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3-04-30 09:15:04 浏览量:

篇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心得体会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感悟四篇

  【篇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遵循,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来,关于文明出游、公共场所禁烟等内容被纳入法律范畴,司法审判对家暴、虐待、遗弃等问题态度不断明确,《民法总则》专门设置了见义勇为不担责的相关条款……这些可喜的改变释放着法治的善意。

  一方面,对不文明行为划定红线,通过法律的力量倒逼人们敬畏规则;另一方面,法律为公德撑腰,保证行善机制不贬值褪色。

  让良法推动善治,发挥制度法律与公序良俗的合力,文明大厦的基座才会越筑越牢。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在道德践履的路上,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以良好风气的软引导呼唤公德,以制度法律的硬约束护佑公德,文明的沃土就不会沙化。

  更关键是你我共同呵护,点点滴滴磨砺道德自觉,危急关头

  果断施以援手,这样,社会公德就不会遭遇破窗效应,文明的幼苗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篇二】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立足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更离不开高尚精神的支撑。

  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

  道德建设体现在奉献社会中。

  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近年来,一批批道德楷模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

  从“最美妈妈”到“最美教师”,从“最美战士”到“最美司机”,以及“当代雷锋”到“共和国功勋”等等,一个个“最美”

  的时代楷模不实现了从最美个体成为了照亮人们前行的灯塔和旗帜,断涌现,到最美中国的“正能量”的递增。

  这些道德楷模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信念、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支撑。

  道德建设体现在同舟共济中。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正能量”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力量。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中国的富强,离不开社会正能量的积聚,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

  当汶川、玉树遭遇地震,当舟曲爆发泥石流,当北京出现特大暴雨……我们都看到了道德“正能量”璀璨的光芒,人们在灾难和困难面前互帮互助,众志成城,热情四溢,同舟共济,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的“正能量”能够将近14亿中国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凝聚在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凝结的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之下。

  道德建设体现在社会发展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以此

  引领和保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

  秩序。.

  激发社会道德“正能量”是实现美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的今天,提倡良好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全民行动、共同参与,使人民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中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必然,更是我们“以个体自律为基石,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的必然。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价值指引和精神动力。

  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专注于主流价值观的塑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发和凝聚社会“正能量”,才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全社会见贤思齐、向善向美。

  只有“正能量”的相互吸引、支撑、贯通,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怀着爱与感恩之心携手共建一个伟大和谐的健康社会。

  【篇三】随地吐痰、便溺,乱扔乱倒废弃物;垃圾不分类投

  放;遛犬不牵引,犬粪便不清理,违规饲养大型犬、烈性犬;行对这些不文明行……乱穿马路人或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为,您认为应该怎么办?最近,北京市通过调查问卷票选应该处罚的19项不文明行为。

  列举的处罚措施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纳入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安排社会服务、治安拘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不文明行为者信息等7项。

  对于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12项文明行为,问卷提出了倡导鼓励措施,包括授予荣誉称号、现金奖励、享受北京市积分落户政策等。

  此前,广西、天津、山东济南、河北唐山等地已陆续推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立法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例如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交通工具上“霸座”等行为与个人信用信息记录挂钩、遛狗不牵绳最高罚款500元、公众因不文明行为被罚可申请参加社会服务代替处罚。

  各地出台的法律法规中,鼓励文明、惩罚失德正在成为关键词。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很多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降低了。

  目前不少地方探索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符合依法治

  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大方向。

  并不容易。”罪刑相当“不过,对不文明行为者的处罚做到

  “一些不文明行为选项存在与现行法律法规交叉、执行难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吕艳滨表示,比如扰民、不守交通规则等本来就有法律法规禁止,只是因为执法不严,对此,今后加大执法力度即可,再单独专门规定意义不大。

  另外,“霸座”现象可以在现有规定里找依据,单独专门规定反而会造成制度衔接上的问题。

  立法者要区分纯道德问题和兼具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前者靠法律法规以及处罚很难奏效。

  也有专家担心,将一些无关信用的不文明行为纳入失信记录,可能造成信用惩戒泛化、滥用。

  为此,中宣部上个月结束征求意见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同时各项公共政策制度从设计制定到实施执行,都要充分体现道德要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

  邢朝国表示,道德与法律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范,理想状态下,二者相辅相成。

  但在实际生活中,法规与民俗、道德相冲突的情况也有发生。

  他建议,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和政府引导,为公众提供明确、稳定的道德规范,将社会成员嵌入到一套具有共识性的道德系统

  中,确保对个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力规制。.

  冯建军认为,对高空抛物、扒高铁车门等严重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像对待“酒驾”一样进行惩治,使道德规范真正“硬起来”。

  “公民道德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

  要培养公众规则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对记者表示,应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同时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要多开展文明促进交流活动,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进入公共生活,如何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现代公民。

  公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整个社会文明才能得以提升。

  【篇四】道德失范是一种沉疴积弊,是公众规则意识、公共文明意识的一种缺失。

  生活中,一些公民长期存在道德失范行为,将公共空间当成个人私欲“跑马场”,对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造成很大破坏;一些领域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尤其恶劣;一些短视频平台传播低俗不良信息、婚闹、直播虐杀野生动物、恶搞英雄烈士、侮辱国旗国徽等道德失范行为,触碰了公序良俗底线,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那么,这些道德失范现象为何久治不绝?实际上,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一些人法治意识薄弱、不讲社会公德,缺乏公共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肆意侵把个人私欲带入社会生活,文明意识,犯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进而导致不文明行为、失德败德现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一个人如果不讲道德,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一个国家如果不讲道德,就不能兴旺发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我们的社会亟需以一种文明自觉,来激发全民向善的道德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对道德失范、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降低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广西、重庆等地探索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已陆续推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立法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真正让道德规范“硬起来”。

  “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要想杜绝道德失范行为,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为公众提供明确、稳定的道德规范,将社会成员嵌入到一套具有共识性的道德系统中,确保对个人道德失范行为提供有力规制。

  比如,对高空抛物、扒高铁车门等严重道德失范行为,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进行惩治。

  为此,中央宣传部制定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同时各

  项公共政策制度从设计制定到实施执行,都要充分体现道德要

  求,符合人们道德期待。.

  毋庸置疑,公民道德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而应终身相伴、付诸行动。

  公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整个社会文明才能得以提升。

  这就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建立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要组织开展更多的文明促进交流活动,培养公众规则意识、公共文明意识,教会人们如何正确进入公共生活,如何做一个合格文明的现代公民。

  我们相信,对道德失范行为多一份拒绝,世间就会多一份文明进步。

篇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心得体会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我通过学习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我就深深的认识到怎样来做好一位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

  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2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体会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的,它有更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十分重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方面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另一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社会公德加以规范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有严格的惩处规定,严重的还将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一些地方出台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放烟花爆竹以及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制度等地方性法规也是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社会公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都有着引领的作用,一个好公民是一个好的职工和好家庭成员的前提,同时社会公德也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因此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加强个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来付诸实践,使社会公德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为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这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在全民族形成共同理想至关重要。

  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坚固的精神支柱,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建设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炼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我们要宣传好这20个字,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要实践好这20个字,使之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主旋律;我们要通过宣传、实践这20个字,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规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道德建设群众性强、实践性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自觉,贵在参与。只要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3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

  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4、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5、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7、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8、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9、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10、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1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1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1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1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四、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

  18、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19、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

  20、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1、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道德教育。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

  22、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

  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各类市民学校、职工学校、民工学校、农民夜校、家政学校等,要通过编写和运用通俗易懂的简明教材,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23、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突出加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的成果,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

  五、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24、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5、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要在各项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

  26、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27、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要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28、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29、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要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30、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

  31、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

  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要发动群众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32、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积极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以其独特形式和艺术魅力,给人以鼓舞、启迪和美的享受。要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介、评奖中,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条重要标准。要加强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引导,提倡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坚决制止出版、播映、演出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节目,依法打击反动、淫秽及各种非法出版物,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切实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赌博、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各种类型的商业性广告,要注意文化艺术品位,不得出现有损道德、有伤风化的内容。要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广告,净化人们心灵,优化人文环境。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加强引导,吸引群众参与,以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激发人们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七、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33、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3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35、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既要保护和支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和团体利益的行为,又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人和社会作奉献、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因具体政策的不当或失误给社会带来消极后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

  36、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基层单位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行政规章以及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八、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37、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供有利条件,下决心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

  3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教育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带动广大群众进一步做好工作。

  39、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40、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道德建设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要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抓好若干社会影响大、示范作用强、受群众欢迎的实事,促进一些难点问题的解决。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对于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生产力提高,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

  一、热爱教育,热爱学校

  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要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5道德素质,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此外还有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许多,都是把一个特定的范围词加在“素质之前”,从而确定所指素质的范围或方向。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

  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

  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

  明礼诚信

  爱国守法: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

  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团结友善

  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

  勤俭自强

  勤俭自强:勤与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

  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即“业”,“状元”就是敬业中的优秀者。

  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奉献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

篇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心得体会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七篇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七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抓好网

  络空间道德建设方面,《纲要》

  的四点要求:一要加强网络内容

  建设、二要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三要丰富网上道德实践、四要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给出了当前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最权威指南。

  新时代新纲要,明确网络建设新目标。

  2019年“5G时代”加速落地,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也大大增强,近两年通过净

  网行动等专项部署,网络空间生态整体趋好,但要看到网上发

  声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和言论交锋复杂化等特点,有

  时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甚至存在局部的正能量缺失,有些扭曲热门话题,污名正面人物,炒作花边绯

  闻,盲目追求点击量等问题。所有这些,都给网络空间道德建

  1/1设带来风险隐患,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纲要》

  的印发,进一步

  明确了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众人拾柴火焰高,壮大网络公益队伍。在这个人人都有麦

  克风,各地开遍自媒体的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培育和引导

  互联网公益力量,加快培养网络公益的领军人物和具有创造活

  力的中青年人才,并引导具有思想鉴别力的广大文化文艺工作

  者创作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大力

  度对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正确引导、有效引导,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

  尊德守法先行,习惯自觉养成。加强互联网管理,正能量

  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用好网信行政

  执法利剑,加大网信执法力度,对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

  务、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站依法关停,同时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

  责任,对违法账号依规关闭。在依法依规管网治网的基础上,2/19

推荐访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新时代 实施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