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顺其自然道教
道家自然主义观的阐述
道家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生命哲学独树一帜。道家站在自然宇宙观的高度,以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强的理性精神来看待人的生命价值。它尊重生命,崇尚回归自然,以超脱的眼光追求生命的超越和精神自由,充分体现了生命本真的自然关怀。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是道家思想体系的重要
组成
部分。在道家思想
体系
中,自然是一种观念和态度,也即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状态,而非当今所说的大自然、自然社会。道家认为,自然的就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存在。
一、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一)
自然是生命之源
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将人置身于自然的大坐标系中来考量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自然之“道”是生命的起始点和最后的归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自然之“道”是万物之母,也是生命之本,生命源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人、天地和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
生死自然而然
道家将人类的生死变化纳入宇宙万物大化流行之中,认为生命由生到死的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是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生命产生于“道”,经过生长发育到衰老死亡,最后又复归于“道”。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道家重视生命,但并不贪生怕死,认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人应该坦然面对生死,甚至认为自然的死亡还能超脱俗世的牵绊,成为一大乐事,达到“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的境界。道家把对死亡的抗衡与征服落脚于心理转变上,以“安时而处顺”的心态对待死亡,认为死亡自然而然,无法抗拒,从而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在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三)
生命和自然浑然一体
庄子将“道”化生万物的机制归结为“气”的聚合变化,认为人的生命是“道”化为“气”,“气”聚成“形”的结果。他认为,人与天同根于“道”,同成于“德”,同化于“气”,处于天然的联系之中。这种同根同源性是天然的而非人为的,庄子将这种关系称之为“人与天一”,即人合于天,合于自然,生命不能离开自然而孤立存在。只有彻底融入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共荣才是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即“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道家极力反对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去肆意践踏自然,残害其他物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自然万物和生命浑然一体的思想构成了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二、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道家生命观的核心思想,以“自然”为本位,尊重生命,提倡自然无为的生存之道,主张回归自然,实现生命的本真,追求超越,达到生命的理想境界。
(一)
崇尚自然,重身贵生的价值追求
“崇尚自然,重身贵生”,是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的核心思想。老子曰“:名与身孰轻?
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生命和名利等外物的对比中,老子更重视生命本身的自然价值,认为生命至高无上。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重身贵生的思想,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以身殉利、殉名、殉家、殉天下的价值取向予以否定,认为这样做是“以物易性”,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名利、家国、天下乃是身外之物,人真正拥有的只有生命本身。庄子认为,生命高于一切,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所以,庄子主张要善待生命以尽其天年。需要指出的是,老子主张顺自然而生,反对人为的厚生,认为纵生厚养是不祥的,所谓“益生曰祥”。只有不刻意以生为务,生活上不过度追求,才是长生久视之道,是谓“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二)
顺应自然,无为不争的生存之道
老子首倡“法自然”的价值导向,提出了无为不争的生存之道,主张尊重自然秩序和法则,顺应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存,以无为不争的态度对待一切,自然朴真、纯净无私。这里的“无为”不是通常意义的无所作为,而是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处理事务。庄子也提出了“顺物自然而无容私”、“常因自然而不益生”的生存法则,将顺应自然看作人类应然的生存方式,主张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按照人的本初真性生存,不伪饰、不造作,不为外物所动,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道家反对随波逐流,把“无为不争”作为人类本然的优秀品质和立身处事原则加以推崇,这在《老子》一书中多次体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家充满了人生智慧和哲理的无为不争、卑下守柔、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生存之道,几千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成为中华民族所遵循的金玉良言。它呵护生命、崇尚自然,而且使人际关系得到“润滑”,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三)
回归自然,追求超越的理想境界
“回归自然,追求超越”是道家生命观的终极目标。道家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生命的过程本身,在于生命自身不为形役的自在和快乐。人类应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回归生命的自然、本真。庄子提出“达生”之说正是体现这种思想,“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达到人生自由解放的理想境界。人类作为一种特殊意识的生命存在,总是追求自身的无限超越,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这也正是道家的终极追求。道家的生命超越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肉体超越,追求长生,并提出了一些养生方法,如养形、养神、节食、寡欲等,来保养身体,增加寿命。二是精神超越,追求自由,即摆脱对一切现实条件的依赖而获得的人格独立和人性自由状态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庄子所言“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的妙境。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超越万物之分与物我之别;其次要超越善恶之分与是非之别,从凡愚的世俗中解脱出来;最后是超越生死之分与苦乐之别。人一旦超越,精神上就会获得真正的自由。那种摆脱了物役与外累而获得的自然而然、无拘无束、安然适意的生命状态,正是道家所追求和渴望的理想境界,也是人类社会所渴望和希求的人生圣境。
三、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的当代价值
当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日趋紧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精神危机日益严重,深具人文关怀的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无疑是一剂良药,对缓解当代社会危机具有重要价值。
(一)
道家从生命本源上对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密不可分性进行了深刻论述,对化解当今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家生命观充分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同根同源、密不可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是人生存的根基,人是自然赋予灵性的生命体,两者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践踏自然就是伤害自身。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利奥波德在他所著的《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生态伦理首先必须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在他看来,人类不是也不应该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只能是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人与自然是一种特别亲密的相互平等的关系。当代人类社会忽视了人同自然的联系,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侧重点都是人类自身,而很少关注自然,为了实现所谓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不断地满足自身的欲望,对自然进行无限掠夺、破坏,结果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严
重破坏,生态灾难频频暴发。要想解决这些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就必须重新定位,自觉地将自己的小生命融入到宇宙的大生命之中,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从自然界中获得无限的生命力。在这方面,道家的宇宙大生命观对化解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家第一次树立了天人平等意识,主张天
人和谐、爱护自然、尊重万物、平等友善地对待其他生命。只有建立和谐的大宇宙生命
观,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效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二)道家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剖析,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生命观,缓解日益严重的人性异化和精神危机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生存的重压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外物的追求,而离生命的本真越来越远。人性的不断异化让人被物欲所驱使,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身心不能得到安适,人类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全球每天有3000人自杀,其中由于职场压力所导致的自杀,在近年内上升了两倍。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有的青少年甚至也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2015年1月26日,齐鲁晚报《自杀已成中国青少年头号死因
如何预防?》一文中指出:中国18—34岁人群死亡案例中,自杀是其中最大的死因,超过了车祸、疾病等。而道家生命观旗帜鲜明,独树一帜,充满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认为生命高于一切,我身天下第一,任何身外之物都不能和生命相提并论。它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反对“丧己于物、丧性于俗”。这些主张深刻地警示世人,启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要追求生命本真价值,摆脱物欲之累,要关爱生命、回归自然,从纷繁复杂的事务和束缚中走出来。作为自然造化的一员,不应轻生怕死或厌生求死,要顺应自然,努力活出自然所赋予的生命时限,以“惜生而不贪生,安死而不忧死”的态度坦然面对人生。两千多年前道家自然主义生命带给人类和风细雨般的关怀,对缓解当今日益严重的人性异化和精神危机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道家自然主义生命观,以自然之道为生命起源,以道法自然为核心思想,以追求人性本真和生命超越为主旨归趣。道家生命哲学为人类孤独的心灵之旅和有限的生命历程提供了建立于深刻形而上反思基础之上的终极关怀。这不仅为人的全面异化和深刻的精神危机的化解提供了理论基石,也为现代人的生命存在提供了一个栖息家园。
四、道家中人与人的和谐
(一)人际和谐
人际和谐(个体之间)首先表现为个体与家庭成员的和谐。因为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关系的全息缩影。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孝慈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即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大学》之“修齐治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由是推己及人,可扩展至以下环节。儒家“三纲五伦(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而“五伦”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经过现代诠释,对人际和谐仍有指导意义。在人际和谐基础上的群己和谐、群群和谐,可分别称为“第六伦”、“第七伦”。道家在以上方面不仅与儒家相通,还更强调社会伦理的自然性,“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对儒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僵化或异化现象起到良好的纠偏补正的作用。
(二)
群己和谐
在群己(个体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和谐中,儒家强调以社会为本位,而道家则“贵己”、“重生”,高扬人的主体性。历经先秦道家、汉代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宋元内丹学直到现代新道家的演进,道家在强调主体性人格的同时,也有不断综合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趋势。内以修身与外以治国的和谐统一是道家式“内圣外王”理想。《老子》第56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是讲“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之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这种“玄同”境界是道家理想的和谐人格形态。在现代流行话语中,群己和谐属于公私之辨、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问题。群己和谐到极致应为社会发展与个体自由最大限度的结合,亦即马克思所讲消除了异化的“自由人联合体”,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只有在这种自由民主、充分解放生产力的条件下,“普遍和谐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
群群和谐
群体与群体的和谐包括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地域和文化相互间的和谐。亨廷顿1993年发表《文明的冲突?》提出,文明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这不是耸人听闻,问题是如何避免冲突及其引发的战争乃至世界大战。是增强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的隔阂、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21世纪人类命运。关于文化冲突与和谐共存的讨论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通过诠释“普遍和谐观念”而建构的“和谐世界”理念,是对文明冲突论的积极回应,引起海内外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应倡导以“普遍和谐”的新视角来观察当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种“和而不同”型的文化多元新格局。在“和谐世界”的建构中,老子“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30章)的主张很有现实意义。“9·11”系列事件的本质即是文明冲突的怨怨相报。以邻为壑虽可逞一时之快,然终不过饮鸩止渴,必将加剧冲突的升级和更为凶残的报复。恶性循环下去,人类命运无异于集体自杀。因而,全球伦理的寻求,应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完善为互相尊重理解对方需要的差异性,以“和而不同”作为基本原则,以形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的良性循环,并以此避免“两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双赢”,乃至皆大欢喜的“多(共)赢”(普遍的和谐)。用“和而不同”原则处理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民族之间关系,不但对消弭矛盾、冲突甚至战争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是推动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和谐天下,提倡王道德化,反对以武力为本的霸道。如《尚书·尧典》:“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乾彖》:“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论语·季氏》:“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梁惠王上》:“仁者无敌”。当今世界潮流被概括为“和平、发展与合作”,特别是进而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既是对传统“普遍和谐”精神的继承发展,也表明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在上述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上,自我身心的平和宁静才有可靠保障。按照自然主义的价值取向,“人与人的和谐”由此可顺理成章地转进到下面“自我身心和谐”的环节。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也是相通的。
篇二:顺其自然道教
道家精髓
无为而治
道家精髓
无为而治
摘要
无为而治是代价的基本思想,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首先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又译顺其自然;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有《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后泛指以德化民。
正文
无为而治其实是由儒道两家共同提出来的,儒家的无为而治重在任用贤能,而我更看重道家的无为而治,重在是一种策略和手段,最终目的是无不为,和儒家思想大相径庭。无为而治着重阐述的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成了无为而治在历史上的第一应用。舜就是充分运用无为而治的一个历史典范,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孔子赞叹道“无
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西汉初年也有实施无为而治的实例,初几代统治者常常以秦亡为戒,认识到要取得一个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政治局面,就必须努力缓和阶级矛盾,与民休息,实行无为而治。于是,来自于黄老思想的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爱民养民的观念就很快转化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统治政策。
在现代,无论是政治,企业管理,教育等方面都充分运用到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在企业管理方面,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管理者只是扮演一个参与者,推动者的作用。在教育方面,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失败和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是老师和家长教不会,只能通过
他么自己探索学习区发现的。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
无为而治固然是道家思想文化的精髓,但是要将其理会并充分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国家的管理来说,要做到无为而治,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含义和道理,只有从哲理的深度理解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贯彻于自己的行动中,无为而治才能真正实现。其次,要做到“无为而治”,管理者在认识
态度上也要把握分寸,切忌夸夸其谈,胡乱指挥,要深刻理解老子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顺其自然,不自作主张。最后管理者在行为方式上,要以身作则,想着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而不是讲大话讲空话,想要博得民心,不可贪得无厌,不顾民众死活,如若这样必将造成社会动乱,国将不国也。
总之,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将其政治态度完全照搬,而无为而治带给我们的其实却是意味深长的,完全能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对当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古代哲学的营养丰富,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与开发才能充分被利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三:顺其自然道教篇四:顺其自然道教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谁说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说的。此句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五:顺其自然道教
【道家文化】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而是逆天而行一提到无私无欲、不争不贪、节欲俭朴,有些人就认为老子学说是个倒退学说,认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避世的,这个不对!老子明明确确地讲要“为而不争”!“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老子之道主张淳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和暴力。道的属性:无私无欲、无为自然老子讲的道体现的是状态和属性有机统一,是混而为一。那么,大道有没有属性呢?有属性。道的属性就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我们说的“九九归一”,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要返朴归真,要归到“无极态”,要归到“婴儿态”,要归到“朴”的状态。所以老子的学说是回归学说,凡是回归学说和回归操作,无不主张奉献人生的,老子提出归真返朴,归真复命,回复本来的属性,也就是道德属性,用佛教的话讲,就是达到涅槃寂静、妙明常住的状态。如何返朴归真如何回归?如何复命?如何明德?如何常住妙明?无不涉及人生的奉献精神。老子要人们“修德符道”。以人生的社会活动来看,要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属性,奉献人生,便是根本的“修德”内容。如果奉献人生的修习你能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程度,那你就真的修德符道了,你就得道了。在老子的学说中,宇宙的演化也好,社会的发展也好,人生的演变也好,都是从道而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从道在人类社会的演化变迁状况来讲的,“失礼而后法”看来这也是人性变迁的规律了。我们已经走到物极必反的境界、境地和状态了,现在必须要回归。在这个回归的历史时刻,老子的学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老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智慧。“功成名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身退,天之道”、“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强调不争,不争就是不为己争,要无私无欲。只有无私无欲,才能不争,人们的争夺都是自我意识支配下,以“满足自我”的一种摄取心态与行为。天道的运行是自然无为的,没有自我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支配下的争夺心理和行为,故“天道不争”。天道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不争,是基于因缘关系的极性变化机制,这种因缘是凑合则生,离散则灭,一环套一环,互为因果,互为前提,迭相更生,后浪推前浪,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行上,则为井然有序,依程序自然展现,就是“善胜”。“善胜”就是没有情识的必然,但对有情识的人来讲,只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体现“天之道”的“善胜”。对“善胜”来讲,根本不存在功名利禄的自私情欲,也不存在声名显赫和身居要位的“表现欲”。所以只有奉献的自然心态才符合天道,也只有无私无为的缘生缘灭机制,才不受制于自我意识的“自生”。“自生”的根本特征是为我所有,而天之道却体现着道的无私无欲,没有主客内外。可见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是天道本有属性在人性上体现,也是我们原所具有和本身具备的天性。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天道的规律是什么呢?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是如何运行?又是如何来平衡的呢?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以盲目索取的手段来达到自我的私欲和贪心,天之道的自然规律不是这样,“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要雪中送炭,而人不体现天道的无私奉献精神,唯利是图,无利不做,故“奉有余而补不足”。“上下交征利”唯利所驱,根本谈不上文明进步。老子阐述天道、圣道,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指明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要建立人类奉献人生的观念。老子反复强调这个奉献的人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不为己有,不为己贪,但要积极生、为、长。为他人、为大家、为社会、为自然界大胆作为,这才是大智大德。以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而作为时,才是深邃的智慧,这个德是指属性,“玄德”则是道的属性,奉献人生就一定要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才可达到高境界本有的属性。什么属性呢?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奉献属性,圣人有这个属性,所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可见,奉献人生是自利利他的智慧操作。人人奉献则人人收益,家家奉献则家家和顺,国国奉献则天下太平,何愁世界不安乐。
老子提倡奉献人生观一提到无私无欲、不争不贪、节欲俭朴,有些人就认为老子学说是个倒退学说,认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避世的,这个不对!老子明明确确地讲要“为而不争”!怎么为呢?你为别人多奉献,你为大家多作为,你为社会多付出少索取,这是你智慧开显的象征,绝不是消极愚昧的表现。没有智慧的人往往显露出自私自利的“聪明”。老子提倡的是奉献人生观,而不是愚昧无知的无可奈何和矫揉造作的故意作为。奉献人生是智者高尚追求的必经之道,是大志之人净化心灵与智慧之必需,也是我们自性本体的自然属性。所以,圣人最高层次的人格,就是奉献人生,就是无私奉献。所有的大道哲理和宗教不可缺少的魅力,也就是提倡奉献人生。圣人们都把人生建立在奉献上,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为大家,为社会、为人类、为一切众生奉献而不索取。正因为这样,才成为一个圣者,才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符道者,才能天长地久。怎样才能天长地久呢?怎样才能经久不衰呢?怎样才能万世流芳呢?就是圣人体现的天道不自然,不为自己,为他人。老子正是体现了道隐无名、清净无为的奉献精神,他没有名利之图,他大智若愚,没有所谓的惊人之举,默默一生,正是体现他无欲无私、无为自然精神的一个典范。《道德经》与奉献人生观“夫唯不争,故无尤”,他以他的大智慧告诉人们,要建立奉献人生观,只有不争,才能有奉献精神,只有奉献,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有“无尤”的幸福人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就是修德符道的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人,才叫圣人。符道之人,思维言行,一切的一切,都是体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道的属性,这样的圣人就没有“心”,没有什么“心”?就是没有常心,没有常人的背道之心、违道之心。常人的心就是贪欲妄想之心、私心杂念之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给“百姓”奉献,也就是圣人的人生价值就在于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德能。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近代以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先导的启蒙理性开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释放了人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带来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成为阻碍人类走向更高发展层面的巨大障碍。与启蒙理性驱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较,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维中的天人相参思维可以裨补西方理性至上思维的缺陷,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思路。从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有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精确地概括了殷周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革。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最后必定要体现在制度与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际社会变革体现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传统天人关系的革新与重构,其结果是到战国末年形成天人相参思维。天人相参思维的早期逻辑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转变、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进。在西周以前,天是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的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主宰。经历殷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剧变之后,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败原因,认为殷商由于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导致灭亡。殷鉴不远,故西周时期特别重视天命观念。随着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尚书》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问,开始对天的神圣属性产生怀疑,进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传统天人思维中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并重的均衡。随着以宗法制为基础的西周家天下权威的日渐衰落,这种天命怀疑论思潮不断发酵,人们开始逐渐以理性为工具,对神圣主宰之天的权威进行全面的祛魅运动。这种思潮发展到极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圣外衣,让其从属于道与自然,在天人关系中完成了从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共同作为人与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单独作为人与自然主宰的转变。此后,法家更是进一步把理性原则功利化。然而,神圣传统的失落,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底线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在现实生活与精神层面上被双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们开始结合新的时代主题对理性至上进行反思,为恢复社会稳定与心灵宁静寻找新的理论根据。孔子通过恢复周礼,开启了重新寻找历史人文传统中合理因素来服务于时代需求的先河,同时提出仁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新观念,为理性与传统的和解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进一步寻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础。由于孔子处于理性至上的鼎盛时期,所以在天人关系上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子罕言性与天道”。他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生活中伦理与秩序的重建。孟子继承孔子恢复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从思维观念重建的角度提出“尽性知天”的思路,将知天(即把握天道)作为人类性善修养的归宿,这样就为孔子发轫的伦理重建
运动寻找到了精神家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理性思维与神圣意识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来救治理性滥用对世道人心所造成的破坏。孟子的智慧被后世学者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表述,成为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标志性理念。从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参发轫于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念实现了对理性滥用反思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以荀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对理性至上思维进行清理与修正,将天人合一观念内化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原则中,形成了天人相参思维。荀子对天人相参思维的论述,从提出“天人之分”观念开始。长期以来,人们望文生义,把荀子的“天人之分”错误解读为“天与人相分离”,进而引申出“人定胜天”理论。其实荀子从来没有说过“人定胜天”,他只讲天人相参。准确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关键在于“分”之含义不是动词“分离”,而是名词“职分”,因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责,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天不能随意降祸赐福于人类,人也不能影响天的正常运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经过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维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确定了理性使用的范围。完成对理性使用范围的重新划界后,荀子又将人的主体性引入天人关系思维中,形成天人相参思维。这一过程又分为两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出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指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万物出产,人能治理社会,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其次,突显人的主体性:“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就在分清天地人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人可以与天、地相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来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荀子论述的天人相参向上将理性原则注入到神圣之天中,使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将理性原则转换成礼义之统,注入到人的主体性觉醒中,从而使人的主体活动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天地人和谐互动,共同发展。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式天人相参思维,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恒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在与自然界的共生互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发展。这一模式可以为解决由启蒙理性所引发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思维智慧。天人相参与现代化弊病的中国式救赎肇始于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迅速转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代化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日渐严重的生态危机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现代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启蒙理性主导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这种理念是对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维传统的反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思维束缚后,启蒙理性进一步解决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传统造成的物我两分,采取了人对物的主—奴式思维,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维强行弥合了二元对立思维,从而在带来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二元对立与一元主宰交错影响下的西方思维所形成的困惑,中国式的天人相参思维提供了一种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这种三元生成思维下,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关系被扩大到人与天(道)、人与自然(地)的三方二重关系链条中。这样就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多了一层人与天道(包含神圣性与理性的双重内涵)的关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牺牲长远利益的弊端;同时,人作为天道与自然的中介,主动把握二者的不同规律,然后共同参与天道与自然的变化生成过程,保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觉醒的思维进步成果。
陆九渊有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对现代化所引发的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说:“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的法则”,表达了与中国传统天人相参思维同样的精义。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古今中西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的创新思维。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圣人以大悲心随顺众生,以利乐有情为人生内容,以救度一切众生为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圣人不同于百姓“常心”的地方。百姓之心并非都是奉献之心。一般公民的心往往是把你的东西给我,我就高兴,把我的给你就不高兴。但老子就以“百姓之心为心”,你需要,那我就奉献给你,而且
无所图报,无任何目的。如果人人都能够奉献给别人的时候,那人类社会还会竞争吗?争夺什么?哪里还有战争残杀呢?没有争、贪、夺、抢的自私心态和行为,那时我们就“无尤”了。“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要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人都奉献,人人都建立奉献人生观的时候,大家都是受益者,你给他奉献,那他给谁奉献?他不是给你奉献吗?你只奉献不索取,那别人也不会与你争,人人奉献天下哪有纷争?真正无私奉献的人那你跟他,你跟他争什么?无法争,因为虚空中钉不住钉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比喻奉献人生达到自然流露的一种高境界。能像水一样利万物的奉献精神,才能说是真正的“无私奉献”。所以,伟大的圣人实践自己的奉献人生观,也希望人人都建立奉献人生观,于是就告诫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要贪欲妄想太大,不要私心杂念过重,不要将你的这个“贪欲”放纵和膨胀,否则就建立不起奉献的人生观。因为贪欲这个东西,你要放纵和膨胀,它就把你的层次和境界越降越低。人的贪欲往往落脚在各种享受上,而这种享受,最终都落实在物质的争夺上,为我所用,为我所有。就势必要争贪夺抢,那怎么建立奉献的人生观呢?要建立奉献的人生观,就要具备老子讲的“少私寡欲”。“少私寡欲”之人,必然私心杂念和贪欲妄想菲薄,垢轻德厚,烦恼障碍不了自心,于是就奠定了人生的基础。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近代以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先导的启蒙理性开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释放了人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带来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成为阻碍人类走向更高发展层面的巨大障碍。与启蒙理性驱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较,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维中的天人相参思维可以裨补西方理性至上思维的缺陷,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思路。从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有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精确地概括了殷周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革。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最后必定要体现在制度与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际社会变革体现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传统天人关系的革新与重构,其结果是到战国末年形成天人相参思维。天人相参思维的早期逻辑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转变、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进。在西周以前,天是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的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主宰。经历殷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剧变之后,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败原因,认为殷商由于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导致灭亡。殷鉴不远,故西周时期特别重视天命观念。随着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尚书》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问,开始对天的神圣属性产生怀疑,进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传统天人思维中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并重的均衡。随着以宗法制为基础的西周家天下权威的日渐衰落,这种天命怀疑论思潮不断发酵,人们开始逐渐以理性为工具,对神圣主宰之天的权威进行全面的祛魅运动。这种思潮发展到极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圣外衣,让其从属于道与自然,在天人关系中完成了从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共同作为人与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单独作为人与自然主宰的转变。此后,法家更是进一步把理性原则功利化。然而,神圣传统的失落,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底线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在现实生活与精神层面上被双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们开始结合新的时代主题对理性至上进行反思,为恢复社会稳定与心灵宁静寻找新的理论根据。孔子通过恢复周礼,开启了重新寻找历史人文传统中合理因素来服务于时代需求的先河,同时提出仁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新观念,为理性与传统的和解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进一步寻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础。由于孔子处于理性至上的鼎盛时期,所以在天人关系上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子罕言性与天道”。他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生活中伦理与秩序的重建。孟子继承孔子恢复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从思维观念重建的角度提出“尽性知天”的思路,将知天(即把握天道)作为人类性善修养的归宿,这样就为孔子发轫的伦理重建运动寻找到了精神家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理性思维与神圣意识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来救治理性滥用对世道人心所造成的破坏。孟子的智慧被后世学者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表述,成为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标志性理念。从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参发轫于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念实现了对理性滥用反思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以荀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对理性至上思维进行清理与修正,将天人合一观念内化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原则中,形成了天人相参思维。荀子对天人相参思维的论述,从提出“天人之分”观念开始。长期以来,人们望文生义,把荀子
的“天人之分”错误解读为“天与人相分离”,进而引申出“人定胜天”理论。其实荀子从来没有说过“人定胜天”,他只讲天人相参。准确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关键在于“分”之含义不是动词“分离”,而是名词“职分”,因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责,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天不能随意降祸赐福于人类,人也不能影响天的正常运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经过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维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确定了理性使用的范围。完成对理性使用范围的重新划界后,荀子又将人的主体性引入天人关系思维中,形成天人相参思维。这一过程又分为两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出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指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万物出产,人能治理社会,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其次,突显人的主体性:“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就在分清天地人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人可以与天、地相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来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荀子论述的天人相参向上将理性原则注入到神圣之天中,使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将理性原则转换成礼义之统,注入到人的主体性觉醒中,从而使人的主体活动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天地人和谐互动,共同发展。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式天人相参思维,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恒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在与自然界的共生互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发展。这一模式可以为解决由启蒙理性所引发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思维智慧。天人相参与现代化弊病的中国式救赎肇始于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迅速转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代化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日渐严重的生态危机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现代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启蒙理性主导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这种理念是对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维传统的反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思维束缚后,启蒙理性进一步解决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传统造成的物我两分,采取了人对物的主—奴式思维,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维强行弥合了二元对立思维,从而在带来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二元对立与一元主宰交错影响下的西方思维所形成的困惑,中国式的天人相参思维提供了一种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这种三元生成思维下,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关系被扩大到人与天(道)、人与自然(地)的三方二重关系链条中。这样就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多了一层人与天道(包含神圣性与理性的双重内涵)的关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牺牲长远利益的弊端;同时,人作为天道与自然的中介,主动把握二者的不同规律,然后共同参与天道与自然的变化生成过程,保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觉醒的思维进步成果。
陆九渊有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对现代化所引发的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说:“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的法则”,表达了与中国传统天人相参思维同样的精义。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古今中西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的创新思维。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无有何患?”我们有什么忧愁呢?就是有我这个身、有“自私”、有“贪心”。有了物质这个身体,就要受物质世界根本规律的制约。因为我们“有身”,就为身的生存产生贪欲之心。这种贪欲之心,集中表现在物欲上。一定的物质条件是生存的基础,但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不遏制人膨胀的物欲,人与人的争夺就必定不可避免,最终人人都在争夺中痛苦地生存,这种生存毫无价值和意义,所以这种有身为我的自私贪欲,只能给我们带来“大患”。老子提倡“无身”、“无我”的奉献人生观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光明大道。现在人不了解老子的大智慧,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为目不为腹”,放纵“有身”的本能,膨胀贪欲的妄想,致使我们的负担愈来愈严重。贪五欲之乐,在愚昧中饮鸩止渴,所以老子大声疾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我们人类社会因为没有重视老子奉献人生大
智慧的认识,使我们人类社会陷入了“文明的困境”。心态不平衡,生态不平衡,人与自然高度脱离。本来和我们融为一体的大自然,由于我们贪五欲之乐,由于我们追求所谓的物质文明,使我们人类的道德沦丧、行为失常,这就是老子讲的“心发狂”和“行妨”。所以,老子给人类指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最高生存智慧。“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要建立彻底的无私奉献精神,必须从大道上得到认识突破,不从大道理上明悉,也就是常说的“看不破”当然“放不下”,“没身不殆”的人生,必然是体现在“容”、“公”、“全”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只有无私奉献精神才能“死而不亡”和“没身不殆”。“抱怨以德”这是老子的名言,它包含着奉献是无条件的,不分亲疏远近的,不分恩仇好恶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只有老子这样的大圣人才能有这样的智慧的见解。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近代以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先导的启蒙理性开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释放了人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带来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成为阻碍人类走向更高发展层面的巨大障碍。与启蒙理性驱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较,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维中的天人相参思维可以裨补西方理性至上思维的缺陷,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思路。从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有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精确地概括了殷周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革。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最后必定要体现在制度与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际社会变革体现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传统天人关系的革新与重构,其结果是到战国末年形成天人相参思维。天人相参思维的早期逻辑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转变、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进。在西周以前,天是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的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主宰。经历殷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剧变之后,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败原因,认为殷商由于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导致灭亡。殷鉴不远,故西周时期特别重视天命观念。随着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尚书》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问,开始对天的神圣属性产生怀疑,进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传统天人思维中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并重的均衡。随着以宗法制为基础的西周家天下权威的日渐衰落,这种天命怀疑论思潮不断发酵,人们开始逐渐以理性为工具,对神圣主宰之天的权威进行全面的祛魅运动。这种思潮发展到极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圣外衣,让其从属于道与自然,在天人关系中完成了从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共同作为人与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单独作为人与自然主宰的转变。此后,法家更是进一步把理性原则功利化。然而,神圣传统的失落,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底线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在现实生活与精神层面上被双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们开始结合新的时代主题对理性至上进行反思,为恢复社会稳定与心灵宁静寻找新的理论根据。孔子通过恢复周礼,开启了重新寻找历史人文传统中合理因素来服务于时代需求的先河,同时提出仁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新观念,为理性与传统的和解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进一步寻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础。由于孔子处于理性至上的鼎盛时期,所以在天人关系上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子罕言性与天道”。他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生活中伦理与秩序的重建。孟子继承孔子恢复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从思维观念重建的角度提出“尽性知天”的思路,将知天(即把握天道)作为人类性善修养的归宿,这样就为孔子发轫的伦理重建运动寻找到了精神家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理性思维与神圣意识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来救治理性滥用对世道人心所造成的破坏。孟子的智慧被后世学者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表述,成为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标志性理念。从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参发轫于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念实现了对理性滥用反思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以荀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对理性至上思维进行清理与修正,将天人合一观念内化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原则中,形成了天人相参思维。荀子对天人相参思维的论述,从提出“天人之分”观念开始。长期以来,人们望文生义,把荀子的“天人之分”错误解读为“天与人相分离”,进而引申出“人定胜天”理论。其实荀子从来没有说过“人定胜天”,他只讲天人相参。准确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关键在于“分”之含义不是动词“分离”,而是名词“职分”,因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责,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天不能随意降祸赐福于人类,人也不能影响天的正常运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经过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维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确定了理性使用的范围。
完成对理性使用范围的重新划界后,荀子又将人的主体性引入天人关系思维中,形成天人相参思维。这一过程又分为两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出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指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万物出产,人能治理社会,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其次,突显人的主体性:“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就在分清天地人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人可以与天、地相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来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荀子论述的天人相参向上将理性原则注入到神圣之天中,使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将理性原则转换成礼义之统,注入到人的主体性觉醒中,从而使人的主体活动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天地人和谐互动,共同发展。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式天人相参思维,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恒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在与自然界的共生互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发展。这一模式可以为解决由启蒙理性所引发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思维智慧。天人相参与现代化弊病的中国式救赎肇始于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迅速转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代化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日渐严重的生态危机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现代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启蒙理性主导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这种理念是对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维传统的反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思维束缚后,启蒙理性进一步解决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传统造成的物我两分,采取了人对物的主—奴式思维,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维强行弥合了二元对立思维,从而在带来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二元对立与一元主宰交错影响下的西方思维所形成的困惑,中国式的天人相参思维提供了一种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这种三元生成思维下,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关系被扩大到人与天(道)、人与自然(地)的三方二重关系链条中。这样就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多了一层人与天道(包含神圣性与理性的双重内涵)的关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牺牲长远利益的弊端;同时,人作为天道与自然的中介,主动把握二者的不同规律,然后共同参与天道与自然的变化生成过程,保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觉醒的思维进步成果。
陆九渊有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对现代化所引发的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说:“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的法则”,表达了与中国传统天人相参思维同样的精义。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古今中西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的创新思维。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闻过则喜”、“抱怨以德”,名言“有人捶詈,同于赞扬”,都是认识了深层次规律的超凡智慧之举,是圣人超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老子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因为老子讲,社会是由“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演变程序而退化的。天地的不仁是指天地没有失道,没有失德,就没有退化到“仁”的状态,所以说“天地不仁”。什么时候讲仁呢?“大道废,有仁义”,大道丢失了才讲仁义,讲仁义时,是没有道和德了,失去了道和德之后才讲仁义。天地没有失道,也没有失德,它需要讲什么仁义呢?“奉献人生观”的终极体现提倡的奉献,包括给自然界“奉献”,我们要实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要回归自然,要把万物与人同视。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
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
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老子的奉献精神就是叫人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者,愿人得乐。得什么乐呢?并不是物质的享受之乐,而是道德智慧的一种高境界之乐,认识深层次的哲理,具备高层次的智慧,这就是一种真正的“乐”,要叫人得到这种“乐”,有这种“乐”的时候,你才能“无尤”才能“常与善人”,没有这种乐,怎么能“善人”呢?那就不能“善人”,也不能“善物”,老子讲的“俭”,有节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淡泊的意思,恬淡虚无的意思。就是你不要有贪心,不要有私心,要无私无欲、自然无为,这是一种俭朴、淡泊的奉献人生之体现。老子讲“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就是奉献精神。要有大作为,这个作为是为他人、为大家、为社会奉献,各尽所能,把你的所长,所能全奉献出来。“不争”就是没有个人目的和企图,不为自己攫取金钱和名利,不为自己抬高地位,而是为大家奉献,就叫奉献的人生。“利而不害”就是一切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无非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自然界,绝不给主客内外造成有害的后果。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
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更深层次的“利而不害”,那是体现着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天道属性和规律属性。凡是能利益一切的有情无情的无为之“作为”,道祖称为“应无住所而生其心”。只有这种“生其心”和“作为”才能不给环境留下任何不可逆的痕迹——唯道是从,道祖称为“圣智现量”、“无作妙德”、“自在成就”。只有达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无上境界之圣人,他的人生才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会“无作妙德”。“自在成就”、“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奉献人生观”的终极体现。若有问题。可咨询堂主制定私人方案!咨询一万次不如亲身体验一次【温馨提示】联系堂主加微信易筋洗髓延年寿换骨脱胎养性贤身负珍贵传承,心系众生有情愿世间无病无灾,福慧日増
篇六:顺其自然道教
道教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道教作为华夏民族土生土长之宗教,禀承了道祖老子所立的“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重教化、厚风俗、益人伦。道教的教义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万物都是由阴阳共同组成的,而又相互和谐相处,道的作用就是和谐地使万事万物以自然生化。“以和为贵,和光同尘,和衷共济”是道教思想的精髓。道教具有强烈的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道教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根本日的就是要达到自然与生命、自然与社会、人与自己的整体和谐发展。
一、“小国寡民”中的和谐之道
道祖老子的理想社会集中体现在《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乖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所主的“小国寡民”中的“小”和“寡”都是谦称,不是指大小、多少之意。寡人,即自认为德行还不深厚的人。上古的侯王们都使用“孤、寡、不谷,而下公以为称”。道祖老子“小国寡民”所遵循的总原则是“无为而治”,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卜章)。唯有遵循这一总纲,老百姓才会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美好生活,国家才会“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兵甲,尤所陈之”;社会风气才会到“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纯朴境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道祖老子对民风纯朴的一种向往,一种憧憬,是在老百姓“食甘、服美、居安、俗乐”的前提下,百姓们的生活就像复归到远占结绳记事的时代,人们纯真淳朴,没有你争我斗、尔虞我诈之险恶,我们可以从这一层面去理解,这就是当今社会和谐的一种境界。也就不难发
现,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消极颓废,更不是时代的倒退。
老子所说的理想社会,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他们享受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香甜而味美;他们穿着制作精致保暖而贴身的美丽的服装,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他们居住着宽敞舒适的房屋,享受着前所未有的闲暇和乐趣;他们热情奔放,享受着要民族特有的各种各样的习俗和快乐。这个国家的国力强大,与邻国和睦相处,互不侵犯,友好往来。居住在两国边界的人民隔山(河)相望,相互呼应,相处安宁、祥和。到了晚上还可以清晰地听到边界两国居民家中鸡和狗的呜叫声。这个国家的人民共同富裕,互敬互重,能够损已有余去帮助贫困的人民。人民身体健康,享受着无限的天伦之乐。人民活到老的时候,才自然离开人世。这个闷家的人民个个都遵纪守法,勤劳善良,社会秩序良好,无偷盗现象。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大同的理想社会。
道教教理教义中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但提倡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十分重视天人和谐,倡行人与万物的和谐发展,共创人间仙境。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道教历来十分尊重自然,善待万物。《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此保护自然界和谐的生态圈,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圈,就是破坏了人自身的生态环境。《太平经》指出:
“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
得长安也”。道教认为,天地万物毕由“道”而生成,“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赋予了万物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因而,人与自然是有机同构互感的整体,人类不能随意对它们进行杀戮;而必须依赖自
然界生存,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生态平衡”课题已越来越引起了众多有志之士的共识,保持“生态平衡”,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生长,顺其自然,不扼杀宇宙万物的生机。道教主张
“慈爱一切,不异正身……一切含气,草木壤灰,皆如己身,念之如子,不生轻慢意,不起伤彼心。心恒会之,与己同存,有识愿其进道,无识愿其识生”。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要以“慈”为念,若能做到“慈心于物,仁逮昆虫”,则天人一体,美人美物。
道教“道法自然”的教义精神更加显出其超越和前瞻精神。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的指导思想,即人类要以地为法则,关爱其安生立命的地球;道的法则就是维护世界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体性,而从不以人为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貌。人面对自然所要做的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违”,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符合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人自身的和谐之道
每一个人都是构成社会的一分子,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去面对、去适应。而这个面对与适应,就是一个找到“真我”的过程,也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人自身的和谐,关键在于理解与认识“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这个“和”,就是一个心态的平衡,就是不受外界物欲所驱逐,达到一个清静恬淡,无为不争,心灵安宁的境界。正如《道德经》第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办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祖老子列举了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的现象,来反问人为什么会受到伤害。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伤害都是人后天惰性、贪欲所招致,是人性弱点的外在表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求每一个人战胜这些人性弱点,做到“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自信而不自傲,自得而不自恃”,始终保持内心的安宁平和,来铸造一个“无私无欲”的真我。
道教炼养的原则是性命双修。而“性命双修”之“性”“命”,用通俗的话讲,相当于我们常言之“心”“身”。所谓修“性”即修“心”,就是修炼心性品德;所谓修“命”即修“身”,就是修炼身体。这对于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我们在法“道”
自然的前提下,坚持“性命双修”,就能达到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道祖)老子对此进行了形象地描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胺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道德经·五十五章》)含“德”达到深厚境界的人,能够与纯洁的初生婴儿相比。蜂蝎之类的毒虫不刺(他),虎豹之类的猛兽不伤(他),鹰雕之类的凶禽不抓(他)。
四、人与人的和谐之道
太上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与人的和谐友爱相处,就应该知道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就必须谨记“用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至理名言,多从自身找原因,多作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找自身的缺点,做到不恃不傲,这才能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道祖老子云,“天道无情,常与善人”,就是说若人人有一个仁慈之心,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何愁社会不和谐!千百年来,道教遵循老子垂训;齐同慈爱、和谐共生、济世利人、抱朴守真、追求大同世界、重视生命质量。道教哲言中教人无为、无我、居下、清虚、自然。道教思想中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是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脉、主旋律。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在2005年5月18日泰国卫塞节庆典上的致辞中深刻指出:“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内涵,是人心向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在当今世界仍存在着战争灾难、恐怖暴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悬殊、诚信缺乏等不和谐的状况下,挖掘和提倡道教的和谐理念及积极思想,发挥道教人间关怀的慈悲情怀,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