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育管理学课本
篇二:教育管理学课本
教育学教材体系结构
传统教材:总论(第1、2、3、4章)
教学论(第6章)
德育论(第7章)
管理论(第8、9章)
新增加:课程论(第4章)
教育科研(第10章)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不会消亡,具有永恒性,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形式、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出现变化。
有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学机器、网络平台等先进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会逐渐走向消亡。这是不对的。
扩展: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界也存在着教育,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动物的学习是本能行为,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二者有根本的不同,这种观点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美),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教育中有模仿的因素,但模仿并不等同于教育,把教育这种有意识的行为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
3、劳动起源说:关于教育起源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因为:(1)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才实现了由猿到人的转变,才有了大脑的进一步发达,才有语言的产生,才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2)劳动对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在劳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和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为了使社会不间断地延续和发展,就必须把这些传授给下一代。
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两个基本)
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来源于(教育实践),是(教育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同时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
这句话告诉我们:
1、教育学与教育不是一回事,它的出现比教育要晚得多。但是在教育学没有独立成为科学之前,也有非常在丰富的教育思想指导着教育活动。
2、教育学和教育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点,它内在质的规定是什么?
包含两个问题:
1、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增进。。。。。,影响。。。的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广义的教育都是自发的、无组织、零散的吗?
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阶级性、上层建筑、生产力、特殊性等等都不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促使他们。。。。的活动。
特点:
1、对象:新生一代
2、任务:实现个体社会化(重在知识、技能、道德、素质的培养)
3、指导:教师
4、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
这一定义,把教育
1、与其他社会活动或现象区别开来
2、与广义教育区别开来
3、与动物本能区别开来
(在一般意义上,我们认为动物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当然这个定义并不严密。
还有更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德育。
关于教育概念的比较
1、五年制师范《教育学》:狭义的教育仅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大专《教育学》: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的产生: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特殊形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
具备基本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
2、文字的产生:
具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基本载体。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五年制师范《教育学》中的表述: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是教育者。(家庭中的父母、社会中的师傅、学校中的教师、管理人员等)
2、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3、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各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1、教育者: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什么?)
2、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也要进行自我改造和塑造。(为什么?)
3、教育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整体。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缺少任何一个要素,学校教育便无法进行。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趋势
1、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初始状态或自然状态
(1)、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决定了教育的内容简单、方法单一、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直接经验、口耳相传、耳濡目染、生产劳动技能、社会生活习俗)
(2)、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机会均等。(公有、公育)
2、古代学校教育
特征: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独立形态的活动。(影响)加速文化的筛选、整理、保存的进程;加速了脑、体分离,使人的发展走向片面。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表现)
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可联系中国古代及世界不同国家的教育史实来理解)
重要的知识点
1、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哪些国家?
(中国、埃及、印度)?
2、中国在什么时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4000多年前的夏代)
3、中国历朝历代的教育特点各是什么?
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孔子)
汉代实行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独尊儒术)和选士制度
隋唐建立了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的固定格式
清继续沿用科举制,直到1905年才废科举、兴学堂
重要人物:孔子、董仲舒、朱熹。
重要名词:学在官府、四书、五经、六艺、八股文、科举制、百家争鸣。
古代埃及教育状况
古王国:宫廷学校
中王国:职官学校
设置最多的“文士学校”
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宫廷职官多文士,以僧以吏做为师
古印度教育状况
教育权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接受由高到低的教育。首陀罗无权接受教育。
佛教则形成寺院学府的特色。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以谐音记为(不杀匪首)
记住:首陀罗这个种姓是受歧视、受压迫的,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西欧中世纪教育特点
两种类型------教会学校和世俗教育
教会学校有三个层次:
1、僧院学校
神学、七艺
2、大主教学校
3、教区学校
宗教教育、读写算知识
世俗教育两种形式:
1、骑士教育-------家庭教育
2、宫廷学校-------宫廷教育
小知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二)、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
现代学校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终身教育则是学习化社会的教育。
1、现代学校教育
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关,更与工业革命的兴起相联,与国民教育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是相一致的。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什么?)
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科学化程度日益提高表现在教育内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教育方法应用科学新成果;教育水平日益提高表现在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
2、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关于终身教育的概念,有多种提法,一般理解就是从两个方面:一是纵向上看就是强调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从横向上看就是强调教育要满足人各个层面的不同的学习需求。
代表人物: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
终身教育实现的基本条件:
学习化社会----社会的所有组织都能使其成员获得学习与发展机会的社会
终身教育的特征:第一,成员一生都在学习。第二,社会为每一位成员提供适当教育。
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1、教育终身化—适应知识加速增长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否定
2、教育全民化---人人有接受教育且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对过去教育私有化的否定
3、教育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是对过去教育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
的否定
4、教育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多元化。是对过去教育单一化、统一性的否定
5、教育技术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是对过去陈旧教育思想、体制、内容、方法等的否定
篇三:教育管理学课本
《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教育管理学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
教育学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2.5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16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教育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方法,为将来独立地从事教育管理、教育行政的研究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育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当代学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并掌握学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理念、内容与机制;.能综合运用学校管理的理论分析学校管理现象,辨别和处理学校管理活动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先修课程
本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以其他的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其他课程的延伸。先修课程为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重点,教育管理的技能技巧是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管理学的交叉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现实问题导入和基本理论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知识传授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3课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2)教育管理学的特点
(3)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4)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重点
(2)教育管理学的特点是难点
第二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6课时)
1.教学内容
(1)管理
(2)教育管理
(3)教育管理现代化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管理是重点
(2)管理是难点
第三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4课时)
1.教学内容
(1)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特点
(2)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
(3)“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4)科层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5)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6)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教育的管理的影响
(7)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2.重、难点提示
(1)古典管理理论是重点
(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
教育行政体制(5课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是重点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是难点
第五章
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6课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
(2)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是重点
(2)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是难点
第六章
教育政策与法律(6课时)
1.教学内容
(1)政策概述
(2)教育政策
(3)教育法与教育行政
(4)教育法体系
(5)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
(6)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法规建设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政策
(2)教育法与教育行政
第七章
教育计划(6课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计划
(2)教育预测
(3)教育计划的结构
(4)教育计划的编制步骤及方法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计划是重点
(2)教育计划的编制步骤及方法是难点
第八章
教育督导(6课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督导的意义
(2)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与具体任务
(3)教育督导机构与人员
(4)教育督导评估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与具体任务是重点
(2)教育督导评估
第九章
教育财政(6课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财政的概述
(2)教育财政体制
(3)教育筹资
(4)教育支出
2.重、难点提示
(1)教育财政体制是重点
(2)教育财政体制是难点
七、学时分配
章目
一
二
教学内容
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36实验教学学时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教育行政体制
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教育政策与法律
教育计划
教育督导
教育财政
45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要求学生从学科角度出发,撰写一篇论文。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要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2.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陈孝彬
高洪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参考书:
1、《中国教育管理史》,孙培青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教育管理学》,吴志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教育管理学》,[美]F.C.伦恩伯格,A.C.奥斯坦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4、《教育组织行为学》,[美]RG欧文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