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6篇)

时间:2023-05-05 11:20:06 浏览量:

篇一: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清朝皇位传承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转帖)——by郭松义

  一

  关外时期汗、帝位的嬗递

  在皇帝制度中,皇位继承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朝代的政局稳定和一姓一系能否延绵相传十分重要的课题,所以历来为统治者所关心。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是实行以男性为为主的家天下,所谓帝位嬗递,也就是父子、传孙(当然也有兄弟、侄孙转让的),如此世世相接。因为皇帝多妻,多妻一般又都多子,为避免纷争,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则,确立嫡长继承法,并且由此产生出一系列为保证此行实施的具体措施。当然,它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宫墙之内的争斗,但毕竟在理论和制度上提供了可作遵循的凭依。自从秦汉以来的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多数朝代都是遵此而行,确保了最高权利的移交。这在以儒学为根本的汉族士大夫心目中,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准则。

  清朝是以满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朝代。满族在建元称汗前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加上人数不多,对内对外事务也都简单,并无确定的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很不完善,一切都是按军政合一的八旗组织形式运转的。统

  领八旗的旗主即和硕贝勒,虽然都是大汗努尔哈赤的兄弟子侄,但均各自拥有政治、军事、财政、司法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合则为国,分开来就是八家、八个小邦主。这种类似于部落联盟的低水平政治体制,当汗权强大时,努尔哈赤可以可以以国君或家长权威,牢牢控制局势,保证内部的稳定和统一,一旦出现特殊情况,特别是努尔哈赤与世长辞,群龙无首,很难避免争斗分裂的局面。对此,努尔哈赤深有感触,并不断探索解决的办法。

  努尔哈赤很早就开始注意继承人的选择。他最早瞩目于长子褚英。褚英战功显赫,初锡号“洪巴图鲁”,赐称“广略贝勒”,并“委以政”,期望将来能顺利接父亲的班。可惜褚英勇猛有余而不善“抚恤之事”,终于在“诸弟及群臣”的告讦下失去了前程,后又被努尔哈赤所杀。此后,努尔哈赤又把目光转向次子代善,但怿因代善权势过盛汗储之间矛盾无法调和,于天命五年(1620)九月明确宣布:“前先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将使其专主之僚友、部众尽行夺取。”几天后,努尔哈赤利用诸贝勒大臣对天盟誓的机会,宣布了八和硕贝勒共商国事的设想。以后经过反复酝酿,终于在天命七年三月颁发“汗谕”,决定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关于这道“汗谕”的内容,《满文老档》和《清太祖实录》众都有记载,其中涉及汗位继立大事的,就是八旗主贝勒有权推举新汗,也可废斥国汗,“更择善者立焉”。

  在汗位继承问题

  上,努尔哈赤从初期倾向由他本人培养制定,到后来宣布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反映了在激烈的内部权利斗争中,为平息矛盾、稳定政局所做的尝试。努尔哈赤两次立储失败,表面看来,似乎是汗储的权利之争,如果做更深入的考察,不难发现,每一次都包含有八旗旗主插手的影子。他们都是凭藉手中的实力,力图通过诋毁继承人,以达到各自的目的。这,努尔哈

  赤不可能毫无察觉。为了在他身后,不至于把大金汗国的基业在权力纷争中毁于一旦,于是才决定实施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这也是与当时满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传统习惯大体相适应的。

  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以痈疽病逝于沈阳近叆鸡堡。据朝鲜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死前告诉代善,让九王多尔衮继位,先由代善摄政,再传与九王。这条史料可信度究竟多大,史家看法不一。但就代善而言,他当时领有正红、镶红两旗,过去努尔哈赤也曾有意于他,后来虽遭废黜,但仍然得高望众,是有可能得到汗位的,兼领摄政也未尝不可。然而,再左右权衡以后,他还是选择了另一个觊觎汗位已久、且羽翼已丰的四贝勒皇太极上台,然后再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原则以约束新汗。其他兄纵然心有不服,迫于形势,也只好同意。这样皇太极便即了汗位。

  皇太极在位十七年,由汗进至称帝,为削除诸大贝勒抗衡势力、实现一人独尊的局面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但却没有来得及就皇位继承问题采取着

  实的措施,以至当他突然亡故、权利中心出现真空时,才又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自皇太极称帝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做法已名存实亡。但当此关键时刻,各实力集团围绕着由谁来填补新皇帝空缺而各不相让时,最后仍得提交诸王会议解决。因为这毕竟是父祖定下的法则,也符合满族地传统习俗。在当时,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都各有染指之心。最后的焦点便集中在多尔衮和豪格两人身上。豪格是皇太极长子,除自领正蓝旗之外,两黄旗中多数部属都主张立皇子为嗣。多尔衮系努尔哈赤爱子,皇太极时又因足智多谋、军工卓著而威望颇高。他与同母弟多铎所领两白旗实力雄厚,另外在两黄旗中也有部分人支持他。会议中,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就在这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多尔衮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立皇太极六岁得幼子福临继位,由他和镶黄旗主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从而避免了皇位继承问题上的一场危机。

  从关外时期汗、帝位的嬗递情况来看,尽管金或清朝在短期内,凭藉其强悍的军事力量和灵活的政治手段,建立了一个可足反映在上层建筑中也不免存在许多原是粗糙的东西,作为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最高权力的转让亦

  是如此。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最好的办法,但像满族那样,每遇承袭汗位、帝位,都要剑拔弩张,面临一场争斗,说明共治国政这样的制度,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不够完善,只能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政治场面。

  类似入关前清朝遇到的情况,在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也出现过。比如像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早期的蒙古汗国等,他们的最高统治者最初也是共同推举出来的,并且也充满了火药味。随着这些政权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和皇帝权力的增强,众举之法便先后被摒除。清朝也是一样,改变由诸王推举皇帝的做法,已势在必行了。

  夫·子·女·己

  引用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歌尽桃花

  离线

  级别:总版主

  UID:45配偶:单身

  精华:发帖:5304白银:243两

  威望:1681点

  黄马褂:12件

  祖母绿:0颗

  在线时间:122(时)注册时间:2010-02-17最后登录:2010-07-1沙发

  发表于:2010-02-1全看

  ┊

  小

  中

  大

  二

  秘密立储法

  秘密立储法乃是清朝统治者在皇位继承中的一大创造,但从其摸索、试验

  到最后确立为爱新觉、罗氏的家法,中间也经历了复杂曲折以至十分残酷的斗争过程。它萌发于康熙晚年,确立于雍正初时,乾隆年间又加以理论润饰,最后得到确认。说明在触及如此敏感的问题上,真正能建立起一个能为统治集团普遍接受的制度来,是要付出代价的。

  事情还得从顺治年间说起。当清统治者入关之后,面临的是一种远比关外夭复杂的形势。如何在这种形势下维护自身的权利,已成为摆在胜利者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他们只好启用汉官,在很多方面按照明朝的制度办事。宫内的礼乐之事,也大抵出于汉官之手。在当时的汉族大臣中,还不断有人呈递奏章,请求皇帝校方汉制,早定国本,册立太子。这对于像福临那样一个刚愎的少自负年天子,是极易受到熏染的。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他的宠妃董鄂氏生了一个儿子,福临欣喜若狂,准备立他为太子,后来虽然因为小皇子幼年夭亡而没有成功,但至少说明清朝皇帝在汉臣的影响下,已经接受了预立储君以定国本的说教。

  接着福临继位的是康熙帝玄烨。册立玄烨虽然没有像他父亲时那样紧张的气氛,但也是在满洲贵族们几经协商后才决定的,而且也是幼年临朝,实行四大臣辅政制。

  直到康熙六年(1667)玄烨12岁的时候,才行亲政礼。而他真正权柄在握,还得两年以后,计擒权臣鳌拜,彻底扫除辅政制残迹才实现的。

  玄烨是个聪明奋发的君主,对其乃祖乃父以及自身登基后在皇位继承中所引起的种种事端,不能不引起思虑,并考究避免之法。当时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沿用汉人的传统作法预立太子。康熙十四年(1675),正当平定三藩之乱、军务紧急之时,玄烨下诏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玄烨选择如此时机册立太子,一方面固然由抑止动乱、稳定人心的作用,特别着意于拉拢汉族士大夫,诏谕强调“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另一面,玄烨采用汉制册立皇太子而没有遭到满族旧势力的强烈抵制,说明在入关三十多年之后,皇帝的权威已经稳固确立,人们逐渐地习惯于接受汉族地思想文化了。

  但是,玄烨册立太子的做法,却以失败而告终。康熙四十七年(1708)和康熙五十一年(1712),曾发生两废太子的悲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从主观而言,玄烨作为入关后的第二个满族皇帝,摒除偏见,在政治上学习汉族汉法,但对其中诸多矛盾毕竟了解不深。他为太子树立威信和培养其从政能力花费了很大精力,但却没有从制度上划清皇、储之间存在的政治界线,防止于皇帝权柄在握时对权力的过分追

  求。比如在礼仪上,一开始就规定:“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一切仪注几与皇帝“相似”。每逢庆典,大臣们在朝拜皇帝后,又相率往东宫行礼等等。这都使年轻的皇太子产生不适当的错觉。周围大臣的阿谀奉承,则进一步助长了他的娇纵和任性。加上一些人群集在太子周围,为其出谋划策,逐渐变成一股相当大的政治力量,甚至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使皇储的矛盾最终无法调和而破裂从客观看来,入关后对这皇帝权利的加强,原来诸贝勒共治国政的方式停罢了,但传统的心理和习惯却没有那么容易能清除得掉。加上八旗制度中严格的主奴关系和玄烨不断任命他的儿子兼管各旗事务,这就为诸皇子参与争夺储权造成了有利的条件,使整个斗争更加深刻广泛。

  两次废立太子的教训,给玄烨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再废太子之后,他已确信,所以会造成此等悲剧,并不单纯归结为太子本人品质的问题,而与初建东宫的时候,没有规划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又重要关系,也就是建储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它不但未能保证皇权的巩固,反而使皇权和储权互为对立,并构成对皇帝至尊权利的威胁。但是,储位悬缺,又会在政治上造成严重的不稳定,这从两废太子后,诸皇子为角逐储位而展开的一系列惊心动魄

  的斗争中,看得最清楚不过了。

  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之后,玄烨曾多次提及,“立储大事,朕岂忘怀”,“此等大事,朕岂有遗忘之理。”并且说:“天下神器至重,倘得释此负荷,优游安适,无一事婴心,便可望增加年岁。”玄烨还特地考察了自汉唐以来统治者处理储位中的利弊得失,以及他废立太子的教训,明确指出,必须防止或有小人希图仓卒之际,废立可以自专,推举一人以期后福”的行为,表示:“朕一息尚存,岂肯容此辈乎”?他还针对先前所对皇太子“服用仪仗等物逾越礼制”,诏令:“今于未立皇太子之前,当预将礼仪议定。”玄烨还就立储之事向诸皇子及亲信大臣征询过意见,说:“朕万年之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所有一切,说明玄烨在再废太子之后,深知最高权利交接的重要性,对他身后继承人的问题十分关注,并且在逐步付诸实施。有的学者确认,在康熙末年,玄烨已有秘密建储的打算,开始拟定与实施秘密建储的计划。根据以上情况,并非没有根据。可惜玄烨的精心筹划,还未来得及全面出笼,便因他的突然去世趋于夭折。把康熙晚年说成是秘密立储的萌发期,不致会有多大错误。

  玄烨的第四子胤禛是贰储角逐中的胜利者。当他登临帝位后,鉴于康熙晚期父子弟兄间围绕着最高权位的继承问题,展开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给整个政局造成严重消极的后果。乃父在实施秘密监储计划中的失败,也

  给与了启示和教训。雍正元年(1723)八月,胤禛下诏,公开宣布实行秘密立储法。经过总理事务大臣及在朝文武官员的讨论,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于是便成为定制确立下来了。

  胤禛推行秘密立储的步骤是,皇帝当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的面,将事先写好的储君名字放入锦匣之中,封固藏于乾清宫内最高处“正大光明”匾后,“以备不虞”。后来,“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至于这位储君是谁,除了皇帝一人以外,谁也不知,一直要等到老皇帝故世,诸王公启开锦匣才能晓得。这就是秘密立储法。它的特点在于建储之事是公开的。就是说,诸王大臣都知道皇帝已经立了新储,而且把储君名字放在宫中公开之处,从而防止和减少了诸子间为觊觎皇位而演出的种种悲剧,也不存在皇帝和太子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对于消弭结党和有人利用突然事故搞篡逆之事,也都有好处。可另一方面,它又是秘密的,在诸皇子中究竟立了谁,不能公开。这便于乃父能够比较平静客观地对诸子进行考察选择,在皇位继承中实行优选法。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胤禛亡故,皇四子弘历继位,就是按照秘密立储法,由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

  礼等王公大臣宣读“上御笔亲书密旨”而当上皇帝的。

  如果说胤禛实施秘密立储法,主要是康熙以来实际感受中得出的因势利导的做法,那么到了他儿子弘历的时候,有必要将其深化,主要是赋以伦理色彩,使之合理合法。这是因为秘密立储法对于一些深受儒学熏陶、习惯于按封建宗法观念办事的人们来看,总觉得有悖于情理,而入学又是入关后清统治者奉为具有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正宗之学。要使上下人都知道秘密立储的必要性,列举立嫡立长,公开建储弊端,加以批驳,乃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就在乾隆的开初时期,尽管弘历也遵循规制,进行秘密建储,可是在思想上并不认为这是最妥当的万年不易之规。他说:“此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事实上弘历本人就十分向往于立嫡立长。他第一次立储,默写的就是出自正嫡的皇二子永琏。此子于乾隆三年(1738)早殇后,他长期悬储未决。直到乾隆十年孝贤皇后再生永琮时,才又默定“建储之意”。不料永琮刚刚两岁,就出痘身亡了。对此,他曾悲痛地说:“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继统,行先人所未能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褔,此乃朕过耶。”只是因为立储问题不断引出父子兄弟之间猜忌隔膜的事,这才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锦县生员金从善趁弘历出巡盛京之机,“于御道旁进递呈词”,第一条就是“以建储为请”,说不立太子是“以不正之

  运自待”。结果遭到弘历的严厉批驳。他说:“建储与封建井田相似,封建井田不可行于后世,建储亦何独不然”。后来,他又从“纣以嫡长而丧商”,一直谈到明朝立洪熙为太子而引出一系列大狱,以致“忧馋畏机成病,在位弗克永年”为例,说:“史册所载,大都可考,得不引为鉴乎”。至于立嫡和立贤的问题,他也罗列例子说:“汉之文帝最贤,并非嫡子”,“唐太宗为群雄所附,明永乐亦勇略著闻”。如果当时不囿于立嫡立长,何至发生“吕氏之祸”,“玄武门之变”和“金川门之难”,也不会有“骨肉伤残,忠良遭戮”之事。他的结论是:“建储册立,非国家之褔,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他诏谕诸皇子、军机大臣及尚书房总师傅等,“将历代册立太子事情有关鉴戒者,采辑成书”,起名《古今储贰金鉴》,“以昭殷鉴”。正是由于弘历的严厉态度,使朝廷内外,再没有人就秘密立储一事提出异议了。

  自弘历以后,除咸丰帝只有一独子,且出生较晚,临死前一天才匆忙立储。同治帝、光绪帝均无子嗣,其余都是按照“建储家法”,实行秘密立储的。

  清朝的秘密立储法,突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千百年老泥古不化的立嫡立长制的做法,使选贤重于立嫡立长,这是皇位继承制度的一大革新。自雍正以后,清代皇权大幅度的向前扩展,上层统治集团中倾轧斗争大大减少,也

  没有出现宗室大臣擅权之事,应该说与秘密立储法有重大关系。当然,秘密立储法也有弊端。在家天下的封建制度下,最终权力都掌在皇帝一人手中,但公开建储,大臣还可以从旁建言,或行谏止。秘密建储法只凭皇帝一人好恶决定,王公大臣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更谈不上参与意见了。清朝自乾隆以后的各个皇帝,尽管办事勤勉有余,但常常只想着“祖宗成法”,不敢有所逾越。这与他们在当皇子时,为了博取父皇的好感,养成循规蹈矩的思想习惯是有一定缘故的。

  夫·子·女·己

  引用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歌尽桃花

  离线

  级别:总版主

  UID:45配偶:单身

  精华:发帖:5304白银:243两

  威望:1681点

  黄马褂:12件

  祖母绿:0颗

  在线时间:122(时)注册时间:2010-02-17最后登录:2010-07-1板凳

  发表于:2010-02-1全看

  ┊

  小

  中

  大

  三

  摄政和辅政

  在清朝历史上,曾两次出现因皇帝年幼由皇亲宗室代行摄政的事。第一次是在顺治

  初年清入关前后,由皇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代为福临摄政;第二次是清末醇亲王载

  沣以本生父代宣统帝溥仪出任监国摄政王。两次摄政,一头一尾,遥相对

  应,构成有

  清历史中很值得玩味的一页。

  多尔衮开始是以辅政的身份“辅理国政”的。同他一起的还有和硕郑亲王济尔哈

  朗。在排名上,济尔哈朗还列于多尔衮之前。不久,他们同称“摄政二王”。崇德八

  年(1643)十二月,,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传集诸王、大臣言:“我二人当皇上幼冲

  时身任国政,所行善惟我二人受其名,不善亦惟我二人受其罪。”可见在地位和责任

  上,摄政二王的地位仍是相同的。顺治元年(1644)正月,济尔哈朗向内三院、六

  部、都察院、理藩院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堂官宣布,以后凡有事进呈禀告,“皆先启知

  亲王;档子书名,亦宜先书睿亲王名。其坐立班次及行礼仪注,据照前例行。”这说

  明,至少在此以后,多尔衮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济尔哈朗。不过在两个月后礼部议定

  的摄政王及诸王、贝勒仪仗时,摄政二王的待遇,还没有显出差异来。

  顺治元年四月,多尔衮被授命大将军,空国征明,取得成功。他当着一批旧明降

  臣,自称“法周公辅冲主”,在北京入武英殿升御座,“设明卤薄,鸣钟鼓

  奏乐\",还

  接受三跪九叩礼和“拜伏呼万岁”。十月,福临在关内举行登基大典,多尔衮因战功

  卓越,封为叔父摄政王,可留守盛京的济尔哈朗,却只得到信义辅政叔王的称号。从

  此,正式确立了多尔衮一人独尊的地位。

  按照当时的待遇,摄政王年俸三万两;冠服冒顶用东珠十三颗,金佛前缀东珠七

  颗,后金花嵌东珠六颗,带每板嵌东珠六颗,猫睛石一颗,带用浅黄,服用八团龙,坐用褥貂皮,夏用繍龙;房基高十四尺,楼三层,覆以绿瓦,脊及四边俱用金黄瓦。

  护卫一二三等各十员,统共三十员。以上,比起摄政王和亲王要高出一二等。顺治二

  年五月,有位监察御史上奏,要求对摄政王“限以礼教,辨其衣冠”。于是礼部便遵

  旨议定了有关称号及仪注:凡文移皆书皇叔父摄政王。一切大礼如围猎、出师、操验

  兵马,诸王大臣都要“列班跪送”摄政王,回归时亦相应跪迎。遇到元旦

  或其他庆贺

  节日,满汉文武大臣在朝贺皇上之后,接着“往贺皇叔父王”,诸王中与多尔衮兄弟

  叔辈可“不叩头而坐”,其他都要口头之后方可就座。还规定“其自外入、自内出各

  官”,朝皇上毕,“即往见皇叔父王”。又如坐轿,皇叔父王于午门内下轿,亲王、郡王在午门外下轿。顺治三年五月制定卤簿仪仗,摄政王的规制仅低于皇帝而高出亲

  王一等。顺治五年(1648)十一月,多尔衮又被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在地位上

  俨然“高于‘皇上’,与‘太上皇’正相同。”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逝于口外

  喀喇城,立即被追封为成宗义皇帝,袝享太庙,行丧礼仪都是比照皇帝规制办理的。

  本来,摄政就是权行皇帝事的意思。在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封建社会里,尽管皇

  帝是个不懂事的娃娃,但只要名分在,便位列至尊。多尔衮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在他

  摄政期间,可以调动三军,向全国发布政令,为了方便,还把藏于“大内”的信符收

  贮于王府,甚至以“朝廷自居”,可在礼仪规制上,却始终保持着比皇帝低一等的界

  线。有一次,皇帝赏赐马匹,多尔衮领赏后到武英殿叩头谢恩。小皇帝有些过意不

  去,叫大臣传话:“凡遇朝贺大典,朕受王礼。若此等小节,不必行此大礼。”多尔

  衮回答道:“上年幼冲,臣不敢违礼。俟上春秋鼎盛,凡有恩宠,自不敢辞。”说明

  他把握分寸的。

  当然,对摄政王的礼仪也是逐步升格的。这一方面与入关后始属草创,一切制度需

  要不断健全完备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多尔衮入关后权势陡增是相适应的,以致加称

  “皇父摄政王”,在地位上与皇

  帝相等列,这就触犯了大忌。福临后来说:他在睿王

  摄政时,”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详陈者。

  “一当皇帝自觉有了能力,就会不甘心处于傀儡的地位。多尔衮死后不久,一切荣誉

  都被当作罪状,遭到剥夺。这里固然与八旗内部斗争、受压诸王乘机翻案

  告讦有关,但也说明在封建专制主义之下,皇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允许别人分享权力。这就

  不单是制度方面的问题了。

  醇亲王载沣受命摄政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载湉逝世后。当时,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也卧病在床,朝不保夕。就在她临死前,还作出了两项决定:一是命载沣三

  岁的儿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再就是“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根据慈禧的遗

  命和新皇帝的谕旨所言,摄政王是代皇帝“主持国政”,有权裁定“军国大事”和

  “行政”、“黜陟赏罚”之事,但同时规定,“遇有重大时间,必须请皇太后懿旨,由摄政王随时面请实行”。这里说的皇太后,就是载湉的皇后隆裕,是慈禧为她侄媳

  妇留下的权力。

  与多尔衮摄政时情况有所不同的是,载沣在实施监国伊始,内阁等衙门便就摄政王

  的权限并礼节事宜作出了十六条规定,归纳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牵涉到监国的权力,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诏旨军国政事及黜陟赏罚,悉

  由监国摄政王裁定,仍以谕旨实行。凡重大事件有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建国摄政

  王面请施行,他人不得擅请擅专”;再一是“君权、皇上有统率全国海陆军之权,凡

  宪法纲要内所定皇上大权、关系军事者,即属之于摄政王,其京外旗、绿各营,海陆

  各军,应规摄政王节制调遣。”宣统元年(1909)五月,载沣出任海陆军大元帅,其根据便是这一条规定。此外又规定,凡发布谕旨,均由摄政王钤章、军机大臣署名

  后才“尊奉施行”。太后懿旨,也得经王钤章、军机大臣署名后才能宣谕。在外交方

  面,“凡与各国订约遣使,均由建国摄政王主持”。接收外国国书及觐见礼节,由外

  务部拟定办法后奏明办理。至于像祭告太庙、代行祀典,以及经筵、典学等等,虽不

  牵涉军政、外交大事,但因它们象征着代天授命,接受祖宗遗规的意思,向来是皇帝

  的特权。由摄政王代行其事,标志着他具有皇帝的权力。

  第二类是有关礼仪方面的,如摄政王在皇太后面前要称臣,行臣礼。遇到皇帝升

  殿受贺及“万寿圣节”,摄政王可以免与列。王公百官在向皇帝朝贺后,虚“诣监国

  摄政王前致贺”。王公百官朝见皇帝、监国摄

  政王设座案于御座东侧聆听,接收奏

  对。

  百官的奏章文移中,有涉及摄政王字样的,须抬“写一格”,以示尊敬。有关

  舆服、护卫方面的规制,基本上“比照摄政睿忠王体制成案”,通融办理。

  第三类是摄政王的“用途经费”和居住府第等方面的待遇。经费“每年由度支部拨

  银十五万两,交内务府支应”。邸第有两处,一是中海迤西灵闳地方的摄政王府第;

  另一是为进入内廷办事方便于东华门近傍拨置。

  最后一项是监国期限,“俟皇上年长学成,届举行大婚典礼时”,摄政王就得及时

  隐退,由皇上“亲裁大政”。

  由于这次摄政只有三年稍多,因武昌起义爆发,载沣于十月向隆裕太后缴监国摄政

  王章,“退归藩邸”,摄政宣告结束。不久,清帝宣布退位,清朝就灭亡了。但我们

  对比前后两次摄政,很显然,后一次是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在实施监国之前,便就

  摄政的仪制、权力及规政时间等诸多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条规。使摄政不至于影响到

  皇帝的权力。这既是为了防微杜渐,同时也表明此时的中央政治机制,较之清初显得

  完备和成熟多了。

  辅政就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不过在职权和礼仪等规制上,远低于摄政。清代的辅

  政之名,也不止出现一次。前述福临当皇帝的时候,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先始便是以

  辅政的名义出现的。从清代的辅政机制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继立的新皇年

  幼,在未成年前需人扶持主政。如福临去世前遗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扶持年方八岁的新皇帝玄烨。咸丰十一年七月,皇帝临死前命载

  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为顾命大臣,“襄赞政

  务”,也具有辅政的意思。另一是皇帝继位伊始,为协办政事临时授命辅政的。雍正

  十三年(1735)八月,胤禛刚去世,弘历便传旨著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

  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便属此类。

  清代的辅政大臣,不象摄政王那样有特殊的礼仪规制,特别是后一种类型,实权全

  操纵在皇帝手中,且时间很短。乾隆二年(1737),一俟乾隆丧居届满,便立即停

  罢辅政名号,以免分权。不过因为辅政毕竟具有代皇帝发号施令的职能,所以仍不免

  有专擅之事。康熙初年,辅政鳌拜,利用总掌启奏批红大权的首席辅臣索尼年老多

  疾,不久又告病故,联络遏必隆,打击并害死苏克萨哈,以实现独霸权利的目的。甚

  至在玄烨亲政之后,还抓权不放。使得年轻的皇帝不得不用计谋制服鳌拜。鉴于祖宗

  时的教训,所以咸丰命肃

  顺等八大臣顾命的时候,又将其随身携带的“御赏”和“同

  道堂”两枚私章,一交与皇后纽祜禄氏,一赐亲子、未来的小皇帝载淳。规定凡搬发

  谕旨,必加盖二印,方算有效。据当时肃顺等赞襄政务王大臣给内阁和地方文武大臣

  两道咨文中所言:“本王大臣拟旨缮递后,皇太后、皇上用钤用图章发下,上系‘御

  赏’二字,下系‘同道堂’三字,以为信符”。说明规制是十分明确的。肃顺等人不

  久便在一场权利斗争中遭到失败,那是属于另一个话题。如果从辅政角度考察,说明

  它只能在皇权的控制下代替皇帝行事。若有超越、凌驾之事,皇帝和近亲便可使用杀

  手锏,将其除去。这在清朝的施政中是毫不含糊的。

  夫·子·女·己

  引用

  回复

  引用

  举报顶端

  歌尽桃花

  离线

  级别:总版主

  UID:45配偶:单身

  精华:发帖:5304白银:243两

  威望:1681点

  黄马褂:12件

  祖母绿:0颗

  在线时间:122(时)注册时间:2010-02-17最后登录:2010-07-1地板

  发表于:2010-02-1全看

  ┊

  小

  中

  大

  四

  垂帘听政

  在“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制度下,不要说国家之主,即便一般男女,也是不能随

  便见面接触的。这样,帝后垂帘听政,就不能像皇帝那样直接面对文武大臣,必须有

  所隔离。于是便有“垂帘”之说。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先例的。顺治十八年,福

  临、去世后,新皇帝年幼,江南桐城县生员周南在“诣阙”呈疏中,就要求孝庄皇太

  后“垂帘以勷省治之隆”,但没有被接收。

  清代的垂帘听政出现于同治、光绪之际,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咸丰去世后,慈安

  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设计除去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即著名的“辛酉

  政变”。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两宫皇太后便“御养心殿垂帘听政”。这次听政

  活动持续了十一年零两个月,到同治十二年(1872)正月载淳年长亲政,才告一段

  落。

  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载淳去世。因为他没有儿子,在讨论由谁来继位的王公大臣会议上,慈禧坚决主张将醇亲王奕譞三岁的儿子载湉立为嗣皇帝。于是两宫

  皇太后又以皇帝年幼为由,开始了第二此垂帘听政活动。光绪七年(1881),慈安

  病故。大权操纵于慈禧一人之手。载湉于光绪十三年(1887)正月亲政,两年后,即光绪十五年正月,慈禧才撤帘归政。

  第三次叫做“垂帘训政”。那是载湉任用康梁,实行维新变法,触怒了官僚集团中

  的顽固派,告请慈禧出台。这样,他们便以“上有疾,命居瀛台养诃”为借词,再次

  出现“垂帘之事”。第三次

  垂帘,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慈禧病

  逝为

  止。

  三次垂帘,在时间上都相隔不远,而且主持听政的人,除投两次包括慈安太后,都

  以慈禧为轴心,所以在礼仪体制上,均按咸丰十一年十一月由王公大臣拟定呈进批准

  的垂帘听政章程十一条为依据。当然在此以前,慈禧等通过政变手段,已掌握了政治

  大权。据当年十月初七内阁所奉上谕,明确指出:“现在一切政务”,业“蒙两宫皇

  太后躬亲裁制”,凡“各直省及各路军营折报应行降旨各件”,经两宫皇太后“阅

  定”,才能最后“颁发”。垂帘听政章程十一条见于《清穆宗实录》,后来又编入光

  绪《大清会典事例》,说明它具有法律效果。这十一条中涉及要害的是第五、六两

  条:“召见内外臣工拟请两宫皇太后、皇上同御养心殿,皇太后前垂帘,于议政王、御前大臣内轮派一人,将召见人员带进见”;“京外官员引见,拟请两宫皇太后、皇

  上同御养心殿明殿。议政王、御前大臣带领御前,乾清门侍卫、侍卫等照例排班站

  立,皇太后前垂帘设案,进各员名单一份,并将应拟谕旨分别注明。皇上前设案带领

  之堂官照例进绿头笺,议政王、御前大臣捧进案上,引见如常仪。其如何简用,皇太

  后于名单内钦定,钤用御印除交议政王等军机大臣传旨发下,该堂官照例述旨。”

  以上两例,虽然很多内容谈的是垂帘听政时召见臣工的礼节,但体现了两

  宫皇太后

  的权力。至于以下各条,像宗室人员的袭爵、袭职,王公子弟等人的应封受职,内外

  官员的升调改补,顺天乡试、会试命题等等,也规定由皇太后钤印发下,才算确定有

  效。后来同治十三年两宫皇太后二次垂帘的时候,其礼仪事宜均与咸丰十一年相同。

  稍有差别的是,同治时颁发谕旨,均按皇帝名义进行。光绪时,规定“皇太后训敕称

  懿旨,皇帝称谕旨”,表明听政皇太后也可以直接宣谕诏旨。到了“戊戌训政,则孝

  钦与德宗并坐若二君焉”,“大臣皆跪于前,面孝钦”,皇帝“嘿不发言,有时太后

  肘使之言,不过一二语即止矣”。载湉虽有皇帝之名,实际确是傀儡。

  至于听政的仪制,大多都安排在养心殿,一般皇帝坐在帘前御榻上,太后坐在帘

  后。帘用黄幔,也有记载说是黄色纱屏的。大臣引见入殿,都是太后问话,臣下回

  答。有时也在乾清宫召见臣工,亦是皇帝在前,两太后在后“共御一案”,有“枢臣

  递折件,皇上手接,呈递太后”。据翁同龢日记中言,他在乾清宫西暖阁受召见,看

  到慈禧太后和皇帝“同坐御塌”,慈禧在右,皇帝在左,“俨

  如宋宣仁故事,盖前所

  未有也”。看来此时已撤去纱帘,直接前台指挥了。对于此等违制做法,翁显然颇不

  以为然。尽管如此,听政的太后要像皇帝那样出御外朝太和殿,那是绝对

  不行的,因

  为从理论上说,听政和摄政一样,是代皇帝行事。登临太和殿那是皇帝的特权,何况

  慈禧又是女流。纵是她有此心,也不敢贸然去做,以免引起朝廷内外的愤怒和谴责。

篇二: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键入文字]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嫡长子继承制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嫡长子继承制,希

  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

  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广义的“长子”是指排行最长的子女,换言之长女也

  可能包括在内,狭义的则只包括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

  一些母系社会中则是由长女拥有优先继承权。

  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

  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

  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中国在秦朝以前曾是奴隶社会,爵位和封地财产结为一体,因此当时存在土地财产

  主要由长子继承的情况。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时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欧洲

  封建社会的长子继承制,包括了长子继承财产,封建贵族的爵位和土地传给长子,其

  余的儿子因缺乏财产为谋生而沦为骑士。中国受井田制均田思想的影响很深,因而财

  产实行诸子平等均分。欧洲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为了防止家族封地和财产实力不

  因后代的分割导致变小变弱,因而财产也实行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女真人建立的金

  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曾一度在法律上规定诸子按照身份等级的不同实行不同份额

  的财产继承权。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嫡长子继承制之日本

  日本长期采用嫡长子继承制。21世纪的民法虽然规定各子女可平均继承父母遗产,但到了

  21世纪仍有不少人让长子继承父母的全部土地。

  在明治时代之前有各式各样的继承方式。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继承相关法令,因此许

篇三: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朝鲜王朝历代国王:

  1、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73,在位1392年-1398年、6。

  2、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62,在位1398年-1400年、2,太祖嫡次子。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3、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55,在位1400年-1418年、18,太祖嫡五子。

  4、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53,在位1418年-1450年、32,太宗嫡四子。

  5、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38,在位1450年-1452年、2,世宗嫡长子。

  6、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16,在位1452年-1455年、3,文宗嫡子。

  7、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51,在位1455年-1468年、13,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8、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19,在位1468年-1469年、1,世祖嫡次子。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9、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37,在位1469年-1494年、25,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10、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30,在位1494年-1506年、12,成宗长子。

  11、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56,在位1506年-1544年、38,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12、仁宗,李岹,1515年-1545年、30,在位1544年-1545年、1,中宗嫡长子。

  13、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33,在位1545年-1567年、22,中宗嫡次子。

  14、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56,在位1567年-1608年、41,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15、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66,在位1608年-1623年、15,宣祖庶次子。

  16、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54,在位1623年-1649年、26,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17、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40,在位1649年-1659年、10,仁祖嫡次子。

  18、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33,在位1659年-1674年、15,孝宗嫡子。

  19、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59,在位1674年-1720年、46,显宗嫡子。

  20、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36,在位1720年-1724年、4,肃宗庶长子。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21、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82,在位1724年-1776年、52,肃宗庶四子。

  22、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48,在位1776年-1800年、24,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23、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44,在位1800年-1834年、34,正祖庶长子。

  24、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22,在位1834年-1849年、15,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25、哲宗,李升,1831年-1863年、32,在位1849年-1863年、14,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26、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67,在位1863年-1907年、44,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27、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52,在位1907年-1910年、3,高宗嫡长子。

  注:

  1、1896年朝鲜脱离中国而独立,建立大韩帝国,年号为建阳,次年改元光武。1907年改元隆熙。

  2、宣祖为明宗的嗣子,正祖为英祖长子孝章世子(真宗)李緈的嗣子,哲宗为纯祖的嗣子,高宗为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的嗣子。

  3、高宗称帝后,追上祖先的帝号,追尊太祖康献大王为太祖高皇帝,孝章世子为真宗昭皇帝,庄献世子为庄祖懿皇帝,正宗为正祖宣皇帝,纯宗为纯祖肃皇帝,孝明世子为文祖翼皇帝。之后的两代韩国皇帝为高宗太皇帝、纯宗孝皇帝。

  4、1910年韩国被日本吞并后,日本封纯宗为昌德宫李王,退位的高宗太上皇为德寿宫李太王,均列入日本皇族。昌德宫李王的王位后被李坧之弟皇太子英亲王李垠继承,1945年日本废除皇族、华族身份时一并被废。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篇四: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朝鲜历史最长寿的君主

  是哪位?为大家整理了其相关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朝鲜王朝各代帝王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早早就去世,就算寿命长一些的也不过是五六十岁的年纪,甚至有的王子刚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有的就算是登上了王位也不过很短时间就离开了人世间。然而在这些帝王之中李昑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为什么要说他非常的特殊呢?其实是因为李昑是朝鲜王朝最高寿的帝王。

  英祖李昑在位时间比较长,而且他也是一位比较英明的君主,至少比起之前的几位国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当时李昑本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可是因为前任君主并没有任何的子嗣,而李昑也是唯一一位还活着的成年王子,在这种情况下李昑只能登上王位成为君主。然而之前的生活对英祖李昑的生平造成很大影响。那么英祖李昑的生平是怎样的呢?

  英祖李昑的生平

  在英祖李昑的生平中他深深了解党派纷争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灾难,于是在他上位之后一直致力于平复朝廷内部的纷争。他甚至为了恢复兵役税而深入到各个阶层的人士之中了解他们的意愿。同时英祖李昑还减轻农民身上的负担,之后又整顿了国家在财政发面的制度,英祖李昑生平一直致力于改变国家的一些原有政策,希望让社会可以更加平稳的发展。

  英祖李昑生平对商业虽然不是很了解,可是他是那种非常开明的君主,在商业方面通过扩大垄断的方式让国内的经济迅速的提升增加。另外英祖李昑还曾经想要改变国内爱好奢华的风格,让清朝的商品不再国内流通,但是这个举动却因为清和日的双面夹击而收效甚微。总之英祖李昑的生平之中为祖国和人民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贡献在国内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英祖李昑在位期间国内水平几乎超出了之前很大一个阶段,由此可见朝鲜英祖算得上一个非常开明英明的君主了。

  其实关于李昑是朝鲜王朝最高寿命的帝王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有着详细的记载,李昑的出生时间是在1694年,当时肃宗的子嗣非常的少,有一些还是出生不久早早夭折的,而之后景宗登上了王位可是他的身体也是比较孱弱的,在即位四年后就去世了,于是才有了让李昑登上王位的机会。李昑是在1724年登上王位的,一直到1776年他去世才将王位传承给下一任帝王。因此来看李昑在位时间也是最长的一位,而从1694年一直到1776年,足足八十三年的时间,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说李昑是朝鲜王朝最高寿的帝王。

  李昑的身体一直不错,并没有像前一任帝王那样孱弱不堪,八十三岁才去世的李昑在朝鲜历史上是无人可以比拟的,之前的国王或是因为身体原因或是因为被毒杀暗杀等等,一直寿命都是比较短暂的,然而这样也就越发凸显出李昑的高龄了。可以说李昑的寿命在整个朝鲜王朝来说都是比较少见的。

  英祖李昑的子女

  英祖李昑在位其间有两位王后,第一任王后及原配王后就是贞圣王后,由于恶疾而逝世。那是英祖已66岁,因为早年肃宗曾颁发禁令,不可从后宫嫔妃中选王后,英祖就封了15岁的金氏为贞纯王后。英祖与这两个王后都没有子嗣,所以说起英祖的子女,就只有后宫所出的两子十二女。

  英祖的长子早年不幸夭折,次子李愃就变成他唯一的儿子,所以一出生英祖便封其为庄献世子。从小英祖对其要求就很高,毕竟以后是要继承皇位的人。英祖希望庄献世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便要求他各方面都做到完美,可能就是因为英祖的种种压力,导致庄献世子逃避现实,误入歧途,再加上后宫的溺爱,整天游手好闲,不再专注于政治与军事,最终精神出了问题。这使英祖非常生气,庄献世子与英祖的矛盾也日益加大,英祖不在信任他,两人之间的嫌隙也越来越大,感情也慢慢转淡。最终英祖将世子贬为庶人,要他自己自尽,多次没有成功。英祖就将庄献世子关进米柜,将其活活饿死。之后,英祖伤心欲绝,也很后悔,便追封为思悼世子。最终英祖将皇位传给了庄献世子的儿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五: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中国历代皇帝的朝鲜籍妃子

  中国历代皇帝的朝鲜籍妃子

  明朝永乐、宣德皇帝各有8位朝鲜妃嫔;作侍女、女史的朝鲜女子,永乐朝22人、宣德朝16人、清入关前10人、顺治朝16人;歌舞艺人、厨师,单是宣德朝就有100多人永乐帝有八位朝鲜妃嫔

  永乐娶朝鲜妃嫔,起于其父明太祖朱元璋与高丽国王王昌和其后朝鲜王朝太祖大王李成桂的“结亲”设想。

  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年)四月,太祖传谕国王,挑选出身好的女子与皇室子弟婚配,说:“我这里有几个孩儿,恁(您)高丽有根脚好人家女孩儿,与将来教做亲。”洪武二十五年朝鲜国家政权更替后,至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双方多次商量“做亲”事,朝方还先派送5名太监到南京。太祖对国王表示:“我实要做亲。我的子孙厮儿(男孩)多、女儿小(少),恁(您)那里才八岁,到十六岁便是成了。”永乐元年(一四○三年),朝鲜太宗李远芳亲自到南京朝见永乐帝朱棣,增进了两国之间的了解,永乐时三次在朝鲜选妃,永乐皇帝不但喜欢上了朝鲜女子,而且接受了朝鲜民族的饮食习惯、文化习俗。

  第一次发生在永乐即位之初。大概是接续洪武时“做亲”之议,永乐元年四月,朱棣派出的使臣到达朝鲜首都汉阳(即后来汉城、今南朝鲜首尔),商量遣返逃到朝鲜的建文帝“手里人”,同时转达了朱棣“结婚”(结为婚姻)之意。永乐五年,徐皇后病故;六年(一四○八年)四月十六日,永乐帝派出的内史黄俨等到达汉阳,朝鲜开始选妃工作,并“禁中外婚嫁”。至十一月告一段落,选出5名女子。她们是:工曹(即工部,比照明朝六部而称“曹”)典书权执中之女、仁宁府左司尹任添年之女、恭安府判官李文命之女、护军吕贵真之女、中军副司正崔得霏之女。另外,还有随从12名、太监12名。国王命艺文馆大提学李文和为特使,护送她们。为掩人耳目,特送纯白厚纸6,000张,对外名义是进纸札。这5位女子一行于七年初到达北京。二月,权氏封为“贤妃”,掌管六宫事务,行使皇后职权;任氏封为“顺妃”,李氏封为“昭仪”,吕氏封为“婕妤”,崔氏封为“美人”。

  权妃之兄权永均被任命为朝廷光禄寺卿(负责宴筵事务的衙门的长官),官秩三品,赐彩缎60匹、彩绢300匹、锦10匹、黄金2锭、白银10锭、马5匹、鞍2面、衣2袭、钞3,000张。这基本相当于册封妃子的纳彩礼物。任妃之父任命为鸿胪寺(负责典礼事务的机构)卿(长官),李昭仪之父、吕婕妤之父任命为光禄寺少卿(副长官),官秩都是四品;崔美人之父为鸿胪寺少卿,官秩五品。权妃是《明史·后妃传》中唯一有记载的朝鲜女子:“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姿质禾农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但第二年十月就在随朱棣从南京到北京的路上去世,《李朝实录》记载说,永乐帝见到贤妃之兄,“赐言之时,含泪伤叹,至不能言”。永乐帝喜欢上朝鲜民族饮食及文化习俗,直到晚年还怀念贤妃,说:“朕老矣,食饮无味”,“权妃生时,凡进膳之物,惟意所适;死后,凡进膳、造酒,若浣衣等事,皆不适意。”

  第二次发生在永乐七年(一四○九年)。五月初三日,太监黄俨到汉阳口宣圣旨:“去年你这里进将去的女子每(们),胖的胖,麻的麻,矮的矮,都不甚好。只看你国王敬心重的上头,封妃的封妃,封美人的封美人,封昭容的封昭容,都封了也。”话虽如此,但还要求再考虑两个。八月,朝方确定了人选,但明朝忙于抵御灭亡的元朝蒙古鞑靼部进攻北京,朱棣便托词推延,到九年(一四一一年)四月初二日,朝方将郑氏女送到北京。永乐帝见即宠爱,对一行人赏赐有加。尽管此事都是秘密进行,但永乐帝的子孙们却在《太宗实录》中留下一笔:九年正月,“命郑允厚(郑女之父)为光禄寺少卿。允厚朝鲜人,掖庭之亲,因其来朝,特授是职而不任事。”皇帝的岳父一般要给予相应的爵禄,永乐帝对几位朝鲜岳父多给予光禄寺职衔,反映了他对朝鲜饮食的喜爱。

  第三次在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年)。朝方选出韩氏、黄氏两位女子,随行有侍女6人、太监2人。八月初六启程,十月初八到京。永乐帝对韩女尤其爱重,赐韩家父兄大量财物,一直送到辽东;接着又于十一月初三,向朝鲜国王发出嘉奖的敕书,并白金2,000两、文绮表里200匹、纱罗、绒锦50匹、马24匹,另赏王妃(国王正妻)文绮表里80匹。

  宣德帝也有八位朝鲜妃嫔

  明宣宗是明代前期的太平天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艺术才华的皇帝之一。他自幼得到祖父永乐帝的喜爱,不管在京还是北征朔漠,都在祖父身边,其皇位继承人的地位由祖父确定。有趣的是,受他祖父影响,他也喜欢朝鲜民族饮食,而尤其酷爱朝鲜歌舞,在位10年共招来唱歌女儿、执馔女子(女厨师)100多人;与他祖父一样,他也娶了8位朝鲜妃嫔。

  宣德帝朱瞻基到朝鲜选妃只有一次,在即位后第二年(一四二六年)三、四月,派出使臣内官昌盛、尹凤、白彦出使,选妃并找厨师等。当时他28岁。《明宣宗实录》中也留下侧记,像此次带去“赉赐”国王的礼物白金1,000两、纻丝、纱罗、锦帛240匹。事先选中女子是7位:成女、车女、郑女、卢女、安女、吴女、崔女。永乐时入宫的韩女有妹貌美,明使听说后也将其请来,合共8位。这8位女子及执馔女子10人、使女16人、太监10人,于三年七月二十日离开汉阳,十一月二十六日到达北京

  宣德之后136年间,明朝皇帝未在朝鲜选妃。明武宗朱厚照是有名的荒淫无道的皇帝,就在他年纪轻轻却快要闹死的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年)正月,朝鲜国内忽然出现要来选妃的传言,民间闻风而动,纷纷抢时间嫁娶,朝方官员认定武宗对选去的女子“待以非礼,与先世采女之事异矣”。这时朝鲜国王为中宗李怿,大长今当时正在宫中,当然亲历了此事的前前后后。《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派遣太监金义、陈浩为册封朝鲜国王世子(王位继承人)的正、副使,顺便商议选妃等事。所幸他们刚出发,三月十六日,只有31岁的武宗便崩于“豹房”(动物园,在北海西侧)。他们在辽东接到哀书,四月初十渡过鸭绿江,继位的嘉靖帝下令停止。

  清初多尔衮娶朝鲜“福金”一位

  朝鲜与明朝关系密切,双方对满洲、后金即后来的清朝统治者同仇敌忾。皇太极于清崇德二年(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年)挥师攻朝后,提出奉清朝正朔(纪年)、人质、婚媾等条件,朝方都阳奉阴违,进展不大。清入关后,顺治七年(一六五○年),实际控制朝廷政权的摄政王多尔衮的“福金”(又写作福晋,即汉语夫人,王的正妻)去世,要求与朝鲜国王“结为婚姻”。当时国王孝宗李淏公主仅两岁;更重要的是当时双方是敌对关系,还是宗室锦林君李恺胤顾全大局,愿纾国难,自报自家的女儿。国王加封该女为“义顺公主”,四月十二日亲自到汉阳西郊送行。《清世祖实录》对此有记载:五月二十一日,“摄政王率诸王、大臣,亲迎朝鲜国送来福金于连山,是日成婚。”连山关在今辽宁辽阳一带,离北京上千里地;多尔衮远迎到此,而且迫不及待,当日成婚。这是他死后,顺治、康熙为揭露他的丑行而写下来的。顺治十三年(一六五六年),顺治帝派太子太保议政王大臣哈什屯护送公主回国,由朝鲜政府发给月廪(生活费)。

  韩妃抚育宪宗见证四朝

  总计上述选为妃嫔的女子有17人。另外充作侍女、女史的女子64人,其中永乐朝22人、宣德朝16人、清入关前10人、顺治朝16人。宣德时入宫的韩妃史称“小韩”,生于永乐十年(一四一二年),小名桂兰,在明宫经历了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四朝,因抚育英宗之子成化帝朱见深,为成化帝所感戴和尊敬,成化帝的妃嫔们尊她为“女

  师”,称她为“老老”。老年的韩太妃与太后关系亲密,但想念远方的祖国故乡,因此屡次派当年带来的太监郑善等,回国弄来家乡的服饰、玩物、食品,“见家乡的土物,便见家乡一般”。

  成化帝见到这些东西也喜欢得不得了,便向朝鲜国王索要,然后回赠国王一些礼物。如此来来往往,一时竟成朝鲜政府一个负担。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年)五月十八日,韩太妃病故,年74岁,在宫中度过57个春秋。成化帝称赞她多年来“供事恪勤”,上谥号曰“恭慎”,以表彰其功劳;又赐以诰命,安葬于北京西郊风光秀美的香山之原,并命吏部尚书万安撰写墓表、户部尚书刘珝书写墓志铭;并要求朝鲜国王“厚恤其家”,每年来京朝贡的使团为其家族留一个名额;然后将皇帝祭诰之文、墓志表交由朝鲜国王转交她娘家族人,“以示光荣于永永”。

篇六: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李世民为什么会传位给李治

  文/历史崔,【中国历史名人】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上一集历史崔讲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正式成为帝国的主宰,随着年龄的增大,谁来当下一任皇帝,成了李世民最头痛的问题。按理说,作为皇长子的李承乾,是最合适的人选,李世民也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又是请名师,又是实地观摩和演练,然而身体条件不达标,成为李承乾一生的转折点。过于羸弱的性格,再加上喜欢男风,宠幸一名叫称心的皇家乐队成员,使李世民失去了信心,此后老李更加溺爱次子李泰。捧红李泰,李世民原本的用意,一方面当然是希望,考察次子,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刺激李承乾,希望他更加振作,没想到,李承乾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走了一条变态的夺权之路。这场阴谋政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一名卫士的出卖,太子被废。嫡长子失去了资格,那么是不是次子李泰就有机会了呢,李世民的回答是: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出自《旧唐书》今天,历史崔的主人公,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治。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1、他是李世民亲封的太子,却死在了夺权的路上2、玄武门之变的真相贞观十七年三月的一天,在长安城大理寺的监狱中,一名罪犯刚

  经历拷打,被拖回了监狱,他,头发凌乱,完全遮住了脸,五大三粗的身体上,结满了血痂,在监狱的地板上,静静的躺着,一动也没动。监狱里很潮湿,一股难闻的气味,将他再次从昏迷中冲醒,他慢慢的爬了起来,眼神迷茫的望着外面。这个罪犯,叫纥(读he)干承基,是一名军人。他来自齐王府,是李祐培养起来的心腹,贞观十二年,随李祐来到长安后,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后来李祐向李承乾推荐,纥干承基在长安城,终于有了新的工作,担任太子府千牛。(千牛是皇宫的警卫人员)因为长期的前线生活,纥干承基拥有一副好身材,人很聪明,作为齐王在长安的负责人,纥干承基和许多朝廷大员都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尤其是右卫大将军侯君集,更是把女儿下嫁给了他。纥干承基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甚至希望脱离齐王的掌控,然而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将纥干承基推向了深渊。齐王谋反了。大概一周前,齐王李祐在齐州宣布自立,想要过过皇帝的瘾,同时,征发封地内所有成年男子,攻占周边城池,唐太宗很生气,派兵部尚书李绩,征发怀、洛、汴、宋、潞、滑、济、郓、海九州府兵,与刘德威讨伐平叛。同时,在长安城内,大肆逮捕齐王同党,而纥干承基就这样,进了大理寺。曾经,纥干承基以为自己是一条硬汉,泄密和叛变,这些事,他是不会、也不屑干的,但是连日的拷打,纥干承基开始奔溃了,按照法律,他的罪名已经确定,几天之后,就将押赴刑场斩首。但是纥干承基

  不想认命,他想继续活下去,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喉咙里发了出来,他叫来了看守监狱的衙役。几天后,一个重磅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太子有重大谋反嫌疑,被抓后,发配黔州,也就是贵州一带,同党赵节、杜荷、侯君集等全部被处死。消息中没有说的是,魏王李泰也卷入了这起谋反案,李承乾最初的目标,就是他的这位亲弟弟。“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是李世民在李承乾案发后,和长孙无忌等大臣们讨论,下一任继承人问题时,说的话。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七,李承乾事件后的一个星期,李世民亲驾承天门,宣布李治,成为第二任太子。李治,字为善,贞观二年出生,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长孙氏一共为李家生了三个儿子,其他两个就是上面提到的,李承乾和李泰。李世民给李治的启蒙教育是《孝经》,核心就是孝道,讲的是儒家的伦理思想,为什么会教他这个呢?在贞观七年,通过李治自己的回答,解释了启蒙教育使用孝经的目的:孝,开始是事奉双亲,长大后是事奉君王,最终是修身。贞观十七年,李治十五岁,李世民召集朝廷重臣,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开了个闭门会议,会议的重点就是,李承乾之后,谁来当太子,前面《旧唐书》的描述,就是当时李世民讲的,最后确定立李治。李世民选择继承人的方式,受自己的影响很大:唐朝建立的时候,李世民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洛阳之

  战后,开始暴露了野心,但是因为太子的存在,逼迫李世民不断的斗争,最后取得帝位。既然竞争可以让人进步,老爷子给李承乾安排了李泰,可惜两个人都不达标,只学会了搞阴谋诡计,现在太子已经换人了,李世民也想给李治,找一个对手,这个人,叫李恪。唐太宗有很多儿子,李承乾是老大,所有儿子中年龄最大的,老二叫李宽,因为李渊的儿子李智云很早去世,就把李宽过继给了他,可惜没多久,也死了,李泰在所有儿子中,排名第四,在他前面的,就是李恪。武德二年,李世民迎来了三个儿子的出生,李承乾、李宽和李恪,李恪的母亲,来头也挺大,是杨广的女儿杨氏。在古代,皇帝的儿子,身份是按照母亲的地位来划分的,比如长孙氏,她贵为皇后,又是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妹妹,她的仨儿子,个个都很金贵,李世民都是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抚养的。但是李恪就不一样了,史书上没有记载,杨氏和李世民是怎么好上的,按照李恪的出生年月,杨氏嫁给李世民的日子,最有可能是在武德元年,也就是占领长安城之后,杨广被宇文化及斩杀的这段时间。毕竟是杨广的女儿,在李世民称帝之后,根据史书记载,杨氏依旧是四妃,身份仅次于皇后。杨氏的名分有了,但是儿子李恪的命运依然很悲剧,李世民给他安排的定位是燕王旦:“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资治通鉴》燕王

  刘旦,是汉武帝的儿子,排行第三,老大刘据,因为起兵造反,死了,老二叫刘闳(读hong),身体不好,18岁也死了,刘旦是名义上的庶长子,也是满身才华,喜欢招揽游侠。刘据死的时候,刘旦还在封地呢,就向汉武帝提出,能不能回京,摆明了想当太子,汉武帝消减了他的封地后,立最小的刘弗陵为太子,霍光为辅政大臣,结局呢,元凤元年,刘旦因为谋反,被杀。在汉武帝后的皇权更替里,戏份最多的,是霍光,正是由于霍光的发挥,历史才不会断片,很好的维持了,政权的稳定,那李世民给李治安排的霍光是谁呢?长孙无忌。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的翠微宫,李治成为唐朝新的主宰,定年号永徽,也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唐太宗作为皇帝,被夸了几千年,他选择的接班人,也很完美地将唐朝,传承了下去。唐高宗在任上,主要完成了这么几件事:第一、勤政,上朝这个事,在唐高宗之前,标准的上班周期是三天一次,从李治开始,改为一天一次,虽然把自己累的够呛,但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提拔人才,唐朝的政治制度,继承的是隋朝,唐高宗提拔的张文瓘、杜正伦、许圉(读

  yu)师,都是科举制下的产物,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关陇门阀对于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已经无力改变;第三、扩大版图,这是最被人忽视的一件事,关于唐高宗,关注度都集中到他老婆身上了,其实整个唐高宗时代,中国的版图在唐朝,是最大的,东起朝鲜

  半岛,西临咸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唐高宗时期版图)当然,唐高宗取得的这些成就,在另一个人出现后,都变的微不足道,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而史书记载,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李治老爹的女人,究竟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武则天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请继续关注历史崔的中国历史名人,下集更精彩!--

推荐访问:朝鲜皇位为什么可以继承 朝鲜 皇位 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