标四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3、改善生产条件。全年实施林业重点工程36项,新造林x万亩;实施水利重点工程x项,解决了x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个,新增耕地x亩;实施玉米丰产方机收秸杆还田x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x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x%。
4、改善环保条件。我县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起步于20xx年,目前已完成x共x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共涉及受益人口x人,资金投入x万元。我县累计改造卫生厕所x座,无害化卫生厕所x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x%,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x%。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方面。
近年来,xx县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狠抓环境整治、注重民风建设,实现了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1、实施文明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了学习“连壁精神”活动,组织全县x个乡镇x多个行政村两委主干深入连壁村;精心组织活动,全县x个乡镇,x多个农村建成道德讲堂并举办近百场宣讲活动,累计有x万多农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感悟了人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开展了“幸福夕阳关爱行动”、困难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等志愿服务,机关单位广泛参与,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举办x余
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节目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20xx年,xx县县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xx,桐峪镇上武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20xx年,xx县桐峪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有x个村镇被授予省、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2、将文化元素注入农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小花戏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村镇建设中,连续多年在基层村镇举办xx民歌小花戏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除了对基础设施、环境整治进行提档升级以外,着力突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x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达x多平米,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方面。
始终把“x大攻坚工程、x项专项行动”作为脱贫攻坚主导性举措来抓,大力发展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药材、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力争让x万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扎实推进红土垴、东沟二期、东长义、易居苑小区x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可安置x户,x人;实施依托参与造林绿化快速脱贫、退耕还林政策定向脱贫、生态公益林管护帮扶脱贫“三个一批”工程,全县x名贫困人口依靠林业建设脱贫;构建了“以国家免、奖、助、贷、补为主,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资助为辅”的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培训贫困劳动力x人,输出贫困劳动力x人;织密补牢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民生保障网”,力争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实现应保尽保。20xx年又有x万人可脱贫,x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实现了再战再胜。预计到20xx年底,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七)创x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方面。
1、“三基建设”全面夯实。重点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程、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工程、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等农村党建九大工程,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坚持“三点发力”,推动全面过硬。
一是提升组织力。培育x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整顿x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并大力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通过资源开发、股份经营等模式,x个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
二是提升凝聚力。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充实x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x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x人,村委班子成员x人,同步培养后备干部x人。
三是提升保障力。乡村运转经费、党建经费足额拨付,乡镇干部岗位补贴、村两委主干基本报酬按标准兑现。与此同时,先后实施两轮危旧狭小活动场所改造工程,新建村级活动场所x个、修缮x个,社区场所全部达标,其中x平米以上达x个。
2、平安建设得到强化。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农村防控体系,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改建了x个社区(农村)警务室。每日三次安排社区民警和派出所巡逻队按时、按规定进行定点和不定点巡逻,进一步加强社区(农村)的巡逻防控力度;通过网格系统共排查矛盾隐患x余件,就地化解x余件,其余全部导入调解渠道进行了化解;县信访服务中心在受理信访案件后,对一般问题当场咨询化解,对情况复杂适宜调解的信访件分类导入调解渠道处理,近年来,x%的信访案件均通过调解渠道化解。全县各类案件和事故明显下降、不安定因素逐年减少、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的社会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平安乡村建设。
3、县委对农村工作领导进一步加强。近年来,特别是精准脱贫以来,我县把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县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工作力度,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出台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逐年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推动农村工作快速发展。
4、三农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实施“三农”干部培训工程,增强他们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
略的责任感和本领能力。
二是实施“两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乡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扩大视野选准选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三是实施“三农”干部安心工程,关心他们的真实工作生活状态,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感情留人;完善“三农”干部激励机制,畅通“三农”干部的晋升渠道,实现事业留人;加大对乡村运转经费、“三农”干部报酬待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待遇留人。同时在精神激励上重视和丰富对三农干部的荣誉鼓励,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乡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给乡村振兴带来很大困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作为贫困山区,我县农村基础建设成本很高,困难重重。由于历史欠帐,以及发展不均衡,农村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依然与城镇比、与平川地区比有较大差距,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2、农业产业不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设施蔬菜产业看,xx县冬季较寒冷,地下环境比较复杂,菜农掌握技术不普及,应对灾害气候能力不强,生产水平不高,易受市场冲击。从杂粮产业看,近年受连年春季寒潮和市场下滑影响,出现“谷贵无米、谷贱伤农”现象,农民种植积极性下挫。
3、农民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工作推行难。由于我县多数农村经济实力有限、农民素质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无法运作,从而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缺乏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推行难。
4、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
粪便等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全县除x个村外剩余村庄均未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村民将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河道、池塘等水体中,废水中有机物质直接溶解在水体之中造成水体中氮、硫、磷的含量较高,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易产生硫化氢、硫醇等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特别是在夏季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危害人居生存环境。同时,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污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本高、资本回报周期长,甚至无经济回报,民间资本很少介入,财政补助资金只能弥补部分成本,经常出现投入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现象。
5、三产融合程度不深。
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
二是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创新。虽然出现了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等,真正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三是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农户对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认识等新业态认识不够,抑制了三产融合发展进程。
6、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
一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有也不严格执行,尤其是财务制度。成员账户不健全、不规范。农村合作社严格按合作社章程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不到x%。有些合作社虽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运行正常,但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后劲不足。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身的经济基础弱,积累少,经济实力差,合作社贷款融资难,严重
制约了部分合作社的发展。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乡村振兴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太高、活动不深入、载体不丰富、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特色和创新。
8、农业服务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和技术服务力量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技术服务不到位已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近年来承担工作逐年加大,但人员减少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三、对于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核桃、设施蔬菜、中药材、杂粮、畜牧五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完善xx湖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九龙岗核桃产业文化基地、凤凰山核桃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三大基地,建设x亩芹泉镇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和x万亩x中药材基地,努力创建全省功能农业示范县,探索以发展富硒农产品为主攻方向的xx特色功能农业发展新路径,结合杂粮基地、核桃园区建设,分别发展x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是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享受到现代农业种养加贸等产业链条的各个层次的收益,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三是设计和安排更多更好的强农惠农政策,给予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补贴资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抓手,持续推进“八普及一创建”工作,完善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农房及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统筹
推进县域内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发展,同时按照“五洁净”、“六要六有”的标准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观活动,在农村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让农村不仅留住农村人,还要留住城里人来玩、来住、来发展产业。
3、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文化旅游,把xx红色绿色资源变成脱贫的资产。以我县获批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为载体,在整体规划、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对xx旅游基础设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约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在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景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快速提升我县旅游综合承载力,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成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文化、康养度假、产业互融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发展区。
4、突出项目带动,推进农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主抓项目建设。把农业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精心编制、包装项目,充分挖掘我县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等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多,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
二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进一步激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经纪人。
三是以核桃、杂粮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抓手,加快现有农业企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培育壮大一麻袋、田农宝等电子商务企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全县农民脱贫奔小康。
5、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的绿色化、生态化,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对x国道沿线采煤区及桐粟线铁矿区破坏山体生态环境地区进行修复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6、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加快落实政策举措和帮扶机制,确保年底全县x个贫困村、x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突出产业脱贫“治本”功能,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重中之重,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农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等产业项目发展,进一步压实“五有”全覆盖,确保产业真正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和兜底扶贫,严格落实“三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三救助(个人缴费救助、大病关怀救助、特困人口特殊帮扶)”医保政策,筑起因病致贫返贫的牢固防线,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对低保、五保、残疾等特困群体应助尽助,为脱贫攻坚再战再胜提供坚强保障;全力以赴抓好易地搬迁,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要求,在加快推进集中安置小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后续产业、盘活土地资源、减免项目税费、保障搬迁户权益,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七方面问题。同时,同步启动奔小康工程,坚持将脱贫攻坚与决战小康同步谋划、系统推进,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7、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一是用优惠政策、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
二是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招考一批大学生到县、乡镇农技岗位任职;
三是选派省市优秀技术骨干到县、乡挂职,为本地的农业生产提
供技术保障。
四是鼓励引导年轻人回乡就业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乡立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补贴优惠、产业支持,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8、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要以户为抓手、以村委基础、以乡镇为龙头,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不断丰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的创建载体,着力发挥好各类创建典型的排头兵作用,努力掀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新高潮。引深xx“道德模范”、“xx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巡回宣讲和善行义举榜建设活动,进一步健全好人评选、礼遇道德模范、帮扶困难道德模范机制,在乡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9、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力量,推动工作高效落实。成立乡村振兴战略议事协调机构和乡村振兴办,加强县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同时解决乡村振兴编制问题,配备工作人员,专职负责该项工作,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5一、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意愿
(一)“乡村振兴战略”知晓度高,深得百姓拥护
调研显示,知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占全部受访农民的比重达到82.8%,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拥护。
(二)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
农民对乡村振兴5个方面的总要求充满美好向往,受访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占40.0%;其次是“产业兴旺”,占22.7%;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别占17.6%、13.8%和5.4%。
(三)农民最急需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
调研显示,资金、技术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关键因素,受访农民认为乡村振兴最急需的是资金,占64.6%,其次是人才,占52.3%,再次是技术,占50.8%3。资金紧张、技术水平落后、人才匮乏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瓶颈。
(四)农民最希望培训的项目是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调研发现,目前农业新品种数量多、种类繁,农机更新快,农民急需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在问及最想接受的培训项目时,58.4%的受访农民选择了“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五)农民家庭最大的负担是医疗、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
认为“医疗”是家庭最重负担的农民最多,占全部受访农民的26.5%,其次是“农业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分别占22.9%和20.0%。农村因留守人员中老人、儿童所占比重大,对医保、教育和生活生产扶持有较高的期待。
(六)农民认可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受访农民最认可“道路变宽”,占66.1%;其次是“医疗更方便”,占49.8%;认可“房子变大”、“上学更容易”和“工作机会变多”的分别占29.4%、28.8%、21.9%。
二、各地值得推广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产业振兴
1、突出地域特色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实情和特色,积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x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精准灭荒。x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森林生态旅游,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x、x等地实施农业质量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农村脱贫攻坚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及农村基层党建工程等“振兴工程”,全面破解振兴乡村难的问题。
2.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调研显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是各地共同抓手,已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x发展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东宁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大幅度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形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x培育“产业特色小镇”,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实
现了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x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绿色支柱产业,发展“互联网加农业”拓宽农户增收途径,推进“旅游加农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x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三品一标”基地,做好山区村民搬迁安置工作,促进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x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建设、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采取“公司加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农牧产品加工、戈壁生态休闲观光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发挥典型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
x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列入整治工程建设计划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项目进行扶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xx市全面建设县(区)级乡村振兴试验区,打造乡村振兴先导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x建设“美丽鹊山”文化创意园示范项目,解决村民劳动就业,带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宣传,全面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x98%的受访村已在公共场所张贴环保宣传标识标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x华容县成立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环保基金,制定了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农民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美化整治,提升乡村村容村貌
xx市以美在“全域”为要求,实施“示范提质扩面”“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文化保护”“创业富民强村”全面提升行动,美丽乡村逐步迈向“面上美”“持久美”“内涵美”和“兴旺美”。x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打造美丽中国“x样板”。x开展绿化香化、实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广场、建立管护队伍行动,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实现了农村环境管护长效化。x西畴县实施大规模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模式实施深度产
业开发,逐步让生态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绿色低碳,推进污染综合治理
从调研情况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xx等地(市)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乡村格局。x规范废物排放,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集中治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绿色循环经济模式。x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涌现出x县、攸县等一批农村环境治理先进典型。x大力推广以“减量化、精准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施肥技术,不断加大有机肥料推广使用力度,避免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的污染和影响。
(三)弘扬传统,完善治理,推进文化振兴
1.植根优秀传统文化
x黄新庄村先后兴建了农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村民活动广场,传承了传统的狮子旱船和腰鼓表演,开展群众性的文体娱乐和联欢会,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文化氛围。x先后评选公布了两批55个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6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65个省级民俗文化村、32个省级非遗主题小镇、70个传统戏剧之乡,这些保护基地和特色地区带动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2.树立乡村新风貌
x铜鼓县通过开设道德讲堂、民心讲堂以及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丧事简办、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x仙人洞村开展“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遵守社会公德。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有很大改善,新时代的新农民正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3.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环境,要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x萧县费村坚持法治、自治相结合,积极落实民主管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民理解、支持
和主动参与乡村治理。xx市利民村“三治”融合着力打造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员、村民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促进增收,改善民生,实现“生活富裕”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调研显示,各地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xx市楠柳村通过拆园并园和土地流转,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赁、外出务工和自营收入等农民收入渠道。x在市场化模式下,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参与文旅公司的合作经营,公司优先招聘村民,并对村民进行职业培训,实现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调研显示,各地将民生工程视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从农民最迫切的医疗和养老需求着手,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提升。x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都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0%以上,努力实现应保尽保。xx市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69个、示范村卫生室168个。x调查的180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有医疗诊所和卫生防疫人员,新农合投保率在8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1.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仍严重不足
调研显示,乡镇和行政村层面的集中供水、供气设施和垃圾集中处理只能覆盖部分住户。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的任务更重,部分农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沟。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没有进行集中处理,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没有进行集中处理。
2.农村改厕任务艰巨
调研显示,农村新一轮改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改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户,由政府投资配套污水处理体系设备,农户投资完成本户厕所改造。
3.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产设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问题,水利系统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在生活设施方面,农村的水、电、气、路、教育、文化和网络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地区。
(二)脱贫攻坚出现新问题需高度关注
1.部分贫困户缺乏内生动力
调研显示,贫困户脱贫致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少数贫困户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想着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而是将脱贫希望寄托于各级政府、帮扶部门和结对干部给钱给物。
2.部分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见
贫困户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读书、生产”等基本不花钱的帮扶措施,而处于贫困边缘的其他农户则享受不到政策的帮扶,越来越多的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产生不满,为基层干部推进脱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体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3.传统孝道文化受到冲击
部分农户把老人分出去单独立户,且不赡养,找政府要求解决其“贫困户待遇”。这种状况呈现蔓延趋势,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敬老、爱老、孝老文化,开始成为基层政府抓“乡风文明”的难点。
(三)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力不足
1.资金不足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基层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如xx市百善镇有200多个自然村,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铺设排水管网,资金投入巨大,百善镇财政无力承担。
2.人才匮乏
调研显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升与需要匹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经形成剪刀差,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人,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尤其缺乏。
3.贷款难办
调研中不少省份反映,金融机构存在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xx市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探索创新“政、银、担”金融支农服务机制,在全市推广“劝耕贷”模式,但x市种植户仍反映,“劝耕贷”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
1.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调研显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落后村,其村“两委”班子能力薄弱,“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农村“两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2.缺乏对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较低,普遍在1000~3000元/月,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村干部政治和荣誉方面的待遇少,缺乏激励机制,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
(五)部分领域融合发展不够
1.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
调研显示,目前“农业加”发展的广度深度不足,与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业融合不紧密。同时,农业产业链过短,农业研发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2.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难
调研显示,大多数贫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分散的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未能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这些落后地区都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问题。
3.城乡互联互通不顺畅
目前,部分发达省份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城
市与农村的双向互通打造绿色通道,推动着城乡产业经济圈发展。但当前城市优质资源下乡仍缺乏有效联结渠道和承接平台,支持鼓励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共赢”、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1.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的承接平台。加快小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特色产品、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小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加强村庄规划,引导适当集中居住,制定农村遗弃房屋处置政策,带动农民就近城镇化。
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
(二)以基层党组织和领头人为抓手,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1.提高基层组织能力
建议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考虑乡村致富带头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发挥好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农村发展“领头羊”的作用,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群众拥护的农村干部队伍。
3.发挥乡贤作用
产业项目的投资要按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民间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每个乡每个村都有乡贤,通过乡贤们的人脉、资源,对接产业项目,吸引产业资金回归乡村。
4.培养和引进人才
将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培育成新型农民。财政设立专门的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每年在农闲季节选拔青年农民到农业院校进行相关专业的专门培训。鼓励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回乡务农。出台技术人员离岗或在岗返乡创业、工商业者返乡投身乡村振兴的鼓励扶持政策。
(三)以精准脱贫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
1.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从调研情况看,扶贫的根本还是在于扶志和扶产业,没有产业支撑的贫困户即使脱贫也难以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重,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安全住房建设为抓手,因人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稳定增收不返贫。
2.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扶贫能力
调研显示,村集体经济强的村,贫困问题相对较少,村集体组织的强大能够弥补贫困户个人能力的不足。抓住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结合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旅游业,建立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3.强化脱贫攻坚责任监督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6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秦岭脚下,周至县西南方,距县城约xx公里。辖x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人,共有xx个党支部,其中村“两委”干部xx人,党员xx名。共有xxx人,全镇地域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万亩,主导产业为猕猴桃xx亩、杂果林xx亩、苗木xx亩,中蜂养殖xx箱,2019年人均纯收入xxxx元。
(一)壮大“领头雁”,强健战斗堡垒。实施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行动,突出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提前谋划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逐村分析研判,排查化解矛盾,并利用镇党校加强对新任“两委”干部的履职培训,选出了一批信念坚定、政治清醒、忠诚可靠的村两委干部;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并加大村级标准化建设力度,营造党建氛围,全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
(二)党建引领经济发展,让产业“强”起来。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积极构建“党建加xx加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建成xx的x工厂和,提供就业岗位xx余人,确保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温室大棚和民宿经济,成立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加电商加农户”模式,通过委托种养殖、收购、加工、销售等方式引导农户合理选择油桃、杂果、苗木、生猪及牛羊养殖等产业项目,扩大发展规模,增加农户收入;探索“党支部联创联建”新模式,援建xxx和xx,培育无花果,引导贫困村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三)党建引领环境提升,让生态“好”起来。近年来,骆峪镇坚持把人居环境提升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结合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环
境卫生整治、守护大美秦岭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全镇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群众进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秦岭生态保护法规条例等知识,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八清一改”,加大农村厕所提升改造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秦岭北麓长效保护机制,自然生态逐步恢复。
(四)党建引领乡风文明,让乡风“淳”起来。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带领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开展送戏曲送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传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并利用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平台、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活动广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xx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村党组织力量薄弱,引领能力不强。部分村党组织成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体力精力和思想观念跟不上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双带”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不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弱,在对接项目资金、争取政策扶持等方面思路不够开阔,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广大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的差距。党员队伍年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部分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由于村支两委的报酬较低和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建组织无法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到后继无人,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多处于起步阶段,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无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偏少,产品附加值低,带动作用不强。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积累,缺乏有效的带贫益贫机制,引领
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不强。产业发展零散,如苗木、猕猴桃、李子、油桃等特色农产品未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产业链短、利润率低。
(三)乡村振兴缺少人才支撑。受就业机会、薪资待遇、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一方面人口大量外流,许多青壮年迫于生计离乡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优秀大学生村官中也存在“不宜久留”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合村的发展。
三、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一)党建加务实班子,打造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首先要做好“当家人”。“当家人”必须有能力、懂科学,有现代化市场化思维,起到“领头雁"作用,能团结“两委"班子,带领村民执行政策、发家致富。其次要配好“两委"班子。“两委“”班子成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思想统团结齐心,共同为农村发展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不懈努力。同时釆取党员群众带头、鼓励能人巧匠回村、重点培养年轻干部,对现有人才进行政策倾斜,对后备力量进行储备,打造一支给力的骨干队伍。在此基础上加大全镇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如观看视频、现场参观等方式加强党性教育、廉洁教育和政策法律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开拓党员干部的视野,提高全镇党员素质。
(二)党建加规划,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规划引领,结合镇域实际,绘制发展蓝图,合理稳步推进。按照“突出生态、注重规模、调优结构、做大品牌、做强农业、推动发展”的思路,同“十三五”总体规划、追赶超越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化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坚持特色农业、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紧密结合实际,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充分酝酿讨论,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形成科学完备、适度超前、操作性强的规划体系,做到总体规划明方向、专项规划相协调、重点规划有深度、建设规划能落地。
(三)党建加精神文明,坚持乡村振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明理、感恩、诚信、自强”教育,持续开展
“十送”活动、“道德大讲堂”、“乡贤论理”等活动,广泛开展“五好模范”家庭评选和
“颂党恩”等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致富本领。发挥好农村党组织核心作用、家庭基础作用、新乡贤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四)党建加生态环境,守住乡村振兴“美丽家园”。持续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抓好源头防控,使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对秦岭北麓“五乱”问题、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宣传工作,建立秦岭北麓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绿色美丽文化乡村,推进党建引领生态振兴,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五)党建加推动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必须以村集体经济作保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要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大力发展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结合“三变”改革,因地制宜选好村级集体产业项目,探索符合我镇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用好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xx万元启动资金,并引导经营主体参与村集体经济,开展土地托管、相互入股等形式,发展规模经验、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最大限度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村级党组织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党员领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规模经营,拓宽增收渠道。要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的积极作用,打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发挥应有的作用。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7一、xx县xx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XX村概况
XX村座落在民权县县城的东北部,与县城相连,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
积为13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村民小组,71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亩,水面面积50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群众经济收入达4万元,全村共有65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设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理清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利用X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群众资产的管理,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村级群众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效益
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用心引导村民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猪等农产品,并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规模,如司庄、梅山、黄村、仰村八个村民小组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了占地8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城区居民带给新鲜蔬菜,菜农收入稳步提高。二是用心发展种植草莓、甘蔗基地400亩和农村种类中介服务组织,扶优做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动村民用心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增加劳力经济收入。
3、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X村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应对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实际问题,村两委干部用心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建立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
按照林七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X村总支书记王继思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王继祥为副组长,两委村干部为成员,村文书为信息报道员。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
会议,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构成了“市指导、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X村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成效
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X村的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2、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X村下辖8个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
3、干群关系得到必须改善。
以前乡镇干部及村干部下农村入农户时,是“要钱要命”,而此刻是“送钱送物”。
三、X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1、徐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中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该村党员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多数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证明X村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不够开拓性,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如此看来,X村两委领导班子尤其是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素质高低,必须程度上决定着该村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2、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少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事一议较难统一农民的意见,使得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
设成为目前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
3、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对科技应用的不够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农民富起来,使他们成为新型农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农村的卫生事业、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没有高素质的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认为要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一些精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特产业等技术能人,让每一个农户至少要有一个懂技术的明白人,要以乡、村为单位做好非农业的专业技术培训。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8(一)数据调查、经济状况
7月13日上午,我们50名志愿服务者在老师和村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xx县xx村xx县xx村,该村是xx县唯一一个新农村文明建设示范村,该村共有335户人家,人数共有1065人,现在村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和中老年人,青年人大部分都外出打拼;除此外,村里共有24名党员,分别带领村上24个生产小组进行生产致富。该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养蚕为主,整个村人均养蚕经济年收入达到1.7万元,其收入占农业经济总收入的90%。为何该村养蚕之多?收入之多?带着各种疑问,我开始深入民情,积极主动上前去询问村民村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经过一番询问及村民的详细介绍后,我基本了解了,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原来,该村养蚕已有了一定历史,再者村里有年轻才干的村官、专门养殖技术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促使了村民们在种植桑叶、养殖、管理等各方面技术都过硬,为此,蚕不仅养得多,而且养得精,蚕吐的丝很白,价格也高。
(二)村容风貌,文化生活
xx县xx县xx村xx县xx村的村容楼房林立,该村是文明示范村,村中水泥主干道旁修建有垃圾池、绿化带,道路也比较整洁;该村还备有篮球场、舞台、健身器材等娱乐场所和运动设施,从而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14日上午,我们志愿者服务队奔赴xx县xx县xx村进行清洁乡村
活动,在书记的带领下,老师、学生及村民纷纷拿起道具清洁村主干道的垃圾,道路两旁的垃圾主要是以不可溶解的塑料垃圾为主,塑料垃圾也是我们清洁的主要目标。在清洁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很认真地清理杂草里的垃圾,体现了积极,勤奋,团结协作,向上的广职院大学生风采,相机记录了我们尽心尽力清洁乡村的精彩画面。在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后,我们终于清理完了可恨的垃圾,整个村瞬间华丽转身,变得干净了很多,看了就觉得心里舒服多了。看到村民们微笑地对我们说:感激了!老师同学们!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也许这就是我做出贡献后的愉悦吧!虽然垃圾清理了,道路干净了,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秉承着以思想改造为主,积极主动地去跟村里的叔叔伯伯阿姨们道说乱扔垃圾有何不好,垃圾对人体的危害多大,从而从思想上改变他们对乱扔垃圾的思想,带动他们以乱扔垃圾为耻,以热爱清洁为荣。
(三)受教育状况,生活状况
14日下午至15日,我们志愿者服务队继续在xx县xx村服务人民,深入民情。我们同村民同吃同干活,深刻体现了我们志愿者服务团队”三下乡“的精神,响应了党的号召。在xx县xx村,整个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种桑叶养蚕,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蚕农们得摘蚕茧的时期。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四小组又细分为以四人为一小小组,分别分派到各家各户帮忙摘蚕茧。在劳作的过程中我们与蚕农们聊得很开,我积极询问他们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家庭人数、经济收入状况、开支情况以及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等等。在聊到受教育程度时,我发现,大多数村民都是受过小学教育或是初等教育,而如今他们的子女有的在读高中,有的在读大学,受教育程度明显的一代比一代高;由于现在村里的道路好,交通方便,为此,如今大多数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或是县里去上学,很少有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从这里,我明白了;村民们送孩子到镇上去上学,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只有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用文化知识来改变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经根植于他们心中。
据调查统计,xx县xx村民们的粮食、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自足的,只需买一些油盐、肉类食品及一些生活用品,生活相对宽裕,基本实现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有的家庭还买了电脑装了宽带,使得网络信息时代村里化,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了解最新科技文化信息,把了解到的科技文化应用于农业的实践生产,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xx县xx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摩托车,有的还有自己的轿车面包车,真可谓是有车有房一族。
(四)当地旅游业发展
16日上午,我们第一组志愿者服务团队在xx老师的带领下,来到xx县xx村新村继续进行清洁乡村活动。冒着大太阳,我们坚持不懈地清扫路旁的垃圾,除此之外,我们还深入农户家,主动帮他们清扫庭院的垃圾。给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们来到一户土房的农户家,一位大概50多岁的伯伯正在忙着,他家庭院里的垃圾挺多的,我们一面帮他打扫垃圾一边问他为什么垃圾那么多都不扫,他说,家里两个儿子不争气,盖不了楼房,自己平时也要很忙活,所以没时间去打理那么多。发福老师接着说:平时忙都不是理由,你只要每天花那么几分钟来打扫就行了,扫干净了看着舒服,住着也舒服,而且这个垃圾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在我们的一阵解说之后,伯伯明白了很多,在扫完他家的垃圾后,他就一直拿着扫把随着我们沿路历经两个小时的垃圾清扫,这让我瞬间感觉到了:行动上的带动固然重要,但思想上的灌输更为重要,它不仅能带动一个人的行动,而且能带动一个人的心。
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去观光xx游泳胜地——玉梦冲。来到这里,我就瞬间体验了到一阵阵高山绿水的清爽,这里,一共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域都是游泳的好地方;这里的水是从山间里流出来的清爽清爽的,水清澈见底,一块块椭圆的鹅卵石呈现在眼前,络绎不绝的人在水里嬉戏打闹着,这让我不禁感叹这着实是个避暑游泳的好地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下游,我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是来游泳的人环保意识比较差,乱扔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水里的垃圾比较多,有的是塑料袋;有的是西瓜皮等等,而且我也没看到设有禁扔垃圾的警示牌。这些现象也明显的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游客们的环保意识差;当地旅游局环保不够加强,宣传力度不强,确实需要进
一步去改善,这才能让玉梦冲更具魅力、更舒服。
(五)廉政教育基地——xx太平天国封王遗址、西炮台公园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师生集体参观了自治区级廉政教育基地——xx县太平天国开国封王建制遗址,以及西炮台公园。通过参观雕像、碑廊、巨炮等历史文物,我们重温了历史,追溯太平天国兴败的原因,这让我们领会到了败由奢起的重要涵义,增强了我们自我约束的意识,坚定了我们清廉正义的做人原则。
短短的十天,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始终都怀着学习进步、服务人民、提升自身的思想来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从感受到xx县xx村乡亲们的热情再到和xx县xx村乡亲们的接触磨合以及xx县xx村村父老乡亲们的欢迎,使我体会到了乡亲们的淳朴,这让我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吹遍大江南北,人民不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热情向上的心更是高涨。这次“三下乡”虽然我偶尔感觉到有点累,但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在众人纷纭之中,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了xx乡村的蓬勃气息,贡献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看到在祖国的沃土上,乡亲们收获的喜悦,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更是感到骄傲。实践出真知,祖国的未来需要更多的“三下乡”同志来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这样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9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从开始加入实践团队到实践圆满结束这一个多月里,我一直兴奋不已,从策划、申报项目到实践活动前期、中期、后期的各个过程中,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环节中都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挑战,时时刻刻考验着每一位队员,每一环节体现着整个团队的努力合作精神,锻炼了队员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每遇到一个问题,队员们都绞尽自己的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综合起来考虑一个最完善的解决方法;每讨论一个话题,队员们都会毫无保留说出自己的观点、也毫无顾忌说出某一观点的不足,最终达成大家认可的方案;每攻破一个难题,队员们都会大松一口气,聚在一起分享喜
悦,总结经验和成果。
我们选择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薛下村乡为支教调研对象,这个地区处在大山深处,经济落后、偏远闭塞、发展滞缓。我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我知道农村家庭的艰难,但在这里有更艰难的生活。从市区到山村,我感受到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如此之大,这里与榆林市相比真的是天与地的差别,上海是飞机、公交、私人轿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俱全的城市,到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扭仁却是连自行车都无法行驶的山村,农作物都要靠人用担子挑回家,这里仿佛与世隔绝一样。作为大学生这个角色,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乡亲做些事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真的很快乐,也从中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
在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中(主要包括策划、宣传、外联、物品准备、募捐等),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联系小学组织募捐,因为我们将上海的爱心与资源传递到贫穷的地区,为扭仁小学建立了“甘露图书馆”。我们主要联系了榆林市的一小,二小,三小,捐到了大量的书籍、文具、玩具、衣物等,我们收获更多的是榆林市小朋友给扭仁学生们的祝福、鼓励和友谊,也许一封封充满祝福的信件会带给贫困地区小学生们更大的动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看到小学生们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坚定了建立图书馆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认为,能够建立起城市小学生与贫困地区小学生的友谊桥梁,为贫困小学建立起图书馆,是我们这次下乡支教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从联系小学、与小学领导谈捐书事宜、募捐宣讲、组织捐物捐书、运送捐物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团队意识和情感更一步加深。我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伟大,感受到了无论是多远的路途,无论有多大波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拥有恒心,就一定会到达终点,实现目标。当扭仁的小学生们阅读着喜爱的书籍,玩着各类的玩具,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文具,我们有说不出的快乐和欣慰,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和喜悦感。
支教期间,我们不断走访、调研,不断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运动会、升旗仪式等,开设了许多有趣实用的课程。经过十天的实践,根据实践总结的成果,我也有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经过支教过程中的了解,针对教育问题有以下思考:
第一,要丰富贫困地区学生的精神生活,据我们了解,许多学校
连升旗仪式、运动会、联欢会等一般的活动也没有举行过,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教育十分不利。
第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孩子的基础教育问题一直被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但一直没有提升到重要的地位,农村的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村教育问题不仅仅要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就足够的,国家已经落实了很多政策鼓励基础教育,下一步提高学生们接受教育的意识更不能忽视。
第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鼓励整合教育资源,将大城市闲置的教学设备、书籍等资源运至贫困地区学校。
经过老洞旅游的调查,针对苗族的旅游开发、文化继承问题有以下建议。
第一,开发特色资源。利用自然优势开发更好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苗族的特色文化、苗家特产等,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但避免盲目开发,吸引更多的游客又能更好地宣传苗族传统文化并发扬广大。
第二,培养高文化、高素质、专业性旅游人才。政府可以鼓励学生报考旅游专业,这样会有很大的优势:一是知识优势;二是年龄优势;三是语言优势四是地理优势。
第三,延伸旅游服务项目。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应延伸更多的旅游服务项目,如住宿、饮食、娱乐等,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服务业。
第四,增添便民设施,方便游客。开发旅游业,要时刻为游客着想,可增添公厕、路灯、座椅、垃圾桶、遮雨长廊等设施,解决乏累、如厕难、照明等问题。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10一、调查的范围和统计类容
此次得调查范围争对的是xx县xx村270人,有效的基本其中男性占了72.5%;女性占27.5%。且高于60岁的老年人高达25.5%,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为15.2%。集中暴露两个问题,文化水平及留守老人。
二、村中纯在的问题
1、就业岗位有限。与大城市相比,乡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就业渠道也比较单一,且发展机会少。这导致大学生们为了养家糊口离开自己家乡,到大城市里打工发展。劳动力从农村流失,让乡村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的教育落后,很多人为了孩子的未来,会选择把孩子带在大城市里。确实如此,乡村的教育,与大城市的教育是没办法比的。在师资力量,学校规模等方面,大城市的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大城市打拼,再苦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这样一来,别说中青年了,小学生以后都会选择大城市。因此乡村振兴的发展艰难险阻。
3、基础设施差。乡村的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像休闲、娱乐这样的都不能够适应人们的需求。现在的人们更是要讲究这样那样的完美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在大城市中,有灯红酒绿,有着非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像这些都是乡村里面所缺少的。而在乡村里面,人们都是过着太阳出来就工作太阳下山就休息的生活,就是这种单调简单没有乐趣的生活,这让当今的年轻人适应不了。他们喜欢在大城市和朋友一起感受夜生活,吃喝玩乐,他们已渐渐地不再习惯乡村的生活。
4、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主力军,人才流失。目前很多农村都成为了“空村”,大部分的青壮年由于一直在外工作赚钱,就没怎么回来,这样导致了家里面就剩下老人和孩子,劳动能力差,对于建设新农村,也没有太大的概念。近年来的农村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影响了村民回乡发展。
三、乡村振兴的发展路线
1、以市场为主导,推动旅游持续发展。持市场的主导地位,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市场化道路,持续发展乡村。农村那优越的自然
风景是城市难以赶上的,是城市所缺少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乡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乡村特色,吸引广大群众来乡村。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服务质量更优越。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参考资料。政府应该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打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高效交通。
3、打造乡村特色品牌,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可以打造那些城市所没有的东西,比如说可以把村民的房子改成游客在旅游途中的住宿;可以把农庄庄园打造成游客的休闲场所;还可以打造各种含有乡村特色的乡村酒店、乡村的度假旅游区等。整合城与乡的各种要素一起发展,打造更多的美好的有关于乡村特色的生活场景,让特色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它应有的生命力。
4、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在中国,许多现在被我们所熟知的各界名人,他们的出身都不是那么富裕高贵。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优秀的先天条件,而那恶劣的环境正好将他们打造得更加坚强,更加的有毅力。而中华人民基数本来就十分的大,其中占大部分的还是乡村里的农民。现在的中国富起来了,但那只是城市的富裕,只是少数部分人的富裕。乡村的富裕情况才真正决定了中国的富裕。人不能忘本,乡村是生我育我的家乡,即便乡村经济落后,但在我们有能力给它做出改变时,我们就应该尽其所能。
5、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应当因地制宜,加强本地的文明建设在引进的同时还要注意要将自身的文明发扬广大。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尽可能的保留着地方的风土人情。在脱贫的同时也注意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让精神和物质双丰收。这样新的精神也可让地方的物质方面的到改善相辅相成。
四、总结
这次调查让我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策略的重要意义。农村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如今我国经济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有的已经超出了一下较为知名的城市,所以也要开始着手于解决乡村城市二元化的问题,让农村和城市共同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篇七: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摘要:青海作为除西藏外藏族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在我国甚至是亚洲都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乡村振兴的模式和路径也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发展,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比较早地就认识到了乡村的发展重要性,因为它们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各国为了促进乡村的发展都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乡村发展模式。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可一定的经验。
外国对于乡村的研究比较早,更早的注意到了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里多以发达国家农村的发展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能提供给我国农村发展一些经验。
1.1乡村演变及政策
美国R.D.罗德菲尔德的《美国农村的变迁—原因、后果和可供选择的对策》(1978),这本书表述了有关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变革的历程、现状和问题,以及人们看待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各样观点的办法。美国农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乡村生活时代(1900-1929),尽管改善农村生活的动机主要源于“农村问题”的反对建议,但是双方观点都是乡村运动的一部分,一种主要基于城市对乡村生活条件的日益关切的表现;第二是新政阶段(1930-1945),主要以农场和农民为中心;第三是战后阶段(1945-1960),贷款和技术支持计划仍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和工业发展,更加注重联邦和当地政府的结合。目前,美国乡村经济增长稳定,农场仍是美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所以美国对于农场经济尤为重视。
1.2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
各个学者对于乡村发展模式的划分标准不同,这里重点介绍几个国家乡村发展模式。
美国农业社会学家埃弗里特·M.罗吉斯和拉伯尔·J.伯德格的《乡村社会变迁》(1988),从职业、家庭等方面论述了农村社会的变迁,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发展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分析了制约农村现代化的种种因素。并总结了国外乡村发展的几种模式,如日本高效农业模式、韩国新村运动模式、印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以色列的乡村服务中心建设模式、英国农村中心村建设模式、美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等。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1990)、MilkoveD(1990)、MartinA(1980)中说到了“城乡互惠性的美国乡村发展模式”,通过建设联通城乡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发达了,才能促进这个地区商品的流通,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个性化小镇,也就是以城带乡,以城镇的特色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加快发展,通过法律体系、农业科技、大额补贴、财政投入这几个方面进行支持;建立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为从事农业的农民提供信贷服务。
1.3乡村研究现状
在论述国外乡村发展现状时,恩格斯在《反社林论》(1976-1978)《自然辩证法》(1955)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研究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及矛盾现实,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提出消灭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城乡关系最终由分离和对立演变为重新融合与统一的状态等相关理论。
1.4可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改造方式,乡村发展模式都有了明显的成效,我国正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探索,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使得乡村发展更加美好。第一,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理念调整城乡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特别是工业布局,引导大型工业企业向三四线城市转移,重新定位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第二,以保障激励为目标,发挥村集体和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在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农民更多的保障;第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改革创新,我国助推乡村振兴,依赖的重要生产要素就是土地;第四,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发挥人才优势;第五,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在上述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模式中,都强调了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让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农民,帮扶农民。
2国内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国外学者仅仅局限于本国自己乡村发展的研究,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几乎没有,又因为乡村振兴战略近几年才提出,我国专家学者都把其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并且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的一个研究也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2.1乡村演变及政策
文宏在《建国以来乡村振兴路程回顾及未来展望—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2019)中谈到,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城市优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在价值定位上,由支持城市发展转变为补齐短板发展,再转变为城乡共荣发展;在发展任务上,由乡村建设转变为新农村建设,再转变为乡村振兴;在发展特性上,由国家主导转变为引入市场,再转变为市场分配;在城乡关系上,由乡村单方发展转变为城市带动乡村,再到发挥乡村的主导作用。
2.2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
费孝通认为,“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而“乡村发展模式”则是指乡村经济发展结构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某一地区选择的乡村发展战略和乡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地域特色的、能够使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乡村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概况。每个地区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模式,以下梳理了各学者关于乡村发展模式的文献研究。
陈荣彬、姚晓东、张永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2018)中业提到了几种发展模式,分别是吉安模式、虞心小镇模式、袁家村模式。虞心小镇模式以“虞”文化为主题,结合山水茶竹资源,打造集田园风光、客家民俗、虞茶文化为一体的家庭休闲度假体验式现代农业产业和农业田园综合体;袁家村模式主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典型代表。
王松良在《中国“三农”问题新动态与乡村发展模式的选择一以福建乡村调研和乡村建设的实证研究为例》(2012)中说到了福建省乡村发展的几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汀塘模式、培田模式、福田模式和林炳模式。
2.3乡村研究现状
王甲迎的《国内外美丽乡村研究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2017)中提到,在国内,关于乡村研究的现状主要有:陆羽荣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并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黄克亮则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依托广州新农村建设,研究如何推进广州省的乡村建设。
3国内外研究述评及研究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笔者发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和认可。可以由此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国外的城市化进程比较快,乡村问题很早的就突显了出来,所以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形成了较丰富的理论和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乡村发展模式。得出的结论都是较
一般的模式,对于涉及特殊地区的一些特殊的发展情况,国内的研究则较少,而且也不全面,比如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地形较复杂的地区的发展模式就少之又少,而且对具体案例深入具体分析的研究也不多见。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的趋势,同时这些研究方面的缺少也就是本次课题研究有待突破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BergL,WintjesA.New"rurallifestyleestates"inTheNetherland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0(03).[2]高强,王富龙.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2(05).
篇八: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范文模版]第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现状及对策[范文模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现状及对策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报告将之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1、2017年11月,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厕所问题,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在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推动下,一场“厕所革命”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置于城乡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部署推进。厕所革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发力点。2、2017年12月,习近平在徐州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月,“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在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七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八个“要”……会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部署。3、2018年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下好这样一盘大棋,讲究的是充分观局谋势、通盘考量。乡
村振兴的成功实施,并不能只靠发展农村,更需要站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精准把握。因此,习近平在此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将乡村振兴置于“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的高度,强调要“突出抓好”。4、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总书记提出“扎扎实实”这四个字的要求,言简意深。“实干”,也是习近平推进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和标准。这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201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干?习近平提出五个“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总书记为我们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6、2018年4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的“金句”,激励着亿万国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靠的仍然是这两个字——奋斗。7、2018年5月,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农村最为突出,最艰巨最繁重的脱贫任务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摆脱贫困是前提。
这个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两份具有行动指南意义的重要文件同时审议,正是总书记对于“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要求的直接体现。8、2018年6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亟待广大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也始终是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发挥才能、实现作为的广阔天地。9、2018年7月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在此次重要指示中,习近平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划重点”: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实施途径到目标效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内涵就蕴含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把握好这些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找准了方向。
第二篇: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路,通往幸福人家的路
塘,流向致富之路的塘
青马学员: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肖海洋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重大决策,它为新时代农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习近平乡村振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立足现实、联系实际提出的。这是党十九大的建设性提出,也是203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历史要求。
习近平2021年4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由习近平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才正式施行,但我国农村改革自1978年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如此算来我国乡村发展的路程已经走了接近43个年头,也取得了许多不斐的成果。可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乡村振兴一直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根植农村的返乡大学生,也算是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家乡自振兴战略以来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为老百姓的打实的幸福生活铺了路。本次实践报告将从距离乡村老百姓生活较近的两个方面——路与塘,展开详细的实践报告内容。
路,通往幸福人家的路
路,对于自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或是很不起眼的一个方面,大家或许只会在‘欸,这条路好像被大卡车承载过重导致路面受损’或者‘欸,这条路怎么这么颠簸’才会意识到,“哦,这条路需要政
府及时来修了,不然可能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但对于自小在乡下长大的我们来说,或许第一次进城才会发现“啊,原来城里的路是这样的平坦,下雨时也不会沾上满鞋的泥巴,也不用下雨天就穿上厚重行动不方便的雨鞋,原来走在平坦大道上是这样的舒服!”
路,在鲁迅的笔下是“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泥泞之路在乡村人的眼中永远是乡土情怀,但随着物质生活的需求大家也慢慢的渴望村里能够修上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去年回老家时,发现水泥路已经被提上了日程,那是一条蜿蜒不知道多少里的水泥路,承载着一辈辈人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其实说,修一条主干道水泥路已经是政府对于乡村很大的扶持,修水泥路的目的主要是在于方便村民出行,不用再考虑出行方面带来的困扰。从前,去镇上坐班车还要搭乘一段三轮顺风车,因为泥巴路泥泞又窄,客车无法驶入,但到镇上的这段距离又不是很近,只得看那户人家刚好出行,蹭个车。去年这是也只是初步规划,并没有正式施工。很遗憾,学业在身的我错过了最繁华的花旗,错过了家乡第一条水泥路竣工时的喜悦。但第一次踏上这条平坦大道时的感受十分波澜壮阔了,没有了以往乘车时的颠簸,但内心却有了几分颠簸,等到老家门口才发现,哇,原来这条康庄大道修到了家门口!它不仅仅是修到家门口的一条平坦的水泥路,更是修到人们心里的一条水泥路,更是通向人们幸福生活的水泥路。
政府对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扶持,极大的满足了乡村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满足了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这条路,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路。
塘,流向致富之路的塘
池塘,或许住在城市里面的孩子们并没有很多机会见到池塘,即使是我也没有很多的机会见到池塘,只有在回老家的时候才会在二爹家门口见到那个很久很久,很有年头的池塘,里面每天夏天盛开的荷花真的很美,二爹每年在里面挖出的莲蓬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之前为了增产增值,二爹还在里面放养了龙虾苗。如今,在前些时间,政府为了进一步增收增产,协商后将那个充满荷香的池塘改造
成了鱼跃成群的鱼塘,水泥石板让这个鱼塘更具现代风味,从此二爹再也不用穿着胶雨衣下塘摘莲蓬,塘里的鱼变得越来越肥,人民口袋里的票子也变得越来越厚,这一切都归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不仅让乡村人民的精神变得越来越好,也让乡村人民的口袋变得越来越鼓。作为一名曾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看到家乡这种变化心里面也是十分的兴奋与喜悦,兴奋喜悦的同时也更应该感谢党和政府对于乡村的大力扶持与落实。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大步向前迈进了数十个年头,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富裕乡村都已经慢慢的由构想变为了现实,伟大的蓝图正因为一步步的稳扎稳打变为宏图。
乡村变新村,多方共联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目标实现,不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改变,首要任务即是鼓舞思想,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入到乡村在振兴的伟大战略中来,鼓励退役军人扎根干事创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建设工作等。其次,党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最后,建设人员完美实施每一项任务,对户对点对村精准扶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沟壑也正由于一项项的战略实施和人民不懈奋斗与无私奉献而逐渐缩小,当然,乡村的振兴不仅仅是只是振兴,更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加融合、更加融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即无畏前路多险滩,无畏前路多险阻,只要有坚定克服的决心,坚定不移的步伐,坚守如初的本心,坚实正确的指导方针,所有眼前的苦难都将化作云烟。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联动,乡村振兴战略必将成为历史上一个伟大壮举。
第三篇:浅谈乡村振兴战略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方面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
告精神的深入学习,笔者从三个角度出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优化村级班子结构。紧盯组织基础,努力建设村级治理“领导核心、战斗堡垒”。推进“双超双配双治理”工作。通过超龄干部劝退、违法违纪人员处理、末位淘汰等措施,裁减不适宜担任村干部的人员;针对村干部缺编情况,结合治理文化及能力水平低下的村干部,治理参与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的村干部,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村“两委”班子,实现村级干部“双配”目标。
提升基层党建达标率。按照“精准指导、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狠抓贫困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党建促脱贫作用。以“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为目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关爱关基层党建干部。制定《“五线四型”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办法》,把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平台。全面启动村级“五小”建设,即小食堂、小淋浴、小宿舍、小厕所、小农家书屋,保障了村干部基本生活需求。
第四篇: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1.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10.0分)
A.“三农”问题B.基本矛盾问题C.就业问题D.教育问题
我的答案:A√答对
2.下列对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10.0分)
A.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互相促进B.城市和农村互相联系
C.城市和农村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D.城市和农村互相联系,但不互相区别
我的答案:D√答对
3.1978年,我国规定的土地承包期是()年。(10.0分)
A.五B.十C.十五D.二十
我的答案:C√答对1.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具体做法包括()。(10.0分))
A.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B.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C.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D.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0.0分))
A.自治B.法治C.德治D.人治
我的答案:ABC√答对
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包括()。(10.0分))
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治理有效
我的答案:ABCD√答对1.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目前全国已有十七个省份出台了实施意见。(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2.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3.2017年9月底,我国已完成确权面积10.8亿亩,占第二轮家庭承包耕地账面面积的60%。(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4.乡村振兴,是我们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第五篇:乡村振兴战略
人民日报:土地流转与田园综合体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和主抓手;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和主平台。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新阶段,土地流转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与主平台。
美好的“田园”是我国古代人们向往的理想空间。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必须着眼于“新田园时代”背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现代田园”。关键的平台就是“田园综合体”。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这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培育和转换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现有农庄、农场、合作社、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以及农旅产业、乡村地产等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支点和新引擎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找到新支点、新平台和新
引擎。具有多元集聚功能的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优良载体。
也就是说,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也就是说,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突破口
近年来,我国将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转化“三农”发展动能的主要抓手,进行了多项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积累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在“提质”方面,在优质农产品供给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下一步,如何将现有改革项目集聚、联动,形成精准发力、高起点突破的新引擎,在进一步“提质”的基础上做到“增效”,让农民充分受益,让投资者增加收益,将是“三农”领域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新第六产业”,实现现有产业及载体(农庄、农场、农业园区、农业特色小镇等)的升级换代。
3.田园综合体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本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要实现“农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优”的综合效益,应该选择聚居模式。但以往部分地区“赶农民上楼”的聚居模式,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宜居愿望,也不符合中国乡村自古以来的田园居住特色。
依托田园综合体,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居住功能。借助聚居功能,田园综合体也将成为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佳空间。
4.田园综合体将成为高端人群集聚地
我国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作为主要潮流的城市化,和非主要潮流的逆城市化是共同存在的。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城市,逆城市化的主要群体是高端人群。可以预见,在较为发达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将进一步扩散。而中国人传统的“田园”情结,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在郊区、回归田园。
5.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农民脱贫新模式
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赋予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田园综合体集聚产业和居住功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路径。
各种扶贫政策和资金,可以精准对接到田园综合体这一“综合”平台,释放更多红利和效应,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让“三农”有可持续发展支撑,让农村真正成为“希望的田野”。
总之,田园综合体将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乡村全面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土地问题依然是“三农”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近年来,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一项最具活力的改革举措是“土地流转”。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在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着多种机遇叠加。根据住建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按照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一工作部署,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这一探索,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新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可以预见,随着“租购并举”的推进,城市郊区以及处于郊外交通节点上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将迎来重大利好。
国土资源部提出,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不受指标规模限制,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省市范围内流转。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全党全国全
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调研走访中,我发现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主要呈现几个问题:
——从自身来看,我们工作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是金融服务效率有待提升。虽然我行已经在辖内所有乡镇实现了物理网点全覆盖,但由于部分乡镇地域广、所属行政村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分散,与我行现有的物理网点及自助设备数量相对比,金融服务配置还存在不足。一方面,金融服务力量不足。以*镇为例,我行*支行是*镇内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共有3个网点,布放了4台自助取款机、2台机、5台惠农终端、36台助农Pos机,但*镇面积达96平方公里,辖内38个行政村,人口7.6万余人。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农村支行的金融服务力量难以完全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信贷投放机制僵化。较为僵化的信贷投放机制带来了审批慢、周期长、效率低等弊端,导致信贷投放难以满足农村的有效需求。同时,部分客户经理因为害怕贷款出现风险,而存有惜贷、畏贷、不敢贷等心理,导致人为的延长了信贷审批时间。以*村为例,部分副食店、小卖部,用于“春节”等节假日经营囤货的临时性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部分“无抵押、难担保、有产业”的农户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而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个别农户因缺少资金导致正常的生活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居民对物理网点的依赖较强。随着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的逐渐普及和“晋享生活”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成功上线,我们在移动金融领域取得了大突破。但是,传统习惯和农村地域限制,导致客户对物理网点仍然有较大的依赖性。一方面,固有服务模式有待打破。以*支行为例,在支行营业部搬迁以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客户流失现象。据统计,流失存款客户2120户,金额1.21亿元。这说明,客户粘性还不够强,6客户没有与我们员工真正建立起紧密关系。另一方面,每逢农村赶集期间,我们农村支行的物理网点往往出现柜台“挤满人”、客户“排长队”的现象。这说明,自助机具和移动支付渠道的使用率还不够高,农户的金融服务习惯有待改变。
——从外部环境看,受到的主要制约:一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我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乡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口“空心化”现象。以#村为例,该村地处,登记人口5290人,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人口仅有1501人,占比仅为28.4%。并且,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了出去打工。据统计显示,该村有超过1100人在外务工,多为青壮年,而留守人口主要是老年人和儿童。同样的情况还表现在其他乡镇,在位于#乡,在其乡政府所在地一#村,登记人口1645人,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仅有348人,占比仅为21.2%;在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乡,在其乡政府所在地*村,登记人口1248人,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仅有243人,占比仅为19.5%。从上述情形看,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们辖区内的普遍状况。二是农户的信贷需求与实际情况不相匹配。一方面,农村经营性信贷需求虚高。部分农户运用资金能力差,经营水平低,对市场需求反应慢,“拍脑袋做决策”等盲目投资行为较为突出。加之,这些农户“不成熟、不合理、不切实际”的申贷计划,导致金融机构不愿为其放贷。另一方面,部分农户受制于自身资产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状况,难以通过正规渠道在金融机构获取贷款或其预期额度的贷款。三是农户金融知识较为匮乏。我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农户认为理财、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产品不够安全,对互联网金融等新渠道持有戒备心理,导致金融创新成果不能广泛的应用于农村。在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中,我发现部分村民对金融风险缺乏防范意识,对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法律常识知之甚少,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四是农村小额贷款风险成本高。一方面,当前农村信用环境不容乐观,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行为在农村地区时有发生;一旦出现不良贷款,受制于农村特殊的环境,清收手段单一,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较大。同时,部分贫困农户对扶贫贷款认识不到位,误把农商银行的“扶贫贷款”当做政府提供的“扶贫专项资金”,缺乏履约还款的意识,导致出现部分逾期贷款。五是农村信贷需求与供给不相平衡。经过测算,我行年均可投放信贷资金10亿元,不仅能完全覆盖辖内企业、商户、居民的信贷需求,而且还有较大富余。缺乏投向的富余资金不仅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浪费,更加重了我们的经营成本。
——从政策角度来看,目前的局限主要有:第一,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立法上的缺陷,使农村信用环境的整治难度加大;破产法清算程序把银行排在最后,没有明确金融机构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享有破产起诉权;贷款诉讼执行难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对逃废债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威慑手段,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维护。第二,农村征信系统建设的滞后性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信息不对称,使得我们农商银行缺乏农户个人信用信息和涉农企业信用信息的获取渠道,无法从源头把控风险。第三,缺乏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涉农贷款风险较大、成本较高,而其风险补偿机制又十分匮乏,导致贷款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严重影响到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的积极性。比如,利率
补偿机制缺失。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贷款利率实行严格控制,要求对农户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导致涉农贷款成本较高;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是“三低三高”即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致使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均不敢轻易进入农业保险领域,导致农业保险作用无从发挥。
四、形势分析
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出的新要求,意义非常重大。亿万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充满期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提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既是农商银行的艰巨任务,更是农商银行实现自身发展的利好契机。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有效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
预计将会有一大批在城市务工的青年农民、农村大学生、下乡干部等具有现代金融意识的人群去农村发展事业,将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带来更多的有效金融需求,既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也为我们的信贷投放提供了新机遇。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对农用地而言,在第二轮承包到期后,中央已经明确再延长30年。当前,“两权”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是比较有效地抵押贷款模式,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将会为我们大力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必然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既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将会有一大批涉农项目、涉农工程在农村地区铺开。而作为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我们农商银行可以凭借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利用牢固的农村客户基础,依托乡镇网点,集中营销涉农项目,重点发展活跃客户,吸收惠农资金,发放涉农贷款,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市场。
尽管有上述机遇,然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能力相对偏弱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农村金融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利率市场化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尤为困难。以我行为例,我们当前的年资金成本高达3.14%,而贷款平均年利息只有6.15%,利差仅有3.01个百分点。利差收窄导致我们只有“薄利多销”,通过不断发展小微贷款突破经营困难的瓶颈。
五、农商银行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实地调研,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如果不深挖农村市场,不用心服务农村,我们就有可能失去这片生机勃勃的广阔市场。为此,我们将在省10市的科学指引下,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不断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力度,不断厚植传统发展优势,切实把农村基础市场打造成支撑农信事业发展的“根据地”。
一是优化服务,助力打造普惠乡村。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
做好服务,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服务水平,更加体现着我们的普惠意识。第一,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地区的“先天不足”,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也影响到金融服务。为此,我们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做好农村服务的前提。一方面,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农村土地整治等农业基础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农村道路交通、电信网络和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银行+农户+财政补贴”等服务模式,为改善乡村生活和人居环境提供资金支持;第二,下沉服务重心。我们农村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农户服务“满意度”,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通过“上门宣传、上门营销、上门办业务”的主动服务,不断加深与客户感情,不断增加客户粘性,不断培养客户使用农信产品的习惯,让广大农村客户真正认可农商银行。第三,建设服务体系。依托遍及城乡的服务网络,通过“物理网点+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建设,形成立体多元的服务体系。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电子化渠道建设力度,为广大农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普惠金融服务。第四,探索分层服务。为适应农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在农村探索建立分层服务模式。针对进城创业群体,我们实施跟踪服务,依托阳光快贷——惠商通等信贷产品,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切实解决其融资难题。针对在农村创业群体,我们不仅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完善信贷政策、降低贷款利率
等传统手段进行扶持,而且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主动帮助其找销路、找商机、找市场,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产业。针对留守群体,我们借助“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以农村网点为阵地,采取现场宣传演示、制作播放动画、文艺演出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农户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同时,针对留守群体普遍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特点,我们通过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等方式,简化程序、缩短流程,快捷高效的为其办理基本金融业务。
二是产业引领,助力打造富裕乡村。产业兴旺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
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此,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农业农村新形势新需求,以支持涉农产业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通过发挥现代农业产业的引领作用,有效带动农户致富增收,助力打造富裕农村。
——定位核心项目。产业要发展,关键看“龙头”。找准龙头企业,定位核心项目,可以将金融服务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发挥辐射效应,带动乡村致富。比如,我们通过向食品有限公司发放扶贫贷款***万元,不仅直接带动贫困人口**余人,而且大大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因地制宜,支持具有沂蒙地域特色和自然优势的光伏产业,先后向**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光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放扶贫贷款**万元,直接解决就业机会**余个。通过支持核心项目,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引领作用,有效激活了
县经济。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分析产业特征,不断挖掘优势产业,根据辖内农村的产业特点,进行科学精准扶持。探索运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集中打造一批农业品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产品就是为了提升效率,着力解决涉农信贷“效率低、审批慢、流程长”的问题。我认为,在产品创新上,需要根据农村信贷市场与城市信贷市场在客户对象、信贷需求、风险特点、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性,完善信贷政策、研发信贷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发展消费金融,提升农户的获得感。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三农信贷业务制度,对涉农产业的服务范围、信贷政策、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及利率定价进行详细规定。比如说,考虑到当前居高不下的资金成本,农商银行的贷款利率需要适当提高;考虑到不同产业的特点,可以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考虑到农户的临时性资金需求,可以灵活运用差异化的信贷政策。第二,研发符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转快、需求急等特点,可以
推出龙头企业收购资金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等新型信贷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融资和产业集群融资,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第三,加快担保方式创新。为有效解决涉农贷款抵押担保方面的“瓶颈”制约,需要不断扩大抵押担保特别是动产抵押的适应范围,在推进“两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林权抵押等贷款品种;同时,创新保证担保方式,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关系,采取农户联保、公司担保+农户联保、专业合作社担保+农户联保等担保方式,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放大担保倍数,以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
三是消费金融,助力打造活力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三农”领域表现相对集中。比如,农民的生活开支、红白喜事、房屋翻新等消费活动都需要金融服务。为此,我们以消费金融为支农惠农的“突破口”,着力为农村提供城乡均等化的消费金融服务。第一,开展常态化“进村入户”的营销活动,逐户建档立卡,筛选重点客户,建立农村消费金融大数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农村消费信贷需求小、客户相对分散的特点,精准研发消费金融产品。根据消费产品类型及用途、客户的信用等级、家庭资产收入等因素,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农村消费群体,实行差异化、个性化利率定价,合理确定消费贷款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第二,紧密对接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中产生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金融需求,加大消费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广大农民实现“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居”的基本生活目标。第三,积极筹建消费金融公司,以城乡中低收入人群作为主要的目标客群,建立线上申请、审批的消费贷款平台模式,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进行自助办理,着力满足农村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消费需要。
四是信用筑基,助力打造诚信乡村。信用是金融的基础。为此,建塑农村信用环境就成为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要持续开展好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对信誉好、主动按期还款的农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上给予优惠,对不讲诚信的贷款者公开曝光,切实营造出“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第二,开展农村信用共建工程。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人行、银监、法院、工商、税务等合作
力度,借助村两委、驻村干部、农村信息联络员等力量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完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填补农村信用空白,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第三,要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农村信息联络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动信用农户,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帮助农商银行清收不良贷款。
五是创新业态,助力打造生态乡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大对生态旅游、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绿色农业等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全力打造生态乡村。第一,坚持绿色导向,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的前提条件,对于符合“绿色信贷”准入条件的项目,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我们计划在辖内支持推广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大力引导农民开发利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第二,支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整合农村劳动力,激活农村的内生力量,助力培育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第三,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依托我省丰富的山水、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支持开发一批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的生态农业观光游、名胜古迹文化游、乡村生活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同时,通过扶持“乡村农家乐”、“农家客栈”等项目,帮助当地农民创业兴业。
六是跨域合作,助力打造现代乡村。第一,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客户资源的优势,但对客户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能力不足。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尝试同互联网数据分析厂商合作,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既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也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获客能力。第二,加紧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高效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和普惠金融
服务能力;同时,加快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及网络销售平台,引导农业企业与相关知名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双向流通格局,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应当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完全满足辖内农户基础金
融需求的条件下,将富余资金投向消费金融和资金市场等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市场。特别是,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走出去”,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域外业务。
总之,我将以本次大调研活动为契机,在全行进一步完善“全员下乡”的常态化调研机制,在一线解决困难,在一线锤炼作风,在一线推进工作,在一线联络感情,把农村市场耕耘为支撑农信事业发展的根据地,真正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篇九: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热则古丽·穆萨热比古丽·阿卜来提(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依托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借助Citespace对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的129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提炼和把握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总结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前沿,为其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现状;趋势;Citespace[中图分类号]F323;G3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8-19-31研究设计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战略工程,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破解农村发展矛盾的根本途径[1]。为有效筛选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高质量文献数据,依托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以“乡村振兴”或“乡村治理”为主题,高级检索从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的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反复筛查和整理,剔除来自报纸、会议介绍、观点综述等非学术性研究文献和与检索主题联系不紧密的部分数据,终得129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采用常用的Citespace知识图谱绘制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关键词聚类、时区分析等角度,对筛选出的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2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现状概述村振兴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和乡村治理等高频热点词可以看出,2018年是以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体系和协同治理为关键词展开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2019年是以新乡贤、基层组织、社会组织、新时代为关键词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2020年是以乡村治理现代化、组织化、农村社会组织为关键词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说明学术界对农村社会组织形态的研究颇有兴趣;2021年基层党组织、法治化等关键词占据高位,这一变化与现阶段坚持和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国等密切相关(见图2)。201820192021#0乡村治理基层党组织乡村善治法治社会和谐稳定乡村社会治理#3高层论坛#4农村社会组织#1和谐稳定#2乡村振兴战略村民自治乡村治理多元主体新乡贤治理治理有效基层组织乡村振兴我国对乡村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多,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是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该名词后才开始逐渐增加的。截至目前,以乡村振兴和社会组织为共同关键词的核心期刊文献数量达129篇,其中2018年20篇,占15.5%;2019年47篇,占36.4%;2020年48篇,占37.2%;2021年14篇,占10.9%,如图1所示。50发文量/篇40302010020182019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治理社会组织内在逻辑治理主体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新时代组织化农村社会组织图2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发展脉络图谱关键词是研究领域和文献的核心概括,明确锁定了文章的主题,根据关键词出现频率对关键词的中心性进行综合考量,可得出该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由表1、图3可清晰地看出,出现频次高于10次的关键词依次是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会组织及乡村振兴战略,较弱频次年份20202021的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现代化等;而中心性≥0.1的关键词共有10个,其中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战略及路径中心性较高。综合来看,乡村治理、新时代、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图12018-2021年CNKI核心期刊乡村振兴年发文量分布2.1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对文献关键词做共现网络分析,从乡作者简介:热则古丽·穆萨(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热比古丽·阿卜来提(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XIANGCUNKEJI2021年10月(上)19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XIANGCUNKEJI乡村科技表1关键词频率和中心性排序统计情况频次排序(N≥5)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会组织中心性1.011.560.310.580.160.000.000.450.000.00法治社会基层组织乡村善治和谐稳定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路径协同治理治理有效社会组织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体系2018201920202021中心性排序(C≥0.1)频次85681710887665组织化新时代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现代化新时代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协同治理社会组织新乡贤基层组织农村社会组织治理有效组织化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主体内在逻辑路径多元主体乡村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基础党组织和谐稳定法治社会乡村善治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新时代社会组织内在逻辑农村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心性1.561.010.960.580.580.450.310.310.160.16频次68852102617222乡村振兴战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时代基层组织新乡贤治理主体乡村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村民自治多元主体治理村民自治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社会治理乡村治理新乡贤乡村社会治理图3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关键词年份强度开始结束2018—2021图5乡村振兴研究关键词时区分析图谱2.2乡村振兴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主题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以文献关键词为节点,每年度作为一个时间片段,阈值项选择“TopNperslice”,并取N=50,通过聚类、关键词选择和LLR算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以下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结果如表2所示。由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可得,模块值Q=0.69,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0.92,意味着聚类令人信服;调和平均值(Q,S)=0.7886,表明该研究聚类效果较好。据词频分布特征可知,目前国内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研图4乡村振兴研究关键词前16位突现强度分析图谱究热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方面。聚类0#,文献数量为7篇,紧密程度为0.812,平均年份为2018年,主要高频词是乡村治理,其权重为10.17;新乡贤权重为9.18,社会组织权重为5.58,村民自治权重为4.93,说明2018年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热点是围绕乡村治理模式和治理主体的进一步探索。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乡村治理经历了从国家权力全能治理与主导转向村民自治、社会资源提取与输入等变迁模式,国家对乡村的管控呈现乡村管控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特征[2]。乡村振兴中新乡贤的培育可以有效应对民众参与不足、集体行动困境等难题,有益于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3]。聚类1#,文献数量为5篇,紧密程度为0.939,平均年份为2019年,主要高频词是乡村振兴战略,其权重高达10.79;及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更好地了解不同时间段学术界对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变化,利用Citespace对已有文献进行关键词突现及时区分析,如图4所示,2018—2021年突现强度≥0.5的关键词共有15个,其中村民自治强度最高(1.09),其次为治理主体、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有效及乡村振兴战略。由关键词时区分析图谱可以看出,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该领域不断有新的关键词出现,表明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持续吸引着更多学者关注(见图5)。与2019年相比,2020年研究方向更多关注乡村振兴及乡村治理主体方面,关注参与路径和内在逻辑的文献较多。自2020年至今,治理现代化和农村组织化的相关内容受关注度较高。20XIANGCUNKEJI2021年10月(上)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表2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聚类分析聚类号文献量紧密度平均年份Label(LLR)对数似然率标签词乡村治理(10.17,0.005);新乡贤(9.18,0.005);社会组织(5.58,0.05);村民自治(4.93,0.05);多元主体(4.55,0.05);治理(4.55,0.05);基层组织(3.15,0.1);法治社会(3.15,0.1);乡村善治(3.15,0.1);治理有效(3.11,0.1);社会治理(2.35,0.5);协同治理(2.35,0.5);乡村振兴战略(2.35,0.5);乡村治理现代化(2.35,0.5);体系构建(2.26,0.5);基层党组织(2.26,0.5);能力体系(2.26,0.5);国家治理(2.26,0.5);乡村治理转型(2.26,0.5);传统乡贤(2.26,0.5);参与路径(2.26,0.5);乡村共治(2.26,0.5);乡村公共性(2.26,0.5);参与机制(2.26,0.5);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26,0.5);可行性(2.26,0.5);公民参与(2.26,0.5);政府治理(2.26,0.5);农村社会组织(1.56,0.5);乡村社会治理(1.56,0.5);教育扶贫(1.56,0.5);脱贫(0.77,0.5);新时代中国(0.77,0.5);治理现代化(0.77,0.5);组织化(0.77,0.5);治理能力(0.77,0.5);070.8122018多元共治(0.77,0.5);机制(0.77,0.5);政府(0.77,0.5);发展型社会(0.77,0.5);乡村文化振兴(0.77,0.5);治理共同体(0.77,0.5);现代乡村(0.77,0.5);国家治理现代化(0.77,0.5);社会资本(0.77,0.5);基层治理(0.77,0.5);内在逻辑(0.77,0.5);产业兴旺(0.77,0.5);社会协同(0.77,0.5);地域社会(0.77,0.5);主体多元化(0.77,0.5);社会治理体系(0.77,0.5);法治(0.77,0.5);农村环境治理(0.77,0.5);嵌入(0.77,0.5);农民专业合作社(0.77,0.5);乡村治理体制(0.77,0.5);合法性(0.77,0.5);脱贫攻坚(0.77,0.5);公众参与(0.77,0.5);县域治理(0.77,0.5);民族乡村(0.77,0.5);治理创新(0.77,0.5);培育和发展(0.77,0.5);新时代(0.77,0.5);社会资本理论(0.77,0.5);农村基层治理(0.77,0.5);合作社民主管理(0.77,0.5);乡村管理体制(0.77,0.5);留守型村庄(0.77,0.5);传统社会组织(0.77,0.5);现代化(0.77,0.5);乡村治理体系(0.39,1.0);集体行动(0.27,1.0)乡村振兴战略(10.79,0.005);社会组织(10.53,0.005);乡村社会治理(7.15,0.01);乡村振兴(4.76,0.05);发展型社会(3.55,0.1);乡村文化振兴(3.55,0.1);现代乡村(3.55,0.1);产业兴旺(3.55,0.1);农村环境治理(3.55,0.1);嵌入(3.55,0.1);脱贫攻坚(3.55,0.1);培育和发展(3.55,0.1);社会资本理论(3.55,0.1);留守型村庄(3.55,0.1);传统社会组织(3.55,0.1);村民自治(1.9,0.5);新乡贤(1.51,0.5);和谐稳定(1.51,0.5);基层组织(1.51,0.5);乡村善治(1.51,0.5);乡村治理体系(1.5,0.5);乡村治理(1.29,0.5);教育扶贫(1.15,0.5);治理主体(1.13,0.5);乡村治理现代化(1.13,0.5);多元主体(0.75,0.5);农村社会组织(0.75,0.5);集体行动(0.75,0.5);主体冲突(0.75,0.5);路径(0.75,0.5);多元化(0.75,0.5);治理(0.75,0.5);社会治理(0.47,0.5);协同治理(0.47,0.5);目标模式(0.37,1.0);脱贫(0.37,1.0);新时代150.9392019中国(0.37,1.0);治理现代化(0.37,1.0);组织化(0.37,1.0);治理能力(0.37,1.0);基层党组织(0.37,1.0);能力体系(0.37,1.0);多元共治(0.37,1.0);机制(0.37,1.0);政府(0.37,1.0);国家治理(0.37,1.0);乡村治理转型(0.37,1.0);传统乡贤(0.37,1.0);治理共同体(0.37,1.0);作用(0.37,1.0);参与路径(0.37,1.0);国家治理现代化(0.37,1.0);农村全民健身(0.37,1.0);社会资本(0.37,1.0);乡村共治(0.37,1.0);基层治理(0.37,1.0);内在逻辑(0.37,1.0);社会协同(0.37,1.0);地域社会(0.37,1.0);乡村公共性(0.37,1.0);主体多元化(0.37,1.0);法治(0.37,1.0);参与机制(0.37,1.0);合作社规范发展(0.37,1.0);发展路径
篇十: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浅议国内外乡村振兴实践经验及启示
摘
要:世界各国乡村在发展进程中都探索过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样本。近年来,我国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发展典型,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国内外成功实践对当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包括坚持因地制宜、政府的适度参与、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发挥基层作用、重视提高村民素质及吸引参与其中等方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的总要求。这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升级,是对“三农”发展更高水平的布局。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普遍出现过乡村人口外流、农村经济衰退等问题。世界各国乡村在发展进程中都尝试探索过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样本。近年来,我国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发展典型,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1国外乡村振兴成功实践的主要做法
1.1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
日本在二战之后,为快速恢复经济,采取扶持大城市的策略,导致城乡差距巨大,乡村地区发展严重滞后。从20世纪50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着力加强乡村建设,虽然对乡村发展有所改善,但由于群众参与度不高,效果不佳。70年代末,由日本大分县开始开展“一村一品”发展形式,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农产品市场,培养人才等措施,推动农村振兴。在“一村一品”运动中,政府积极引导参与,加大政策、财政支持和金融贷款扶持,引导各地有计划推进乡村建设。另外,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培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农民自发组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业协同组织,形成了完善的综合服务网,为农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帮助农民发展。
1.2韩国“新村运动”
20世纪中期的韩国,由于实行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70年代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以中央政府主导的“新村运动”,收效并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政府提出,推动新村运动从政府主导向国民自主开展转变,逐渐提升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新村运动”范围覆盖农村、城市、工厂,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通过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性动力,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民增收、改进产业结构,同时还注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良好的乡村文明。“新村运动”的经验在城市和工厂进行推广,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了社会福利,反过来也有利地支持了农村建设。经过发展,韩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1.3瑞典奥勒村抱团式发展
20世纪70年代瑞典政府开始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位于瑞典北部耶姆特兰省的奥勒村,因其所在地区具有天然的雪场资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多种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在经营管理中,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出现了运营不规范、服务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发展。20世纪90年代,当地百姓及私营企业主意识到抱团发展的重要性,开始达成统一,相互合作,并加强与政府合作,共同促进奥勒村振兴。到21世纪初期,随着对外宣传的深入、服务品质的提升,大量雄厚资本进入,为奥勒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奥勒村逐渐成为国际著名滑雪胜地。
2国内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2.1贵州塘约模式
塘约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是突出“三权”(即农村产权确权、赋权、易权)抓手,搭建农村产权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对“七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精准确权,明晰集体与个人各类产权,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出台并不断完善相关交易的规章制度,推进农村产权有序交易。二是用活合作社纽带,按照
“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思路,建立“金土地”合作社,采取“党总支
合作社
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联营,进行利润分成,形成共赢局面。三是创新信贷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风险共担与担保机制,持续创新信贷产品,多渠道筹措资金,共同发展。四是深化农旅融合理念,按照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塘约的一系列做法取得显著成效:依托合作社,实现农地规模生产,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加强与银行联系,创新信贷,引入社会资本,有效缓解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通过“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村集体经济改变单一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发展。
2.2江苏永联模式
永联村探索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把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作为旗帜,凝聚村民团结拼搏,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经济制度上,永联村实行“村企合作、集体持股”的新型集体经济制度。一方面,企业现代经营方式与村里土地、人力资源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升级转型。另一方面,带动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社会管理制度上,借鉴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实行新型社区管理制度。建立新型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将自我服务与公共服务结合、自我管理与公共管理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镇管理的新形式。
2.3浙江高家堂模式
自然环境优美、竹林资源丰富的浙江高家堂村立足自身实际,采取多种举措,有效推动村庄发展,形成了高家堂模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型。一是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自身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并完美实现了二者的结合。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高家堂村以休闲经济发展为主线,合理规划布局,形成了“一园一谷一湖一街一中心”的村休闲产业带。
二是持续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该村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推动林业以及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成立竹笋专业合作社,从零散销售到规模经营,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另外,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原貌与建设的融合。同时,注重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山村业余文化生活。
3国内外成功实践对当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3.1坚持因地制宜
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搞“一刀切”,应结合自身实际,探寻发展的突破点。比如,在推动乡村振兴上,日本大分县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韩国依托“新村运动”,而瑞典奥勒村则采取抱团式发展的方式,虽然方式方法各异,但实现了振兴的目标。同样,国内成功实践的代表贵州塘约模式通过积极搭建产权交易平台、用活合作社、创新信贷及深化农旅融合等方式,江苏永联模式采取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的方法,浙江高家堂模式立足自身竹林资源、强化特色产业发展也较好地实现了乡村振兴。我国幅员辽阔、乡村也千差万别,要结合乡村实际,针对乡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现状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做到分类实现、稳步推进。
3.2政府的适度参与
从国外成功案例来看,日本和韩国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乡村建设,且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在初期,政府主导乡村建设;到后期,政府的参与逐渐减少、相应更多依靠乡村自身力量谋求自主发展。采取多种举措,激发并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推动乡村建设更能立足客观实际、遵循发展规律、符合村民所盼。从国内典型案例看,无论是贵州塘约模式,还是江苏永联模式、浙江高家堂模式,政府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必须要积极作为,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实,积极做好政务和公共服务,推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发挥好监督作用。
3.3突出发展特色产业
开展差异化竞争,立足乡村实际,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这是国内外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也可挖掘农村的生态
宜居优势,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并通过旅游带动宾馆、购物的发展。比如,日本的“一村一品”,每个村均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并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一种农产品,一方面要注意避免与小范围内村庄发展雷同的主导农产品,另一方面也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比如,浙江高家堂立足竹林资源,着眼于休闲经济,努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形成“一园一谷一湖一街一中心”的村休闲产业带,从而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且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4注重发挥基层作用
与依靠上级政府的外力推动相比,乡村基层对自身情况更了解,更应该是推动乡村发展的主体力量,发挥基层作用,推行村民自治更有利于凝聚人心、调动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比如,韩国“村民会馆”,就有效发挥了教育引导、政策宣传以及打击黄赌毒等移风易俗的作用。村“两委”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领导及主要推手,要积极发挥带头人作用,遵循内在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继续奋斗,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3.5重视提高村民素质及参与动力
从长期来看,乡村基层应是推动乡村建设的主体,而村民更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村民素质的高低,对乡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韩国、日本都非常注重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一方面持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及时有效地向农民传授新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村民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力量,推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国内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村庄也均注重提升村民素质,并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结合目前我国的乡村振兴实践,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并加强培训,培养一支懂技术、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同时采取科学的奖惩方法,激活村民参与的动力。
4结语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弥补短板,但不能以偏概全,片面理解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遵循“20字”方针的总要求,是全面振兴,而不仅是实现产业兴旺这一首要任务,也不仅是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同时,也应注意乡村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还要重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发展,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振兴 乡村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