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8篇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1
其实故事很短,但我看了很久,09年一向看到10年的此刻。其实这样已经说不上真正好处上的读了,也不是想写什么读后感,也写不出读后感,只是想借这个理由更博罢了。
既然是以这个理由,又要忍不住叽叽喳喳几声。看完这本书,我就产生了很强烈的要去旅游的欲望。当然,也想去沙漠,撒哈拉是不太可能了,我想去西藏,正因它神秘;我想去内蒙,正因有大草原,正因有高超在;我想去北京,正因去内蒙要飘过的嘛,正因表弟在那里读书,有导游了额;我想去厦门,正因都说鼓浪岛很美;我想去云南,正因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看来我真的很想去很多地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是此刻能去得成的。--
三毛和丈夫荷西就这样在撒哈拉生活了很多年,条件艰苦,萨哈拉威邻居们也不尽如人意,但她却也能把自己的家打扮成沙漠中的一幅画,一个艺术馆,她也能和邻居们相处融洽,她能开着他们的“白马”横穿撒哈拉,她能从沙漠中,从萨哈拉威身上发现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不禁让我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真的能决定很多事情。要觉得生活是完美的,世界是完美的,我们就能经意或不经意地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期望。我向往的不仅仅仅是撒哈拉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我向往的还是三毛对生活的那种态度,还有她生活的状态,我觉得她很幸福。
这样更加让我觉得有必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大学这剩下来的两年,我不能到两年后的这天发现自己一事无成,不想自己错过看看这个大千世界最好的机会。我是真的想去旅游了,和朋友一齐,能够是伟春,能够是晓群,能够是妞,能够是宁姐,能够是还有很多人,我期望我们能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记得我们以前走过一样的路,分享过最美丽的风景。我想象着我们背着旅行包站在广袤的大地,镜头拉得很高很远,这样的我们就显得很渺小,我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我想象着我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间,感受着真实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想象着我们登长城那种痛苦却也畅快淋漓的样貌,我继续想象,想象异域风情,想象海阔天高。
记起来要把自己拉回现实。为了这些梦啊想的,我还是奋斗去吧!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2
在最近一段的时间内,我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我刚开始看就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三毛这个人物,因为她直爽、大方、富有同情心。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沙哈拉威人的风俗习惯,还让我体会到在沙哈拉威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他们对妇女很不公平,在她们未满是十岁之前就把她们卖了,如果有富人就可以随便买卖奴隶,让我体会到沙哈拉威人的愚昧、无知、没有同情心、残忍、粗暴。
《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中讲了三毛和荷西在沙漠中举行了婚礼,和沙哈拉威人交了朋友的过程,三毛对沙哈拉威人像朋友似的,待他们很好。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章节是《收魂记》。这个章节就要讲了三毛拿着照相机给沙哈拉威人拍照,那些男人们看到后,就拼命地去抢三毛的照相机,他们以为女人们的魂被收进了那个"黑盒子"里了。从这个章节里可以体会到沙哈拉威人因为没有文化,和“与世隔绝”而造成不认识照相机和现代化的许多东西,还可以看出那里的人愚昧、无知。
文化,是每个人必须有的,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3
提起撒哈拉,我想没有比鸟不拉屎这个词在适合它的了,但看了三毛的撒哈拉我却爱上了沙漠,开始对流浪产生憧憬。从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遥远而又新奇的世界,我们可以想象她在沙漠里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样,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不曾想象过一个现代人在荒凉的沙漠里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写的那样浪漫,一定有许多艰辛和阻碍,而她居然凭着一时的冲动就拎着少少的行李去了撒哈拉,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毛对于沙漠的渴望是内心洋溢出来的一种对生活超逸不俗的态度,她的浪漫奇想总是可以为枯燥艰辛的沙漠生活制造无限情趣.在三毛的笔下,她还原了一个女人的本性-----天真,热情,心中充满了爱与感恩。一个女人,和自己心爱的人远离故土,来到一个贫瘠,甚至是落后的地方,却从未对生活失望,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信念支持着这么一个瘦小的身躯。我想正因为不知道和许多的无法解释,所以我们会心生羡慕。
我认为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而三毛比我更加开朗。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与荷西间的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最后,三毛用小黄瓜代替笋做的笋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板称赞,读完也让我跟着乐了起来。
《悬壶济世》这一节主要是说三毛做大夫,给邻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异独特的方法,或是用国内药书上的老法子,给当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做牙医,用指甲油来给人补牙齿,并且确实补得那几个不肯去医院的发病的人牙齿都不痛了,足可令其咬东西。这件事荷西了解后,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又足以让我们心里感受到荷西当时的惊吓。
读三毛的故事,仿佛我也成了书中的主人公,同她一起快乐,紧张,感受着撒哈拉的风土人情.
三毛,这个热爱生活,乐观开朗,拥有宽容胸襟的智者;这个享受自由并承受得起孤单的行者;是一朵盛开在沙漠中的奇葩。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4
一位有着异乡情结的台湾女子。那时以为很特别的女子!
撒哈拉沙漠吸引着她的灵魂。在她第一眼看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她就深深的爱上了这里。那儿的故事,多么传奇!
我想,对于三毛来说,她对这里的感情绝不低于她的故乡。因为这里孕育着她的说有,她的爱情、她的家庭、她的经历。那呈载着她和他爱人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在撒哈拉沙漠的那段日子,被藏在他记忆的最深处,在荷西永远的离开她后,那也许也是一处不愿被触及的痛吧!
她那么引人注目的经历。所有发生在撒哈拉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勾引着无数读者的向往。很多人追求她那种生活。但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过那种生活。她那种敢想敢干能够把自己的行动付诸于行动中的性格也正是许多人喜欢她的原因。
我想,在我的内心最深处,住着一个像三毛一样的小精灵。从小就使我对异国有着独特的情怀,我想,若干年之后,我是否也会如三毛一样拥有一个如荷西爱她般的异域丈夫,我是否也会和他一起浪迹天涯。一本好书,是能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内心的共鸣。只是也是读者精神上的认可。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能够鼓起勇气去过一段很苦但很美德故事,哪怕很短暂!那将会是一段多么激励的经历啊!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5
为什么会去阅读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呢?这本书久负盛名,在当当网最受欢迎的书籍排行榜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很久之前我就对三毛这位作家貌似颇有偏见,觉得她笔名“三毛”起得有点庸俗而不文雅,然后又装作特立独行跑去撒哈拉沙漠旅行,写一本游记出来无非是吸引读者到那一片天地洪荒似的沙漠。当时就因为这样无知而自以为是地否定了一个作家,现在迷途知返了,真应该向三毛道声抱歉。有一次刷朋友圈,一位好朋友发了一句“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三毛吧”,虽然没有阐述出其他掷地有声的理由,但是就这么一句简单的双重否定的肯定句,就像一块巨石,扔进了我大脑中的好奇之海,激起好几重的波浪。就这样,受那位朋友的感染和对三毛这位作家的好奇,我在当当网一次购书优惠活动中,订购了三毛的《撒哈拉沙漠》。
很神奇,它晋升成为了我的枕边书,因为它里面包含十来篇不长的叙事性散文,故事有些传递出脉脉温情,还有些读起来让人欢喜和轻松,非常适合睡前半小时驱散内心的不安与烦躁。
印象中有这么一张照片,三毛穿着长裙,头戴一顶遮阳帽,姿态很自然洒脱的那种,而旁边站着的是一位是三毛的丈夫荷西,体型壮硕,胡须密集得可以覆盖着脸的下半部,双手叉腰,一副对炎热气温难耐痛苦的样子,两人站在沙漠上,而荷西站在三毛稍微前面,就像一块忠实可靠的盾。书里一篇《结婚记》写的是荷西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到沙漠中受苦,然后急不可耐地向三毛求婚,“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我们结婚好吗?”,荷西很真诚很靠谱,同时又与三毛在人生观上的“嗅味相投”,一个喜欢我行我素浪迹天涯,一个也喜欢流浪也包容理解欣赏对方的我行我素,三毛曾说荷西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多么疯狂多么难以理解,在荷西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三毛为什么这么值得荷西去追求呢?这个不好说,但是三毛确实有非凡的个人魅力,“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三毛不是害怕要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才所有顾虑,而是不愿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自由自在化。三毛是何其有幸,得到了荷西极大的包容,“我就是要你‘我行我素’,失去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在往后看到一些关于三毛和荷西生活的情节和故事都令我感受他们夫妻间那种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还有像朋友一样不受拘束无欢不闹,比如《荒山之夜》中两人兴奋雀跃地驾车进入沙漠找小乌龟和贝壳的化石,尽管遭遇坏人险些失掉性命,还着了魔似的相约“明天下午再来”,再如《素人渔夫》里面两人为了解决暂时的拮据而下海捕鱼再到市场上卖,出现很多前因后果令人捧腹大笑的意外。
在书首页对三毛的简介中,这些写道:一场意外使原本安定的生活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的死别,让三毛差点放弃生命。因此,我开始担忧荷西离世的事实会不会出现在这本书中,因为一个钟爱的人物受命运的安排戛然而止,不会在以后的情节故事中活泼给人希望,是多么令我痛心和为之惋惜,正如在《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因为守护主人的家园而被拉到街上轻易枪决。祈求都能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但是命运确实无常,和杜琪峰电影揭秘的一色一样,尘埃落定的东西是改变不了,它只能的被接受的。但愿人长久吧!
要谈书中最让我震撼和动容的哪几个故事,那就是《哑奴》和《哭泣的骆驼》。原因大概是对家庭和爱情奋不顾身地保护和捍卫。
《哑奴》讲的是一个哑了的奴隶,三毛和荷西悲天悯人,友善地对待哑奴,并给哑奴家庭送去接济的物资。不像其他虽然富有但没有教养、贪得无厌的邻居们,哑奴是懂得感恩和回报的。还有,哑奴贫困,但是他有一个幸福的家,接受了三毛所给予的面包和乳酪,哑奴不舍得吃,拿回家里给妻子孩子吃。最后在哑奴被卖给其他财主之际,三毛急急忙忙送给哑奴一些钱和一张毯子,哑奴在被绑住手脚的情况下,依然不顾一切跌跌撞撞扑向即将与之离别的妻子和孩子,将钱和毯子给妻子。三毛说她当时感动得眼泪流满了面颊,而作为读者的我,在相信这是个真实故事的情况下,也被哑奴感动了,被这样一位无私爱护妻子和孩子的黑人哑奴感动了,他与周围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固守无知的撒哈拉威人形成明显的对比,令人肃然起敬。
《哭泣的骆驼》是书中最后一篇散文,有点长,我不耐烦地跳读了。主要讲西班牙对西属撒哈拉的殖民统治没落了,取而代之是摩洛哥来势汹汹地对撒哈拉的瓜分,撒哈拉威人当中一部分奋勇抵抗,组合而成游击队,决心抵御外敌,建立独立的王国,但是由于寡不敌众和撒哈拉威不够团结,最后导致一些正派人士被卑鄙恶毒小人陷害至死,其中包括游击队领袖巴西里和他的爱人沙伊达以及他的弟弟鲁阿,在三毛笔下,一个是英俊脱俗大气温和、撒哈拉威人的灵魂英雄,一个是气质非凡罕有人与之相衬的女子,还有一个貌似被三毛认为是默默爱着沙伊达而最后也因为保护她而被杀的青年,三人成就一段感人的故事。
看完《撒哈拉沙漠》,我最大的感受是,三毛的文字给人很强的真实感,还有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堆砌辞藻故作深沉的生硬感,相反每一个故事就像一个盛着泉水的碗,搁在那里安详得很,你爱喝不喝,如果喝了,你或许会有种收获感,或温情,或欢愉。我喜欢三毛的文字,同时我也喜欢三毛这位作家,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她的真性情以及浪漫情怀,她是一个很勇敢去尝试新鲜事物的作家。
我想以后会阅读三毛更多的作品来了解她。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6
在宁静的夜里,我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三毛写的著作——《撒哈拉的故事》,我想这里面会讲些什么呢?于是,我带着这个“问号”,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写的都是三毛自己在撒哈拉沙漠过的那些有趣而又惊险的日子。有几篇文章写的也十分生动,像什么:芳邻啊,荒山之夜,沙巴军曹等等,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呈现在我的脑海当中。
一个最令人深思的一篇文章是——荒山之夜。主要讲的是:三毛和荷西去迷宫山寻找仙人掌还有其他珍贵的东西。但是,这座山是一座可怕的山,有很多人经过这里而迷路死亡。三毛和荷西决定去迷宫山尝试的走一走,去一下探险。在迷宫山里荷西不小心陷入了沼泽,抱住了一块冰硬石头。在这关键的时候,沙漠土匪出现了,三毛上车甩了沙漠土匪。她又看着地上的轮胎印回到沼泽地边,临危不惧,把车上的坐椅连起来推进沼泽,救出荷西。平安地回了家。
我也是一个热爱探险(冒险)的人,喜欢探险(冒险)应该具备哪一基本条件呢?答案就是勇于面对可怕和困难,遇到任何事都冷静。我可以说,我没有具备,但是,在去富阳溶洞的那一次,我具备了探险(冒险)的基本条件。
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过几十万年自然打造出来的奇形怪状的珍贵奇石,可以说是鬼斧神工啊!这次,我就来到了溶洞。在17度的溶洞里,有些孩子吓的让大人抱,有的还站在大人后面不走,有的干脆闭上了眼睛,但我却觉得好漂亮,特别是有些乳白色的钟乳石,我真想走过去摸摸。在走道边也有奇石,好象张牙舞爪的魔鬼,我真用照相机拍下来,在“法安震虎”和“定海神针”等等比较可怕的几景也无法吓倒我了
害怕和胆小是一种莫名的恐惧,也是因为知识的贫乏,同时,胆小和害怕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和做任何事的,我们要敢于面对可怕和困难,遇到任何事情都冷静,把自己的心放平静,并且多掌握知识,让自己的大脑充实。这样,无论是探险(冒险)还是做其他的事情,我们都能顺利的完成了。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7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读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本有趣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描述了三毛与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见所闻,记载了他们多姿多彩的历程,从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三毛的乐观、热情、快乐的心境。
这本书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犹如走进一幅充满异国风情的画卷。浓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细腻而风致的文字里,一种情愫在萦绕,一种爱意在流淌,一种震撼心灵的人性美开始浸润。难以想象,在酷热难耐、物资匮乏又偏僻落后的撒哈拉,她与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乐趣横生。这段故事记叙着她与荷西的幸福,记录着琐碎的烦恼、忧愁、快乐。同时也带给我从未体验过的沙漠风情。三毛说她第一次见着撒哈拉,像见到久违的故乡。从她的小说中,我可以感受到一个遥远而又新奇的世界,我们可以想象她在沙漠里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样,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不曾想象过一个现代人在荒凉的沙漠里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在艰难的日子里,她和荷西动手设计房子,买石灰水泥糊墙、补窗户,用装棺材的外箱改做家具,到垃圾场拾汽车外胎自做“鸟巢”式的坐垫,巧用铁皮和玻璃自制风灯,用沙漠麻布缝制彩色条纹窗帘……,积极乐观地一步步建设着充满情趣的“沙地城堡”,三毛还说“在一年以后,已成了一个真正艺术的宫殿”。人们常说,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来都是质朴,感人。阅读她的书,仿佛你是在跟她交谈,而不是在读她的书,就像别后的友人在向你诉说着她远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饰。看的时候舒服,放下时却是如此的感动。
三毛以极大勇气和灵明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离奇的故事。她犹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到处绽放美丽,将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那份浓浓的爱流淌在沙漠里……
撒哈拉的故事最新读后感600字篇8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她写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我一打开书,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三毛用最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我们描写出沙漠的狂野和温柔,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沙漠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让我体会到,撒哈拉威人的愚昧,无知,没有同情心。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哑奴》这个章节,它向我们讲述了撒哈拉威财主可以买人。为他们家做事,得到的奖赏只是一块发了霉的馒头。三毛认识一个哑奴,经常帮助他,给他吃的和钱财,哑奴则已为三毛办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回报,十分感谢三毛。三毛去政府抗议,政府无能为力。财主认为哑奴可以为他获取更多的钱,于是就把哑奴卖了,哑奴被送上了车。三毛得知后,跑向那个地方,拼命地敲打车窗,给了他一张毛毯和钱。哑奴往家跑,因为家里有他的妻子、孩子,这个穷困的家需要他,可是,最终在众人的追赶下,被带走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为撒哈拉威人的冷漠,没有同情心而气愤,在看到哑奴与他最爱的家人分别时,依然说说笑笑,自在的喝着茶,没有人站出来说些什么,都好像在看一个笑话,而哑奴坐在车里呆若木鸡,我想,他可能认为没有人会救他,感到没有希望,无助。同时,我也感受到三毛的善良。在所有人都不理他时,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给哑奴钱和毛毯,并为哑奴即将离开而伤心,一直到天亮。
做人应该善良,善良是最重要的品格,一个人,失去了善良。那这个人就会被唾弃。我们都应该像三毛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助人。
推荐访问:撒哈拉 读后感 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撒哈拉的故事的读后感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1500字 撒哈拉的故事摘抄及感悟 撒哈啦的故事读后感 撒哈拉的故事心得体会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撒哈拉的故事好段摘抄400字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